APP下载

磁共振波谱(MR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

2018-06-25李艳兰

中外医疗 2018年8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诊断

李艳兰

[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的72例行磁共振波谱成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证实分为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CC/C值,并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结果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8例,而磁共振波谱显示阳性36例,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89.47%。前列腺癌组患者CC/C值为(2.02±0.46),远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CC/C值(0.75±0.1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方式诊断前列腺癌,能够保证其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也比较理想,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前列腺癌;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3(b)-0186-03

Value of MRS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Carcinoma

LI Yan-l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tional Hospital, Nanning, Guangxi, 5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MRS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carcinoma. 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R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fter confirmation, with 36 cases in each, and the CC/C valu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MRS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8 positive cases, and the MR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36 positive cases, and the diagnosi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respectively 94.74% and 89.47%, and the CC/C value in the prostatic carcinoma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gland group, [(2.02±0.46) vs (0.75±0.13)],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MRS in diagnosis of prostatic carcinoma can ensure the higher sensitivity and the specificity results are ideal, therefore, it is of obvious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MRS; Prostatic carcinoma; Diagnosis

前列腺癌是常見的中老年恶性肿瘤,传统上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临床主要采用通过直肠指诊或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方式开展,如果需要对疾病作进一步确诊,则主要通过直肠内超声检查的方式发现直肠指诊无法触及到的癌结节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引导穿刺的方式进行活体检查[1]。但超声检查前列腺,其低回声信号不具有较明显的特异性,因此逐渐被磁共振波谱检查法替代[2]。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开始广泛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观察患者活体组织的代谢情况,并且此方法为无创诊断。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行前列腺磁共振波谱成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72例采用前列腺磁共振波谱成像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0.15±2.64)岁。所选研究对象经磁共振波谱检测显示包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各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70.48±2.61)岁;前列腺癌患者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0.04±2.35)岁。两类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研究对象对该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该次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前列腺患者采用Verio3.0T磁共振波谱扫描,对其进行常规扫描和MRS扫描。常规扫描过程中,进行T1W和T2W轴位扫描,其中T2W釆用冠状位扫描,层间距为0.5 mm,层厚为2 mm,平均次数2次。对于患者疑似病灶的部位采用MRS扫描,波谱TR750 ms,TE145 ms,翻转角0,采集次数6,F0V为84×84×70,V0l为40×40×40,使波谱矩阵保持完整,主要为前列腺组织内,尽量降低前列腺周围的脂肪以及直肠气体对病灶位置的影响。该次所选患者均选择10个以上感兴趣区,但保证感兴趣区在36个之内。

1.3 图像诊断

该次研究指标采用国际CC/C标准,CC/C=(肌酸+胆碱)/枸橼酸盐,并且诊断阈值为CC/C>0.99。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法进行检查,将其结果同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38例,阴性患者34例。经磁共振波谱成像显示,阳性与阴性患者各36例,其诊断敏感度为94.74%,诊断特异度为89.47%。前列腺癌患者CC/C=(2.02±0.46),前列腺增生患者CC/C=(0.75±0.1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40 9,P=0.000 0,P<0.05)。

3 讨论

前列腺癌在类型上主要包括导管腺癌、腺泡腺癌、腺鳞癌、尿路上皮癌等,腺泡腺癌是最普遍的前列腺癌,占所有前列腺癌的95%以上[3]。导致前列腺癌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和生活习惯,但遗传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4]。当家族中没有成员表现出前列腺癌时,其患前列腺癌的危险程度仅为1,最高危险程度为8。当家族成员中存在前列腺癌患者时,其患前列腺癌的危险程度为5。随着肿瘤学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将前列腺癌分为两大类,即压迫症状和转移症状[5]。压迫症状的特点为:患者逐渐增大的前列腺腺体会对尿道产生压迫,从而产生进行性排尿困难症状,具体表现为射程短、尿线细、排尿不尽、尿流中断等。当肿瘤对直肠产生压迫时,甚至会影响患者排便,可能引发肠梗阻。在肿瘤对输精管产生压迫时,也会导致射精缺乏。当压迫到神经时会导致阴部疼痛,并会向坐骨神经放射[6]。

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果,特别是对于外周带病灶检出,采用磁共振检查已经成为首要的方法之一。磁共振波谱是测定活体中某一具体组织化学成分的无损技术,也是唯一的无损技术,是磁共振成像与波谱技术的完美结合,以磁共振成像为基础发展的新型功能分析诊断方法。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检查过成为:检查患者组织中的化合物、代谢物含量,并检查其浓度,考虑到不同组织的原子核质子均是通过一定化合物的方式存在,因此在一定环境下,化合物或代谢物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化学位移,同时在磁共振波谱的峰值显示也会存在非常微小的变化。

胆碱与细胞膜的合成与降解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导致细胞膜在合成与降解过程中都处在比较活跃的状态下。在前列腺癌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中,肌酸的浓度都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在不同属性的组织中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的个体,其前列腺的代谢情况以及肿瘤的CC/C值对比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看出,在出现前列腺癌时,正常组织腺体比较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阻碍浓缩柠檬酸盐正常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另外,癌组织及附近区域的柠檬酸盐在含量上也会受到明显影响。而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与细胞密度、细胞膜结构在变化时也会对患者的前列腺组织中胆碱的含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胆碱的含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变化。

根据该次研究结果,通过病理学诊断发现38例阳性患者,剩余34例为阴性患者;而经磁共振波谱诊断,阳性与阴性患者均36例,因此磁共振波谱诊断的敏感度为94.74%。据此可以看出,磁共振波谱诊断前列腺癌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可靠性。前列腺癌患者的CC/C值为(2.02±0.46),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CC/C值为(0.75±0.13),前列腺癌患者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以看出,前列腺癌组织细胞的代谢时刻处于活跃状态,而这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胆碱的降解都具有紧密的关联。另外,正常前列腺组织所分泌的柠檬酸盐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织分泌的柠檬酸盐。国内外研究证明,前列腺癌患者的CC/C值通常在1.8左右,而增生组织的CC/C值则通常不会超过0.8,因此该次研究结果与国际标准一致,证明了该次研究的科学性。

赵珂珂等[7]学者通过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与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方式,证明磁共振波谱成像的高准确性、低风险性、便捷性等优势。该学者选取了142例患者,对其联合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特异抗原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但与单独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方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高于单独应用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诊断方法。马永金等[8]学者通过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证明磁共振波谱成像能够对前列腺的良性增生和恶性肿瘤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别,其结果同病理学结果基本一致。该学者选取30例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诊断鉴别,结果显示磁共振波谱的检出率与病理学诊断结果非常接近(P>0.05)。以上文献与该次研究结果所的结论基本一致,可以证明该次研究的参考价值。

雖然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影像结果,并且该方法具有无创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需要较高的均匀性,而很多其它的扫描技术的要求则没有这么严格。而不同患者之间较大的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分析结果,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但总的来说,在前列腺癌诊断过程中,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准确性与安全性均比较理想,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参考文献]

[1] 许启仲,陈军,张亮,等.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国人前列腺癌价值的Meta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5,30(1):54-57.

[2] 郭小鹏,成俊,王鹏,等.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直肠指检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3):381-384.

[3] 舒泽华.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fPSA/tPSA、PSAD对PSA灰值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4] 舒泽华,张克勤,王毅,等.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fPSA/tPSA、PSAD对PSA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5, 44(13):1768-1770.

[5] 宫新扣.磁共振波谱在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472-2473.

[6] 王振强,王冬芳,朱艳丽,等.T2W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用于临床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医刊,2017,52(2):70-74.

[7] 赵珂珂,陈平,黄鸣柳,等.PSA及前列腺体积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大体积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4):139-142.

[8] 马永金,邓宏林,赵绘萍,等.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3038-3039.

(收稿日期:2017-12-18)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诊断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