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设置与大学生媒介形象塑造
——基于2017年《中国青年报》的内容分析

2018-06-22贺小玲

传媒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议题负面

文/贺小玲

作者系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大学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曾经是“天之骄子”,现在则褒贬不一,甚至常与自私冷漠、奢靡、犯罪等负面字眼相关联。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使得人们更加依赖于通过大众媒介去了解整个环境和事物。这样,人的行为已经成为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议题设置”理论提出,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即媒体的报道决定了人们想什么、怎么想。

在媒体的产业属性越来越强化,开始追求新闻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时,媒体往往倾向于选择负面事件、成功典型、非常态等议题吸引受众眼球,尤其是近年来都市报、晚报和网络媒体在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凶杀犯罪、自理能力差、自私冷漠等议题上的炒作,使得大学生在公众心目中逐渐呈现出负面形象,不利于公众的正确认知。我国主流媒体作为影响力大、能够代表或引导舆论的新闻机构,更应该在大学生报道的议题选择中坚持全面平衡的标准,为公众树立真实立体的大学生形象。

样本选择与分析

《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注重人文关怀,在青年读者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以青年为报道对象,因此“大学生”相关报道基数较大。为了展示我国主流媒体在大学生报道中的议题选择和议题设置,展示主流媒体大学生建构的媒介形象,笔者以《中国青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2017年以“大学生”为报道对象的新闻进行内容分析。

本文界定的“大学生”,是指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所有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四个层次。

选择样本时,笔者以《中国青年报》2017年所有大学生报道为对象,没有进行抽样,以避免集中抽取到某一特殊时段而使结论产生偏差。利用《中国青年报》电子版,一是筛选所有标题中包含“大学生”“本科生”“博士”“硕士”“毕业生”等关键词的新闻,二是筛选虽不包含以上关键词,但都是以“大学生”为报道对象的新闻,总计样本为572条。

《中国青年报》2017年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设置

通过对572条新闻的总览,“议题设置”的选项如表所示。

《中国青年报》2017年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覆盖面较广,涉及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毕业季、公益志愿活动、校园活动、日常生活、非正常遭遇等诸多方面,基本涵盖现今大学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创业、毕业、公益等5项议题均超过10%的占比,尤其社会实践占比21.9%,表现出较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非正常遭遇/受骗新闻31条,占比5.4%,经粗略对比,大大超过2016年此类新闻数量。31条新闻中11条是关于校园贷,凸显了校园贷的严重后果与违法事实,体现了媒体的监督作用,相信会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政策的调整。

“学习”议题12.6%,“社会实践”议题21.9%——凸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里的“学习”指狭义的校园学习,又主要指课堂学习。学习议题中,学习“态度”多为负面报道,关键词包括上课不认真、逃课、作弊、替课、功利性选课等,学习“行为”大多为简单图文报道,中立客观;个体正面典型报道占4成。虽然正面、中立、负面态度相对均衡,但群体性负面形象与个体性正面形象之间的对比较明显。

表 《中国青年报》2017年大学生报道的议题设置

广义地说,“社会实践”同样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各项竞赛等,在所有议题中占比最高,为21.9%。2017年仅有两条大学生议题的头版头条新闻也是实践议题,如《团中央实施2017年中央国家机关大学生“紫光阁”实习计划》《武汉:“新青年下乡”行动送万名大学生进村入户》。甚至“校园活动”中大部分关于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报道,也能纳入广义上的学习范畴。

“学习”与“社会实践”合起来则占了所有议题的34.5%,体现了学生以“学”为主业。从深层理解,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甚至后者超过前者,再辅之以“考研就业”近10%的比例,正反映了在中国社会经济大变革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向的变革。过去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人数少包分配,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知识,到工作岗位再慢慢培养专业技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始走入市场,进行双向选择。尤其是2000年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之间的优胜劣汰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要想顺利就业,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提前了解社会,掌握专业技能。“就业率”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中国青年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议题上的高关注度,无疑是以“议题设置”的形式强化了这一社会认知,有利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实践”议题明显高于“学习”议题,也会强化学生对理论与实践关系认知的偏差。理论学习往往枯燥,学生由于阅历不足,往往只看重“术”而忽视理论学习。《中国青年报》可以平衡两者的比例,以更好引导大学生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

“创业”议题14%——继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与呼。“创业”是外延较小的概念,共80条相关报道,占比14%,与2015年的统计数据相比下降6%。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表明“创新创业”将是更长时期内政府政策的方向。尽管占比下降,但单一概念占比14%,仍属较高。其中创业活动和创业案例报道约占80%;对政策的解读减少,因相关政策已较完备和稳定,今后的报道重点仍然会是在创新创业的实践层面。《中国青年报》描绘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壮观图景,为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数据表明,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与创业率与3年前相比已经翻番。”学者林蕙青透露了一系列具体数字: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高校已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达2300多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会、创业俱乐部超过1万个。

虽然《中国青年报》在报道创业案例时尽量客观,不独以金钱论英雄,而是报道创业的多元实现途径,指出对创业的错误理解,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不过如此高频率的“创业”议题设置,34条创业“案例”均为成功案例,只报道创业项目开展情况而没有持续跟踪结果,再加上“政策”和“活动”的助推,仍可能造成大学生对创业的盲目乐观。在现实中,虽然大学生创业人数比例不断提升,但创业成功率还极低。《中国青年报》可以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失败案例,剖析创业过程中的误区,提醒大学生清醒判断。

“公益”议题11.9%,“生活”议题7.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教育提倡“立德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为先。应当说,其他议题报道也能够起到警醒和教育大学生的目的,但“公益”和“生活”议题更直接。“公益”本身含褒义,所以68条公益议题新闻均为正面报道,建构起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积极向上的一面。“生活”议题包括衣食住行、消费观、爱情观等,负面报道较多,生活自理能力差、沉迷游戏、高消费、晚睡、性开放、自我等成为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态度描述的关键词。所以部分群体的责任担当、积极向上与部分群体的不思进取、奢靡消费等形成比较强烈的反差。

这种反差能够引导大学生以正面典型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契合新闻报道需坚持的“正面宣传为主”原则。不过这种议题设置带来的形象反差,可能使得社会公众对于大学生的形象建构由此形成了较分立的两面,要么正面,要么负面,中间缺乏黏合。在大学里,普普通通、按部就班的大学生群体占大多数,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不太好也不太差,按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偶尔缺课、玩游戏。但从新闻选择和新闻价值的一般规律来判断,似乎没有报道他们的理由。其实受众需要从正面典型中汲取能量,从负面典型中汲取教训。新闻媒体可以适当增加对中间群体的报道。

此外,“非正常遭遇/受骗”议题有31条新闻报道,占比5.4%。除常见的实习、找工作被骗,校园贷成为最大隐患,危及大学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中国青年报》以11篇新闻连续报道此议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警示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与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的高要求相比较,更凸显大学生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犯罪”“其他”较少,不对大学生形象构建具有关键意义。“犯罪”议题12篇新闻报道中有7篇是对章颖莹案的连续报道,表明大学生可能成为犯罪的对象,而较少成为犯罪主体。

《中国青年报》塑造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一是“拟态环境”,二是“刻板成见”。“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2500万,我们不可能广泛地与大学生直接接触,而只能依赖大众媒体的信息来形成对大学生的认知。《中国青年报》的大学生报道议题比较全面,也相对集中在创业、就业、公益、社会实践、学习、生活等方面;同时,议题的倾向性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群体性负面和个体性正面的对比。通过这样的议题设置,逐渐为公众构建起“拟态环境”下的大学生形象:有责任、有担当,积极主动面向社会,看重社会实践,自主创业有魄力,追求正能量,但是又表现出譬如功利化、物质化、轻视理论学习、生活奢靡、自理能力差等作为代际青年的普遍劣根性。《中国青年报》塑造的这一形象,较为突出地呈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某些特征,这种形象一旦在公众心目中构建起来,也就成为李普曼所说的“刻板印象”。

《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报道议题设置时,为公众提供了“刻板成见”,塑造了“刻板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由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经过各环节选择之后的思想层面的成果展现。但随着时间线的延长,从相对更大的时间差中去观察其呈现的大学生形象时,必定会发现其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的联系,大学生形象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调整。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议题负面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我心目中的“暖闻”——中国青年报的“暖闻·暖心”之路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众筹来的2018新年献词——中国青年报“强国体”出炉记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