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2018-06-25刘娜

中外医疗 2018年8期
关键词:运用效果急救护理

刘娜

[摘要] 目的 将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应用于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分析并评价其运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收入30例重度创伤患者纳入参照组,这个时间段内还没有实行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入30例重度创伤患者纳入实验组,这个时间段内已经实行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关注并计算两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达到基本生命支持要求的抢救时间总计值、存活总计值。 结果 实验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13.5±1.0)min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值(15.8±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3 8,P<0.05),实验组患者达到基本生命支持要求的抢救时间总计值76.67%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值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 3,P<0.05),实验组患者存活总计值93.33%对比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值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0,P<0.05)。 结论 在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采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呈现较优效果,具有推广使用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急救护理;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3(b)-0140-03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Trauma Chain Rescue Process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LIU Na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Laiwu Central Hospital of Xinwen Mining Group, Laiwu, Shandong Province, 2711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uma chain rescue process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Methods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woun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during the period, the trauma chain rescue process was not implemented, and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woun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uring the period, the trauma chain rescue process was implemented,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rescue time, total rescue time of reaching the life support requirements and total survival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mphasized and calculated. Results The average value of rescue time of basic life suppor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13.5±1.0)min and (15.8±2.0)mi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633 8,P<0.05), and the total rescue time of reaching the life support requir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6.67% vs 5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593 3,P<0.05), and the total survival valu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33% vs 73.3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320 0,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rauma chain rescue process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wound is better, which is worth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Trauma chain rescue process; Emergency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創伤是因为物理力量引发患者的机体受到损伤,发生重度创伤的患者出现死亡的首个高峰期是出现创伤后的几秒直到几分钟之内,之后的第2个死亡高峰期则是在出现创伤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之内,重度创伤相关护理则是对第2个死亡高峰期的患者予以急救护理,注重对患者急救的时间有限性,强调对患者予以尽快救治[1]。该文抽取该院实行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前(2015年9月—2016年9月)、实行创伤链式抢救流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各30例重度创伤患者归于实验资料,评定和分析将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应用于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收入30例重度创伤患者纳入参照组,这个时间段内还没有实行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8例和12例,最高年龄62岁,最低年龄22岁,年龄平均值是(32.09±2.05)岁,患者的平均创伤评分数值是(8.05±1.03)分,患者的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数值是(26.42±5.56)分;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入30例重度创伤患者纳入实验组,这个时间段内已经实行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9例和11例,最高年龄63岁,最低年龄21岁,年龄平均值是(32.05±2.07)岁,患者的平均创伤评分数值是(8.06±1.02)分,患者的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数值是(26.44±5.55)分。参照组以及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的基础资料予以研究和统计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都知情同意。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抢救流程,使收入急诊科的患者保持休克卧位姿势,予以吸氧,将静脉通路构建,对患者生命体征改变进行关注,供给患者血容量,予以患者止血处置等。实验组采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将急救小组成立,由医生对患者的整体抢救工作进行指导,并尽快构建患者的呼吸通道,对患者的创伤情况予以检查,并对患者的活动性出血情况予以积极控制等,护理工作人员需将患者的静脉通道尽快构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予以严密关注和监测,将相关抢救物品备齐,并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予以护理相关操作且做好详细记载等,创伤链式抢救流程的主要步骤是:对患者的创伤情况予以初步的评估-予以患者呼吸管理-予以患者循环管理-对患者进行系统查体-实施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保持平稳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中将患者的病情稳定,并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来积极配合医生将患者的诊断和救治完成,比如对于存在颅脑损伤的患者,需进行意识改变、瞳孔情况和颅内压状况进行严密关注,快速完成相关术前准备工作,以便对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对于存在大出血的患者,抽取患者血样的时候应留取血样备份,避免进行多次的血液配型而对患者进行重复的抽血,对患者予以诊断性相关检查的时候需要按照其伤情情况进行安全且快速的转送等,需要将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干预完成于10 min之内,将患者的高级创伤护理干预完成于30 min之内。

1.3 指标观察

①计算并研究参照组和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②计算并研究参照组和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达到基本生命支持要求的抢救时间总计值;③计算并研究参照组和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存活总计值。

1.4 统计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60例重度创伤患者数据加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算,存活总计值、达到基本生命支持要求的抢救时间总计值用[n(%)]表示,行χ2检验,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比对照两组重度创伤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

参照组重度创伤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是(15.8±2.0)min,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是(13.5±1.0)min,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相对比参照组重度创伤患者统计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3 8,P=0.000 0 <0.05)。

2.2 参比对照两组重度创伤患者达到基本生命支持要求的抢救时间总计值

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达到基本生命支持要求的抢救时间总计值对比参照组重度创伤患者统计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参比对照两组重度创伤患者存活总计值

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存活总计值对比参照组重度创伤患者统计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度创伤患者于其发生创伤的首个10 min之内,若其出血获得有效控制且伤情或有效处置,则可避免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继续失血状况以及发生再次损伤的情况,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概率[2-3]。所以说,重度创伤患者发生创伤的首个10 min是对其进行急救的重要时间指标,需要在此时间段内将重度创伤患者的生命支持完成,进而赢得对重度创伤患者进行后续抢救的时间[4-6]。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是于重度创伤患者的临床抢救中注重时效性的特征,保证对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工作需要争分夺秒,并对急救时间相关有限性比较看重,将时间看成急救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效率指标。采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能促使护理工作人员对重度创伤患者的护理技能优化,于最短的时间之中将患者的快速抢救内容完成,更加注重系统性及规范性。在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采取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可以将无价值的护理工作及重复的护理工作避免,将患者不必要的一些等待时间尽量缩短,并将患者看成护理的中心,将以往的陈旧观念及做法丢弃,可以保证抢救工作人员均在位,并得到充足的技术支持,保证相关抢救物品都备全,可以对一些突发事件予以比较灵活的处理,并简化对严重创伤患者相关伤情评定及抢救流程,将重度创伤患者的抢救及时性保证,以便将重度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几率明显提升[7]。该文数据研究结果展示,实验组重度创伤患者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时间平均值(13.5±1.0)min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15.8±2.0)min更低,实验组存活总计值93.33%、达到基本生命支持要求的抢救时间总计值76.67%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值73.33%、50.00%更高。冯明英等[8]研究中,对8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看成对照组)、链式流程相关急救护理(看成实验组),实验组的有效救治用时间(71.03±13.45)min对比对照组的有效救治用时间(44.24±14.28)min更短;实验组存活总计值95.24%对比对照组存活总计值78.57%更高。和该文研究结果相近,体现创伤链式抢救流用于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采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展示较优效果,保证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更加有序及规范,存在推广使用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琴,周海燕,郑斌,等.急诊抢救链式护理在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3):53-56.

[2] 梁静珍,汤娟娟.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可行性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3):67-68,72.

[3] 吴登锋,钟桂年,莫超连,等.链式流程急救复苏在非手术严重创伤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8):1-2.

[4] 杜佩紅,魏薇萍,王飞燕,等.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实用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8):32-34.

[5] 王毅.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79-80.

[6] 洪云,靳宏.链式流程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16):2548-2549.

[7] 秦秀芳.链式流程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急救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1):96-97.

[8] 冯明英,陈小燕,刘丽平,等.链式流程创伤急救模式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6下旬刊):92-94.

(收稿日期:2017-12-12)

猜你喜欢

运用效果急救护理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的运用探究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
突发群体混合性气体中毒的院内组织抢救与应急管理措施实施
机械专业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