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温调控对高山越夏蝴蝶兰催花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8-06-25张来明杭州市临安区城恺园艺场浙江杭州3300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300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花茎越夏蝴蝶兰

张来明,吕 萍(.杭州市临安区城恺园艺场,浙江 杭州 3300; .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300)

蝴蝶兰(Phalaenopsisaphrodite)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区,为单茎性附生兰,是当今热带兰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种类,素有“兰中皇后”之美誉,也是当今节日用花的主流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1]。

蝴蝶兰自然花期在3—5月,通过一般栽培无法在国庆、元旦、春节前上市。高山越夏是蝴蝶兰提早开花、提高品质、减少生产成本的最佳途径之一[2-5]。在杭州地区,往往每年6月上中旬蝴蝶兰就陆续进入海拔800 m以上的山区进行越夏栽培,但不同时期上山催花的效果不同。在夏季7—8月炎热的高温期间上山催花的蝴蝶兰,仍有部分因夜温偏高而影响花芽分化,花茎萌发率低;或花苞数少,花茎生长不整齐,从而导致不能按时开花上市;或由于品质差,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为了实现杭州地区炎热的夏季使蝴蝶兰能正常花芽分化和整齐生长,本试验在装有水帘、风机和滴喷灌等设施的连栋大棚内又安装了空调设备,探讨降低夜温对蝴蝶兰花茎抽发率、花苞数量的影响,为蝴蝶兰炎热夏季的一致性花芽分化及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大山村林家塘高山花卉培育场,海拔900 m,夏季气候凉爽,气温比杭州市郊低6~7 ℃,每年最炎热月份7—8月自然夜温20~28 ℃,是蝴蝶兰在杭州地区的越夏栽培的理想场所。

1.2 处理设计

在林家塘高山花卉培育场选择了2个配套设施相同的连栋大棚,其中一个大棚增设6台空调(5匹机5台,7匹机1台),用于温度控制(夜温调控处理);另一个为对照大棚(CK处理),面积均为667 m2。研究用的蝴蝶兰品种大辣椒,2年生成熟苗,采用直径11.7 cm透明塑料营养杯栽种,植株苗龄和大小均一致,栽培基质为国产优质水苔。

2017年7月11日分别将蝴蝶兰搬入2个不同处理的连栋大棚中,每个大棚放置21 500盆。夜温调控处理的大棚于7月20日至8月30日每天17:30打开空调降低夜温,21:30后温度控制在(17±1)℃,次日早上7:30时关闭空调,持续维持40 d;CK处理的大棚则保持自然状况,不进行夜温控制。水分、养分、病虫等其他的管理措施在不同处理间均保持一致。10月5日将越夏后的蝴蝶兰返回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连栋大棚内培育。

1.3 调查项目

选择不同处理的大棚中间区域的2 000株蝴蝶兰作为试验观察植株。

花茎萌发率统计。9月10日,在观测植株中随机抽查200株,用于统计花茎萌发率,而后将已抽花茎、未抽花茎的蝴蝶兰整理后分别摆放,以便观察花苞数及花茎生长的整齐度。

花苞数量调查。9月30日,调查统计50株已抽花茎蝴蝶兰的花苞数量;并测定花茎高度(从花茎基部测量至第一朵花着生处)。

经济效益计算。分别就空调费、折旧费、电费、人工费及不同时期蝴蝶兰的价格及出圃数量等进行统计,从而计算得到新增纯收入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夜温调控对花茎萌发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夜温调控有利于蝴蝶兰花茎的萌发,(17±1)℃的夜温处理蝴蝶兰的花茎萌发率达91.0%,而对照的的萌发率只有54.0%,增幅达68.5%。

图1 不同处理蝴蝶兰花茎萌发率

2.2 夜温调控对花苞数的影响

从图2可知,进行夜温调控大棚内的蝴蝶兰花苞数平均为11.8个,而对照处理的花苞数为7.6个,与对照相比,夜温调控蝴蝶兰的花苞数量增加55.6%。

2.3 夜温调控对花茎生长整齐度的影响

从图3可知,夜温调控处理蝴蝶兰花茎高度比较一致,平均45.9 cm,标准差仅为0.6 cm,符合标准化栽培要求,花苞着生紧凑而美观,而对照处理的蝴蝶兰花茎平均高度为54.7 cm,花茎徒长偏高,并且不整齐,其标准差为3.1 cm。与对照相比,夜温调控蝴蝶兰花茎高缩短16.2%。

图2 不同处理蝴蝶兰花苞数量的差异

图3 不同处理蝴蝶兰花茎高的差异

2.4 不同处理对蝴蝶兰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1中可知,夜温调控处理增加了空调的安装及电费投入,共增加降温成本26 000元·棚-1,但降低了花茎萌发延迟的蝴蝶兰延期养护成本12 341元·棚-1,总共增加13 659元·棚-1的支出。夜温调控促使蝴蝶兰提前了出圃,提高了特级和一级花的比例,10月底前的收入增加209 055元·棚-1,期间总收入增加39 807元·棚-1。

夜温调控处理蝴蝶兰总收入445 082元·棚-1,成本增加28 709元·棚-1,相比对照净增收为26 148元·棚-1,折合净增收1.22元·株-1。

表1 每个大棚不同处理经济效益比较

3 小结

高山越夏加人工降低夜温技术增加了蝴蝶兰花茎萌发率、优质花比例和经济效益。夜温调控处理蝴蝶兰花茎萌发率达91.0%、花苞数11.8个,花茎整齐度高,并且10月底就有90.0%以上的蝴蝶兰可出圃,质量优,特级花和一级花占已开花比例95.0%以上。从投入产出比看,虽然夜温调控增加了成本,但产出的效益高,相比对照净增收入为26 148元·棚-1,折合净增收1.22元·株-1。

参考文献:

[1] 温永刚,李丽芳,于学斌. 植物工厂蝴蝶兰催花生产模式的初步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7,32(1):68-72.

[2] 丁朋松,张英杰,郭文姣,等. 低温处理对蝴蝶兰生长发育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5):166-170.

[3] 段九菊,张超,曹冬梅,等. 低温诱导对蝴蝶兰花芽分化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4(7):678-682.

[4] 刘晓荣,王碧青,朱根发,等. 高山低温诱导蝴蝶兰花芽分化过程中的生理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310-313.

[5] 王秀美. 夜温对蝴蝶兰成花诱导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7,37(6):49-50.

猜你喜欢

花茎越夏蝴蝶兰
我家的“不死鸟”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的关系分析
那簇绽放的蝴蝶兰
金娃娃萱草种子苗花茎高度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室内蝴蝶兰落尽又放》
美丽的蝴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