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都碧螺春 一嫩三鲜回甘浓

2018-06-23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果味三鲜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茶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苏州市吴都碧螺春茶叶有限公司公司是专业生产和销售洞庭碧螺春的企业,企业在苏州东山、西山有碧螺春茶叶园基地面积1200余亩,茶园基地全部为果茶间作。碧螺春茶叶全部保留手工制作,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花香果味。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茶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欧洲人为了茶,甘冒惊涛骇浪之险,远涉重洋而来。中国名茶诸多,洞庭碧螺春列为上品,产于苏州太湖之滨洞庭东西两山。太湖碧波三万六千顷,云雾缭绕,气候宜人,四季花果飘香。茶之培育重水土环境,茶产于此,真可谓得天独厚。

而吴中人杰辈出,茶之千百余年之精心选育、创制,孚盈天、地、人三才之美。唐宋已有“水月茶”名世,列为贡品。又相传,当地茶农采茶,筐不胜储,因置怀中,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吓煞人香”者,吴中方言也,因以名茶。

清康熙南巡,江苏巡抚宋浑购得此茶进献,欣获嘉赏。康熙以其名不雅,赐题“碧螺春”,颇能传其色、形、时之神。吴都洞庭碧螺春选料讲究,以明前所采制较为名贵。茶树经百日露滋雾润,迎春而萌,萃天地之元气,聚三冬之精英,厚积而薄发。且仅摘树梢新萌之一叶一芽,又经多道复杂精细之手工查焙炒,集六万芽叶乃成斤。此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幼嫩整齐,绒毛遮体,银条隐翠”别具“一嫩(芽嫩)、三鲜(色鲜明、香鲜浓、味鲜淳)”之特点。

吴都洞庭碧螺春茶泡制特色,取水以泉为佳,纯水也可。水温以八十至九十度为宜。茶具当选用透明玻璃杯,方可以尽显茶之色泽。冲泡时,先在杯中注入六分水,然后放入茶叶二至五克。茶叶随之徐徐下沉,稍待片刻,再次注入水三分,约三至四分钟,芽叶舒展。在此过程中,可细心静赏茶水作用之变化,一睹“雪花飞舞”、“白浪喷珠”、“翠云浮动”、“春染海底”、等种种妙趣,然后再细啜慢品茶汤之味,闭目畅神于湖光山色之间。当此时杂念顿释,帝之悬解,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猜你喜欢

果味三鲜碧螺春
陕菜中的“三鲜”
知识果味派
知识果味派
初夏养生吃三鲜,忌三满,多出汗
吴都碧螺春 一嫩三鲜回甘浓
也说碧螺春
鉴别碧螺春茶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