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哨基地探秘之旅

2018-06-23史小刚

航空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美军基地空军基地冲绳

史小刚

冲绳原名琉球,明清时期是中国的藩属国。由于冲绳战略位置优越,至今美军仍然驻守着冲绳的所有军事基地。冲绳岛的面积虽然仅占日本国土的0.6%,却集中了在日美军兵力的63%。在冲绳众多的美军基地中,嘉手纳空军基地是美军在远东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

嘉手纳空军基地(日本称嘉手行)建于1944年,原由日本陆军航空队使用。1945年美军攻占冲绳本岛时接管并在战后持续管理至今。该基地位于冲绳岛的西南部,占地面积为19.976平方千米。基地内设施齐全,有兵营、通信设施、居民区、高尔夫球场、电影院和学校等。是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空軍基地,其能够提供大型客机以及航天飞机降落,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指定的航天飞机紧急着陆场。以波音747所改装的航天飞机运输机以及NASA的航天飞机都在此着陆过。

嘉手纳机场面积是日本最大民用机场羽田机场的两倍。拥有两条3700米的跑道,有近100余架各种用途的军用飞机驻扎于此。由于嘉手纳所处的战略位置异常重要,除空军作战部队外,美军还在该地区驻扎了其他军种的部队。嘉手纳空军基地是美军海外侦察机部队的重要驻扎点,以此基地为依托,美军的侦察机经常出没于西太平洋地区,成为美军窥视他国情报的重要前沿基地。目前,嘉手纳基地的驻扎部队包括:太平洋空军第5航空军第18联队第18作战大队(辖第44、67战斗机中队,装备F-15C/D“鹰”式战斗机54架),第909空中加油中队(装备KC-135R/T加油机15架),第961空中指挥中队(装备E-3预警机),第33航空救援中队(装备HH-60飞机9架),空军第390情报中队、第82侦察机中队(装备RC-135V/W、RC-135U电子侦察机及WC-135特殊用途飞机)和353特种作战大队(装备MC-130H/J特种作战飞机)等部队。近些年,美国现役的第四代(美国现称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F-22和F-35也部署于此

近年来,随着美国全球战略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亚洲地区已成为美国利益攸关的地区,这里自然就成为了美军海外部署的重点地区。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海空军力量的不断加强,直接向世界挑明这里有三个战略重点:第一个重点显然是针对朝鲜的威胁:第二和第三个重点毋庸赘述,就是为了防范中国及俄罗斯。美国新一届政府将中国和俄罗斯再一次视为竞争对手,尤其是经济力量、军事力量不断崛起的中国,更是成为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首要防范对象。

对美国而言,嘉手纳基地在西太平洋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该基地位于第一岛链中端,西临东海、背靠大西洋,扼守着西太平洋的门户,自美军退出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空军基地后,嘉手纳空军基地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最南端的军事存在。从嘉手纳起飞,飞机两小时内即可抵达朝鲜半岛,而从关岛起飞需要5小时,从夏威夷需要11小时,从美国本土需要1 6小时。嘉手纳基地距台湾海峡仅400~500海里(注:1海里等于1.852千米),战术飞机可不加油直接抵达海峡上空活动。距南中国海1000海里,大型侦察机、巡逻机可从基地起飞前往南中国海执行任务。负责对中国东南沿海侦察的美海空军侦察机基本均由该基地起飞前往,2001年4月1日与中国空军歼8Ⅱ型战斗机发生碰撞的美军EP-3侦察机,正是来自嘉手纳空军基地。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国防军事力量的不断提升,美军越来越关注其面临的来自中国的所谓“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威胁。美国一些研究机构认为中国令人生畏的导弹部队通过弹道导弹齐射,辅以各种平台发射的巡航导弹,袭击美军驻日基地可很快致其瘫痪,且长时间无法恢复使用。嘉手纳空军基地面临的导弹威胁已越来越大,加之基地作战力量在强大对手面前也日显单薄,很难在未来西太平洋地区的战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美军放弃嘉手纳空军基地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该基地开始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首先是政治上,放弃基地必然被视作美国在这一地区势力范围的消退,即减少了对地区安全和同盟责任的承诺,降低了对潜在敌手的威慑力度。其次是军事上,放弃嘉手纳基地则意味着美军在西太平洋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前沿基地,失去嘉手纳基地,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力量覆盖将出现大片空白,战术飞机也无法有效执行位于台湾海峡或南中国海的任务。美国精心设计的第一岛链将出现巨大的缺口。美国对地区危机的反应速度将大大降低,也无法有效监控中国大陆的军事活动。另一方面,人们都知道,超级大国想要“统治”世界,要么输出安全,要么输出利益,最好两样同时输出。二战后美国有能力同时输出安全和利益,但现在的美国,在经济上自己问题重重,难以再为世界输出利益,反而是向世界掠夺利益。所以现在美国只能彻底依靠军力输出安全,维护其“统治”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第44中队和第67中队隶属于美国太平洋空军第5航空军第18联队第18作战大队

历史上,西方世界的崛起缘于“大航海”,西方文明的核心是海洋文明,西方经济的活力靠的是跨洋贸易。这也是美国的基因组成部分,所以美国对海洋的控制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对失去海洋的控制有着不可思议的恐惧。因此,美国要利用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盟友的优势,为其提供军事基地的入口,采取轮岗驻守的形式,部署重要的前沿资产,尤其是空中力量。譬如,美国宣布于2018年4月,将驻扎在日本冲绳的空军第34飞行中队撤离。该中队系美国空军首个满编和形成战斗力的F-35A“闪电Ⅱ”隐身战斗机中队,于2017年10月抵达冲绳,其此番训练周期约半年,不排除美军随后会调集驻关岛的F-22“猛禽”隐身战斗机中队替补到冲绳,只有增强军力巩固海外驻军才能保住其控制海洋的愿望。综上所述,扼守西太平洋的冲绳基地美国是永远不可能放弃的。

从“道之驿”掺望楼四层俯瞰美军嘉手纳空军基地

进行日常飞行训练的F-15C战斗机

日本的政治家、学者们曾经专门讨论过美军基地在日存在的意义。一方认为美军基地是日美同盟重要保障,基地可保护日本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可保障日美关系:另一方则认为正因为有了美军基地,冲绳和日本才变得更不安全。如今,美国欲整编海外军队,冲绳的许多美军基地已确定要转移,实际上这也是为了缓解与当地民众日益激化的矛盾。军事基地转移到冲绳的人口非密集区,减少噪声污染,减少航空器的安全威胁,这样的举措对日美两国来说并非大动干戈,只是为了平复一下冲绳民众的厌美情绪而已。美军驻日基地的日常维护费用由美日双方共同承担,另辟新基地极有可能给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军费预算增加负担,因此基地转移要想最终得以实现一定会是一件漫长的事情。

笔者有过长期在日本生活的经历,对冲绳的了解自然不会陌生,这些年为了拍飞机来往于冲绳更是乐此不疲。在冲绳,拍美军飞机首选之地是嘉手纳空军基地。绕嘉手纳基地周围,可以看到除了军事设施,这里的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如果没有外面的铁丝网,仿佛就是一座美国小镇。当然这里更多的是美国军营,高墙上面架着铁丝网,墙外面用英文和日文写着“危险不要靠近”。然而紧贴高墙外侧,依然有冲绳农民在耕种庄稼。庄稼地上竖立着不少标语,如“消除噪声”“反对自卫队使用‘爱国者导弹”“冲绳需要和平”之类的标语。

第909空中加油中队的KC-135R空中加油机

基地旁有一个叫“道之驿”的四层望小楼,是冲绳民间为观察美国空军基地内部情况专门修建的。起初美军方十分不满,要求日本政府予以拆除。但无奈这块土地不属美国军方所有,最后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存在。望小楼距离跑道虽然远了点,但内部情况却一目了然。这个位于冲绳市嘉手纳町的特殊旅游景点——“道之驿”望楼.每年能吸引超过20万游客。可以容纳数百人的望楼四层观景台十分热闹.每天前来参观的日本国内旅行团和外国旅游团络绎不绝。观看美军基地也成了不少日本学校修学旅行的目的地之一,对学生而言,这里像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反对美军基地人士和导游们向学生讲解冲绳有多少土地被美军占用,这里的噪声污染已如何严重地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学生们心不在焉地听着,对于在自己的国土上为何有美军的基地似乎并不关心。倒是一些日本国内的市民团体,有时来到望楼,一边听着讲解,一边亲身感受美军基地的存在,从每个人严肃的表情似乎能觉察到他们内心某种程度的愤恨。二楼影像室播放着宣传视频:二战前的嘉手纳基地大部分是甘薯地,农民们在田间的路上打着冲绳鼓在庆祝丰收,画面中打鼓的队伍由远而近,镜头突然切换成一道带刺的铁丝网,挡住了人们去路,片子的结尾告诉观众,冲绳的人民是多么渴望回到自己的土地。

“道之驿”瞭望楼

可显示温度及噪声的甘薯娃娃广告屏

“道之驿”瞭望楼前的“野国总管”塑像,

嘉手纳基地已成为日本学生冲绳旅游的“教育基地”

美国海军P-3C反潜巡逻机。注意其1号发动机不知何故已经停车,螺旋桨处于顺桨状态

来自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F/A-18E舰载机

来嘉手纳空军基地修整的F/A-18E“超级大黄蜂”正在降落

降落中的EP-6E电子侦察机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日本媒体都派出摄影、摄像记者长期驻守在望楼四层观景台上,并且还设有媒体专用区。这些长期驻守的摄影记者几乎每天都盘踞于此,拍摄美军军机起飞降落。这些专业的摄影和军事记者敏锐地观察着美军的一举一动,甚至还有人专门记录每天飞机的起降数量。

“道之驿”望楼前有一座“野国总管”塑像。据史载,基地所做的嘉手纳町,是琉球王国时期的野国村,野国总管就出生于该村。传说在1605年,野国总管作为琉球王国使臣赴明王朝,并从福建惠安带回了甘薯。从此之后,甘薯成为琉球的特产。直到今天,几乎所有到访冲绳的游客,都会带回一两盒甘薯土特产送亲戚朋友。当地人为他立起了“野国总管像”,每逢重大纪念日,还会举行盛大的活动,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地方官。每天大量军机的起降,让噪声污染成为嘉手纳町最严重的公害污染。根据甘薯娃娃广告牌上的电子屏顯示,在没有军机起降时,这里的噪声水平大约是50~70分贝,而在军机起落的瞬间,噪声值往往轻松破百。据了解,因为基地造成的噪声污染,当地民众多次和日本政府对簿公堂。

2017年12月上旬,笔者再次来到嘉手纳空军基地旁的“道之驿”望楼,从四楼望台向基地内可以眺望到嘉手纳在停机坪伫立,军用车辆穿梭如织,各种等候起飞的军用飞机排着队占满了滑行道。几位日本记者熟练地用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着这一切,笔者认识其中的一位个子不高、留着连腮胡的中年人,他是这里的“名人、熟脸”,常年蹲守嘉手纳空军基地的自由记者(实际身份不得而知),专门为日本的各大电视台和报纸杂志提供基地影像资料。笔者在前年与他攀谈时得知,除了节假日,美军每天都会进行严格的飞行训练。他对基地里的各种飞机如数家珍。他手中的对讲机随时告诉他哪种飞机会何时起飞降落,笔者和同行的飞友,根本无须观察天空,只要他拿起相机走向拍摄位,我们也几乎同步地扛起“大炮”占领有利地形。他的存在犹如非洲原野的秃鹫(我们用此绰号称呼这帮日本记者),“它”在哪里盘旋,一群喜好动物腐尸的非洲野狗就奔向哪里,而笔者一行自嘲正是那群“非洲野狗”。这天下午,这位日本“秃鹫”收拾相机,准备下楼。笔者忙上前向“秃鹫”询问情况,得知下午有一批参加韩国军演的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F/A-18E/F“超级大黄蜂”要回基地。于是笔者一行坐上出租车也赶往跑道尽头——海滨公园附近的拍摄地。这是另一处拍摄地,距“道之驿”望楼有4000米之遥。扛着沉重的器材徒步行走这么长的距离不太现实,只能选择乘公交或出租车。这个拍摄地可以拍到飞机着陆,而且距离非常之近。当飞机缓缓降落从头顶掠过时,恨不得机身上的一个铆钉头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赶到此地,不一会儿便有一群F/A-18E/F出现在远处的大海上空。嘉手纳空军基地沒有“超级大黄蜂”驻扎,这群机身上印着NAVY的战机应该就是“秃鹫”情报中提到的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刚参加完军演、来嘉手纳空军基地进行休整。

嘉手纳空军基地的确是一处拍军机的好地方,美空海军为了远东地区的侦察需要,利用冲绳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P-3C反潜巡逻机、P-8A反潜巡逻机、RC-135电子侦察机以及EP-3C侦察机。除了P-8A反潜巡逻机外,其他三款在一般的航展上很难拍到。除了侦察机之外,这里还能见到各种保障类的运输机。运气好的话,还能拍到美军最大的军用运输机C-5“银河”战略运输机,在航迷心中拍到它就像中头彩,能让人幸福一阵子。据知情人告知,“银河”一般是晚上来,天不亮就走,很难拍到它在空中的“飞版”。而越难拍、反到在航迷的心中越想抓住它的期盼就越大,几年来笔者也是连续扑空。自2012年在英国某航展拍到过地面展示的“呆版银河”以来,此次在嘉手纳空军基地再见“银河”已时隔5年之久,自然喜不自胜。然而更加惊喜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竞一反常态地在中午午餐时间匆匆飞离了基地。恰于此时,笔者就在望楼守候,天时地利人和让“飞版银河”一举被捕获!将其收入镜头的瞬间,真切感受到了中大奖的滋味。

美国海军P-8A反潜巡逻机

地面装载中的C-5A银河

CH-55E“超级种马”直升机摄影 刘军

日本航空文化的发展历史不短,全国航迷众多,大部分机场都有方便观察、拍照的观景平台。在冲绳,民间人士利用观察嘉手纳空军基地的“天然资源”,在“道之驿”望楼自发开设了展览厅免费向来访者开放。一楼的展厅介绍嘉手纳空军基地的概况,展示墙挂着基地所有飞机的图片,类似微缩的基地史料馆。二楼是上文提到的影像室。三楼是一个较大的嘉手纳空军基地的展馆,详细介绍了驻扎在这里的美军基地都有哪些中队,哪些机型,也有嘉手纳空军基地历史。这里图文并茂辅声频视频,声频让人们辨别各类飞机的声音,同时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各种飞机产生的噪声污染是多么的严重。视频还穿插着少量的战争场景,告诉人们嘉手纳空军基地的历史变迁。

据悉,基地的存在每年可为当地带来超过7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要知道,冲绳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本土,而冲绳的经济已严重依靠美军基地作为支撑。尽管如此,当地民众还是由衷地希望将基地搬走,也许冲绳的民众更需要安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家园。

就在拍摄的最后一天,美军一架CH-53E运输直升机将重约7千克的前挡风窗坠落在紧邻普天间机场的普天间第二小学,当时操场上有约30名学生在上体育课。之前的12月7日,在普天间机场附近的托儿所屋顶上,也曾发现从美军直升机上坠落的零件。正是这一切,让当地民众对近在咫尺的美军基地感到担心和愤怒。

编辑:石坚

猜你喜欢

美军基地空军基地冲绳
海上空军基地
鹰击长空
冲绳“复归”45年后,日本民意仍撕裂
冲绳抗议
野田上任后首次赴冲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