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座]召忠的悄悄话

2018-06-21董岩

北广人物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微信

董岩

起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玩微博、刷微信、办自媒体,50后张召忠,圈了近千万90后、00后的粉。他们为他做“二次元”,给他寄好吃的,为他编神曲、做表情包,对他的热爱,就像自家的爷爷。

将军、博导、军事专家、电视名人、网红,这些都是张召忠身上的标签。在众多称呼中,他还是最喜欢被叫“局座”。“老干部”的人设原本就是他身上的最佳气质,他却从不把自己的高大帅小心保护,经常让人拍到他大背心地铁出行的照片。一个以做国防教育为己任的老人家,不怕自黑,還能把不遗余力黑他的人成功转成粉丝。换个人才不愿意和年轻人玩,太累。他却说,退休后他把过去一切归零,现在蹲下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聊天,听他说话就行。

拒绝成长也许就是一个人衰老的内在表象,学无止境,为了和孩子愉快地玩耍,晚一点被嫌弃,也必须终身学习。时不常抛出个问题真诚跟孩子们请教,比如什么叫“二次元”,10岁小姑娘,有图有真相地解释一通。其实在我们认知的世界之外,是另外的样子,也许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有个观点说,今后我们和孩子们的代沟是100年。我是不是要找个时间机器,以光速扩容大脑,尽量别被甩出他们的世界。

每一次采访都成了学习之旅,这次采访对象是个满脸褶子的老人家,然而透过那副日渐老朽的皮囊,我却看见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少年。他从海军少将、军事专家到电视名人,后来还成了网红,他能跨体制跨行业,拥有数以百万计的90后粉丝,不仅因为他军事知识渊博,更因为他是“相声圈里军事知识最丰富的,军事圈里相声说得最好的”。

张召忠,大家都叫他“局座”,虽然是被讽以“战略忽悠局局长”之名得来的外号,不过他自己还很受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博都用“局座召忠”来自称。接受采访时,他也坦承最喜欢这个称呼,他说只要孩子们喜欢就行。

北京的深秋,漆黑的夜,一辆小车停在我的旁边,刚刚从中央电视台录像回来的张召忠探出头,打了招呼,我上了车,他的军装挂在车窗旁特制的挂衣钩上,他说怕衣服会皱,脸上的妆还没卸。这是2003年第一次见“局座”,我不是一个资深外貌协会会员,但对美也没什么抵抗力,当年局座的帅气、儒雅,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从各种节目中,大家都得承认这一点,高而帅,身姿挺拔,红了20多年,从中年到老年,他从来没有油腻过,最让人无法抗拒的是他还很幽默。就算不看脸,局座的才华也是不容小觑的。他通晓阿拉伯语、英语,还自学了日语。虽然他退休了,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还越玩越热闹了,除了每周正常的电视节目,还要录制自己的音频、视频节目,他说比较正常的状态是每周录10期节目,此外他还玩了微博、开微信公众号,他还参加综艺节目、网络节目的录制。

网上说他坐地铁出行,还拍了照片为证。机缘巧合,去年,一次地铁之行真的碰到“局座”了,他上了地铁就一直看着手机,白T黑裤,手里拎着原创的“海带缠潜艇”帆布包,并没有戴口罩,从脸上的妆容看,他刚录完节目。记者过去跟他打了招呼,也许“局座”早已忘了我们十几年前的交集,但他还是介绍他的新书即将发行,并答应忙过新书发行后接受采访。

多年和老同志打交道的经验是:靠谱。果然,尽管“局座”自从玩了新媒体后,几乎全年无休,他得了空还是给我这个冥顽不化的70后上了一课,有机会接受博导的教诲,实在是荣幸之至、受益匪浅。

我的采访笔记本还没打开,“局座”的录音笔已经放在我们之间的桌子上。采访中,我能看见他瞅着我笨拙地记笔记,脸上露出的一丝笑意。我只在心里想:我也有录音的,记笔记只是双保险而已,好吧我承认,我虽不抗拒新科技,却不及他信任、善用。

[局座]的梗之

玩新媒体的老人,考住90后

“‘你宣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方呢?”张召忠微笑着问我。他还有个博士生导师的身份,考学生应该习以为常,但能不能不要用火星语考试?看见记者一脸“蒙”,“局座”还是不紧不慢的笑:“‘你宣吗就是‘你喜欢吗,‘方就是‘慌,我不是故意嘚瑟,实在是每天在网上‘滚,这些网络词语就很熟悉。”要不是看他是个老人家,我一定要掀桌子了,这还不叫“嘚瑟”叫什么?

退休后,张召忠玩起新媒体,音频、视频、微信公众号,他不是玩票,而是专业的。虽然张召忠的“战略忽悠局”至今也不过10来个人,可是武器是武装到牙齿的,工作室中有个小房间被改造成演播室,他在里面录制自己的网络视频节目《张召忠说》。那里面的各式设备俱全,都按照电视台的标准布置。采访当天恰逢公众号要发稿,他的两部手机也不停响着,他要了解最新政策,确定选题,审看发稿内容,定夺标题,更要了解微博微信阅读量。两部手机就是他的指挥部,他说自己用手机打字的速度比电脑还快。因为是微信更新的时间段,“局座”边接受记者采访,边审看着即将面世的文字,他还不时调出数据让记者看。他说干新媒体的,就是习惯什么事都要拿证据。开播一年多的微博粉丝达到765万,开播两年多的微信粉丝达241万,今日头条粉丝446万,B站粉丝92万,一点资讯粉丝120万,此外他还参与电视、网络节目直播,出差讲课。看着眼前忙着的老人,听着他每日的工作量,从名人到“网红”,拥有近千万的粉丝,“局座”搞事情的本事真不一般啊。不过,其背后的纠结、辛苦也并不被了解。

成天泡在网络世界里,像“团灭”(意指某一方多人团队在火拼或打怪时全部阵亡。也常被引申为集体行为的失败。)、“开挂”(多应用于当一个人获得比较惊人的成绩时,由于不可思议而让人以为是通过作弊获得的。多含有无厘头意味,多用于惊叹别人的成绩,并不一定认为这个人是通过作弊获得的。)等流行词,“局座”张口就来,毫无违和感地融入了“90后”、“00后”青春活泼的圈子,他说:“要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不能高高在上,跟孩子们说话要蹲下来,不知道网友在说什么,不会玩微信,怎么联系群众?”“局座”把他口中的孩子们宠得无法无天,他曾经在活动现场被他们考试:“他们让我用如下词语造句:见局滚、因果律、狗带、23333、6666、卖萌、中二、二次元、现充、老司机、一条咸鱼、打酱油、膝盖中箭……我当场造句是这样说的:‘一年前我膝盖中箭(游戏《上古卷轴5》的NPC对白,成为流行语),变成军武打酱油(网络流行语)的,偶尔也去《最强大脑》卖萌,要知道我也曾是中二(初中二年级),只不过现在变成一个老司机行业老手),希望不要成为狗带(源自于英文“go die”,直译过来就是“去死”的意思),要变也要变成一条咸鱼(源自一首励志歌曲,自嘲),在网络上翻江倒海。希望大家见局滚(见到局座就赶紧滚进来看视频了),看局座如何使用因果律(张召忠做过预测的事件,常常都会往相应或相反的方向发展),武器守疆护土。23333(笑脸符号的编号),我说得还6666(某人或某物很厉害很牛、令人折服)吗?”他是谁啊?海军少将、军事专家、博士生导师,被90后考试,还说的都是网络语。“局座”笑着说:“我退休了,就是从这些高大上归零,从草根开始学。我一辈子在体制内,现在做自媒体,官媒讲的话我不能讲,但要保证是个干净的阵地,是传统媒体的补充,让孩子们看。”

“局座”说起来很轻松,但是要做新媒体就必须跟上孩子们的节奏,在网络领域里,70后80后可能都过时了,一个50后的老人得有一颗多么年轻的心?说起“局座”的时髦,公司里90后小主编亦平语气中带着崇拜:“他有时候说出来的网络词语,我们也不知道,经常一个标题里面带着网络词语,把我们考住了,他太时髦了。”对于这些,一直走在时代潮头的“局座”颇不以为意,虽满头银发,仍旧是那个宁鸣而生,不默而死的少年。

[局座]的梗之

总喜欢问,孩子们吃饭了吗?

“局座”一边刷新着两部手机的新信息,一边和记者聊着自己的新事业。其实早前他也是个不玩微信的人。“我去参加《最强大脑》的录制,这个节目组里面全是年轻人,他们就老问我这个微信的问题。我说啥叫微信,这才知道。我没有微信,也没有朋友圈,因为我没这么多时间跟大家聊天,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学习。”从不玩微信的人,到自己搞微信公众号,“局座”的想法就是:要跟年轻人说上话。

“我一直跟舆论、媒体接触,发现现在好多传统的东西,一些年轻人他不看了。你可以说,他不听了,你出了很多书,但是他不读书。

他每天就是扒拉扒拉手机,这就是个大问题。以前我们总说80后不好,然后又说90后这帮孩子们不行,现在又开始说00后。不能老是这个样子,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不能说一代看不起一代,要想办法接近他们。他们不看书,那他们看什么?看手机。你整天说手机上的东西色情暴力、乱七八糟,那我们作为党培养这么多年的知识分子,没有好东西,我们就创造点好内容不就完了嘛。所以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跟新媒体、自媒体结合。这样有时效性,还增强了跟大家互动交流,而且影响的面也广——我写本书也就卖十万册,但是新媒体不一样。”

“局座”退休后比之前还忙。他要参与策划,自己找演播室、录节目,凡事都要自己操心:“天天微信不更新就要被人骂。很累,开动起来就停不下来。”张召忠说做新媒体开始只是个设想,真干了起来,便进入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路。只听听他说的每周必做项目,就觉得工作量好大,再看了工作室小伙伴在群里给他发“军部任务通知”,录像、活动、节目、直播,从月初到月底。说话间,他又接到了新的宣传政策,忙告知主编。

最初玩新媒体,“局座”只找了一个制作音频的人,2015年12月31日开办的,赶上春节,节目不能停,别人都回家过节了,他就每天给孩子们讲故事,每天录半小时,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发展到“局座悄悄话”。后来大家说让他讲讲国际形势,就有了“局座”视频,每周二周四播出。“局座悄悄话”已经播出100多期,出版了两本书。他说:“我小孩小的时候,他离我好远,我想给孩子单独说一些悄悄话,但是没有想到能成为自己的节目,还成为很多人一家人都听的故事。我觉得,现在的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用心交流。”剥开一切新形式的壳,其实“局座”做的就是国防教育,他想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他说要懂孩子们,整天训他们不行。虽说玩的是新媒体,思想也超前,但他的话绝不会出格。尽管如此,这位爷爷级的将军说出的话,孩子们就是爱听,因为孩子们知道他是真诚的,也是真关心他们。

1953年,张召忠出生于河北沧州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曾自述“18岁以前几乎没有见过零花钱,一年吃不上一次肉。18岁时才吃到平生的第一个苹果”。

中学没毕业,他在一家工厂实习半年后,被推荐到当地的机电中专学习机械电子。他说,“文学养成了我奔放热情的性格,机械电子养成了我不浮夸的行事方式。”1970年“局座”入伍,先后在海军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从事岸舰导弹及其他海军武器装备的使用、论证和研究工作。在导弹部队待了4年,1974年10月,张召忠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进入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听说是北大招生的人看我长得还算周正,是个当外交官的材料。”在校期间,因为老发不准阿拉伯语的颤音,他作了舌部切割手术。四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部队,担任政治部干事,一年后被派往伊拉克当阿拉伯语翻译。回国后,张召忠进入海军装备论证中心,1990年,他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6年后晋升为研究员。

1992年,张召忠首次登上荧幕,参与央视《军事天地》栏目制作。回忆起年轻时奋斗的岁月,张召忠2015年曾有这样一番话:你看到的是我1992年上电视了,但前面十多年,没人知道我的辛酸。我的晋升非常慢,42岁才升副团,那时一家老小还挤在15平方米的一个小房子里,“我这一生就是爬山,一个个小山包爬过去,我特别关注我脚下的路,一步步非常扎实。”

1993年以后,张召忠专门从事国际战略、海战法、海洋法及战略问题研究,并且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张召忠被调入国防大学,曾任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教研室主任、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其间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并晋升少将军衔。2012年,张召忠年满60岁,但他延长服役。2015年7月,他正式退役。后来进入网络世界成了“局座”。

翻開他节目后的留言,有网友感慨,我要有个这样的爷爷就好了,不少网友留言第一条都是“局座,饭吃了吗?”张召忠回复:“年轻人,好好吃饭长胖胖。”他说,这也成了一个梗,大家总用“吃了吗”跟他打招呼,因为节目中他总跟大家说要好好吃饭,“我小时候上学吃不饱,地瓜面窝头一天吃一个,一带带一周的干粮,饿怕了。我们去怀柔活动,我跟他们说,地上的植物我都吃过。”所以在“局座”这,吃饭是头等大事,虽然一个老人家对吃已经没什么要求,但他总是催着身边的年轻人按时吃饭,自己做了工作室以后,除了必须的设备,他还买了一台大冰箱,把冰箱塞满零食,还找个阿姨给年轻人做饭,他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吃饭是长身体。

[局座]的梗之

善幽默,敢自黑,不怕表情包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电视上,张召忠给人的印象都是“风度翩翩”、“和气幽默”,一直以来总是满脸笑容面对观众、粉丝、网友。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幽默还很有自黑精神,对网上的调侃和争议总是一笑而过。就连网友给他做的表情包,他也亳不在意,还支持大家拿着他的表情包参加比赛。人家都真诚成这样了,你怎么能不挺他。在地铁上,记者就看见他拎着海带缠潜艇包。这些曾经引起争议的梗,后来他竟然因此圈粉无数。

张召忠的忠实粉丝都会记得“局座”的由来,那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直播战争,第一次请军事人员对正在发生的战争进行实时评论。这个军事人员就是张召忠,这次直播让他家喻户晓。在直播中张召忠大胆预言美军会陷入巴格达城市保卫战,共和国卫队、沙漠风暴中的坦克战、伊拉克所设红线及杀伤性武器都会让美国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但萨达姆政权基本没作有效抵抗,几天时间就四散溃退,这让很多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翻盘的中国军迷目瞪口呆。没多久,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结束”,央视这场空前的战争直播也将结束。张召忠偏偏非常肯定地在直播中说:“战争没有结束,一场新的战争正在开始,这就是伊拉克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战争,会长期进行下去,也许三年五年,有可能十年八年。”他的言论,引起很大争议,他也因为大胆预言失误而被戏称为“战略忽悠局局长”。其实,后来时间证明,张召忠当时的预言都是对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伊拉克战争指挥者汤米·弗兰克斯退役,出版回忆录《美国士兵》,首次披露美军早已将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师长、旅长直至总司令全部策反,所以萨达姆政权基本没作有效抵抗。2011年,美军全部撤离伊拉克,8年间,美军伤亡惨重,消耗军费超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伊拉克是第二个越战泥潭”成为美国朝野共识。张召忠说:“作为一个军事专家,有些话当时说,别人是不理解的,但时间证明我没有说错。”

军迷一直习惯叫他“局座”,意思是“战略忽悠局局长”,说他擅长从战略上忽悠美国。对于这样起源不太尊重的称呼,张召忠不但不反感,他用它成了自己公众号、微博的名称,这在国内算是绝无仅有吧。

“局座”的梗还有很多。2013年他在《防务新观察》一档节目里说的,“我在山东烟台当兵的时候,帮着老乡收过海带。海带怎么养?很粗的尼龙绳,中间夹着海带,绳子漂在水上,海带在下面长成10来米。以后我在潜艇上工作了一年多,就把海带和潜艇两个事联系起来,那么粗的尼龙绳要是缠到潜艇螺旋桨当中肯定会把潜艇缠坏了”。他还在电视节目中回应网友的质疑:“海带战”确有其事,2005年在堪察加半岛,俄罗斯有一艘小型潜艇碰到一个废弃的渔网,被绞到螺旋桨上去了,它失去了动力,只有下沉。

“所以,我讲不要说导弹鱼雷,其实海带对螺旋桨也是威胁,结果后来演化成‘海带缠潜艇这个梗。”这些非议,张召忠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了。他说,自己是个不太爱解释的人,“有了团队后,我们还做了‘海带缠潜艇的包、T恤衫,我就开始自黑”。

2014年2月,张召忠在接受央视《海峡两岸》采访时表示,“激光武器有劣势,雾霾就是对付激光武器很好的一个防御,激光武器最怕的就是雾霾,PM2.5到四百、到五百、到六百的时候,对激光武器的阻止最大了。”随后在接受采访时,张召忠坚称,“能见度因雾霾会缩短距离,这没有错啊,这是科学的”。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对此张召忠并不多做解释,这种幽默感是知识积累的。比如他在讲到战时摧毁概念以及什么叫夺取制空权、制海权时,张召忠幽默地解释道:“就是在我干事的时候你们全闭嘴,不允许你们说什么,也不允许你们做什么,让我踏踏实实把事干完,干完之后你再该干什么干什么。就是你们的雷达我都让你致盲,谁影响我,我到时候不客气,你碍我事了,我全给你干掉,这就叫制空权、制海权。所谓战时摧毁,就是抓一个老母鸡,把它打掉,省得你老下蛋,而不是把鸡蛋打掉,你不能一个个对鸡蛋去,像基地、机场,这在任何战争当中都是第一拨要给干掉的目标。”这就是张氏幽默,他觉得专家就应该先把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消化掉,然后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讲出来,就像给大家讲故事一样。他把艰苦做学问的过程留给自己,把喻悦和享受奉献给听众,以此为追求。因为太幽默,网友戏称他为“相声圈里军事知识最丰富的,军事圈里相声说得最好的”。而且也不把他当成高高在上的将军,而是隔壁老张,局座爷爷。

张召忠的衣柜中有印着“海带缠潜艇”的T恤,桌上有写着“雾霾防激光”的马克杯。2016年初,他在网上发现了一组漫画《舰娘之玉碎:局座进击》,把他的形象与舰娘结合在一起。很多人觉得这损害了张召忠的形象,是在“黑”他。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年轻人在用二次元文化表达爱国主义,还主动和作者联系,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连载了这组漫画。

张召忠坦言干任何事他都是真诚的,真诚是什么?就是掏心窝子,打开天窗说亮话,有啥说啥,别整那些高大上。真诚就是厚往薄来,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吃亏是乐,吃苦是福,别总想着占别人便宜,这样就能感受到真诚所在。“我总说,别首先在物理上要保持平等,这样就不存在势位差,没有高低贵贱这些势位差也就不会积累能量差,孩子们就感觉跟你是平等的,就愿意跟你交流,就會把你当成他们的朋友、战友。我就是这样的心态,以前的功名都让它随风飘去,现在无官一身轻,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儿,没事儿跟大家在网上聊天儿,现实生活中也坐地铁、遛狗、逛商场,跟大家一个样。小伙伴儿们一看我跟他们是一头儿的,都叫我局座、老张、老司机,没人再尊称我张将军、张教授,他们感觉那太生分了。”

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张召忠做得最彻底,不久前他参加一个视频节目的录像,节目组希望他表现潮男,穿上牛仔装、大马靴,像个西部牛仔,他欣然接受。他觉得为了节目需要无所谓,这就是“局座”的魅力,长得帅而不在意被恶搞。有的网友把他的头像PS到各种各样的形象上,配上音乐,剪辑成一个个搞怪视频。开始并不知情的张召忠在知道后,非但没有生气,还专门到发布视频的网站做客。进去看到他的形象,张召忠也被吸引了:“我穿着盔甲、骑着战马,还上了海盗船呢,真的挺好玩的,而且网友也挺开心的。我说行,你们开心就好,我看到都开心。我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大家这样交流挺好的。有个网友专门为我创作了《局座之歌》,还有比较著名的《水手》,他们做一个视频将近一个月,也经常给我们投稿。”这种极具娱乐精神的态度,反倒让大批网友“黑转粉”。

如今已经成为网红的张召忠认为,网红就是网络上的红人,他不认真这事,大家愿意说就说。从小的生活使他有了不太拿自己当回事的性格,虽然成了名、当了官,他也不太维护自己,他说对于别人的非议,他从来的做法就是不解释,埋头干自己的事。

[局座]的梗之

在网络发声,抵御“网络战争”

张召忠看来,目前最需要加强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需要疏导,建立通路。“杨子荣进了威虎山,说共产党的话,两枪就被打死了。你得会说黑话,进入孩子们的世界,得用他们的话,让他们觉得你跟他们是一头的。”张召忠说每天在网上滚,就知道年轻人在说什么。“我核心的问题,就是弄清楚这帮孩子们现在在想啥,他们喜欢看什么,我怎么讨他们喜欢、说他们爱听的话。要让他们先接受我,别烦我,慢慢慢慢的,我再跟他们表达我的想法。什么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我不跟他说这些,我跟你讲故事可以吧?你听明白这故事那不就是接受爱国主义了吗?”

在疏导上,“局座”是有大智慧的,一个65岁的老人,从传统媒体一下跳进新媒体,几乎没有过渡,他说一天不能落后学习新知识,他的知识更新是跟年轻人保持同步的。其目的,仍旧是做自己的老本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比如说钓鱼岛问题,2012年满大街反日游行,现在又都跑日本去,看日本哪儿都好。你得研究它背后的一些事情。这个问题你不想想,是很可怕的事情。你跟他讲什么理论,讲什么主义,他全不听。不要去搞大而化之,孩子们烦这些。时代在进步,不要用那种老的传统的东西去跟他讲。”其实张召忠很早就意识到年轻人的问题,两三年前他发现网络状况混乱。而早在2000年他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关于网络方面的——《网络战争》。他提出来“网络战争”这个概念。“发现网络混乱后,我就感觉这个里头一定会有舆论战的成分在。舆论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国的一些反华的东西,它会拿钱在网络上培养这样的人来攻击你;还有一部分,是他通过网络钓鱼的方式来发展中国的一些网民,让你发一个消息、发一篇文章,他给你多少钱。而这两部分都是我的研究范围,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在这些势力的带动下,就出来第三个层面——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跟进,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两三年前我就关注到了,但当时军队不让开微博、微信这些东西,所以说我就着急,我说怎么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当时想跟年轻人说话,我们要争取年轻人,团结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嘛。你光采取管理的办法,建高墙、建大坝。但你还得疏通,对不对?咱们大禹治水最重要的还是疏通啊。你得看出哪个管道出问题了,要去疏通。”张召忠认为要加强网络安全,只删稿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声音,用好的内容吸引大家,让大家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消除误解。“就像‘雾霾防激光,海带缠潜艇,是这样吗?你把原始的东西放出来,我录节目的时候到底说的什么,那样大家才会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误解张老师了。所以退休了之后,我就想,我必须要深入其中了。你必须要懂这套东西,跟年轻人才能交流。”为了懂年轻人,局座天天上网,他的话题涉及面广,不仅有军事,还有生活甚至网络游戏,他发微博讲游戏获得了249万点击量,张召忠说,要想疏导年轻人,必须进入年轻人中,他不仅说游戏,自己还玩游戏。

[局座]的梗之

年轻人的错误,我来背锅

张召忠说运营一个拥有200万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至少要1000万,而他的军部算上他也不过十几个人,80后赵娜是唯一一个在张召忠退休前就跟着他工作的,算是团队中最资深的。全职编辑亦平是个90后,她几乎全年无休,即便跟朋友聚会也会背着电脑,随时审稿,发出稿件。从亦平开始,工作室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并不是这个团队打造出了网红张召忠,反而是张召忠带着团队在前行,这跟通常的网红很不一样。就连商业合作,也基本上是对方看中张召忠这个品牌后,主动找上门。

采访当天,张召忠说要准备策划第二天录制的视频选题:“我确定方向后,跟他们说不能太刺激的,大家要讨论好久,有时候开车时大家讨论选题,孩子们要自己培养,不能着急。”有一次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提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编辑不小心配锴了苏-27战斗机的照片,结果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了。张召忠赶紧登了道歉声明,其他一句话没说,默默地背了这个锅。说起类似这样的事情,张召忠说,那必须得由他来负责,他说新媒体的人都是他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人犯错误也不批评。“有几次发出去的文章里出现错误了,他们都害怕,我说我在这放心好了。有的新人来了以后开始不适应,策划后开始录像才发现不能用,我只能临时自己弄。”对于“爱国主义”,张召忠表示不能光喊口号,搞了一辈子国防教育的张召忠,想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点余热。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他开始向全民普及国防知识,“这你不能老讲大道理,得把国防教育、军事科普知识的东西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跟老百姓讲海洋战略,谁听得懂?”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把高深理论渗透到案例中去,潜移默化的去讲才行。后来有了我这两本“悄悄话,看起来是哄着孩子们玩儿,实际上有一些非常深厚的道理,只是换了种讲述方式。”张召忠说。

“我的微信公众号千干净净,每一个粉丝都是真实的,没有一个是买来的;所有的内容全是原创”。张召忠的微信、微博一直是传播正能量的,“有人问我是不是有人做得比你好?我说绝无可能。出现第二个我这样的都不可能,自己掏钱搞公益事业。我觉得挺意外的是,开始想找些企业赞助一下,别人一听说爱国主义国防教育,马上跑了,跟我有啥关系?”他也经历了无数次挣扎,才坚持到了现在。张召忠说,办新媒体最难的是内容和经费。

“开始我没有自己花钱做服务的概念。开动后发现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自己花钱,工作室是我自己的房子,每天工作室请阿姨给孩子们做一顿饭,录制网络节目的各式设备,全都按照电视台的标准布置。开始从自己家里拿几万后来十几万,20万粉丝的时候我犹豫了。”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对于一个退休老人确实为难,这个时候,因为张召忠的影响力,有投资公司找到他,开口就要给他几千万。他还参加了所有网红介绍自己的会,当听到那些人介绍自己为什么要开微信、微博,就是为了圈钱,直觉告诉他不能要这笔投资。纠结了很久,工作室的孩子们决定不要投资。而做了新媒体后,张召忠也刻意把过去当领导的作风全部去掉,他说一点都不允许带进来,他从来不开会,跟小伙伴的交流都是在微信群里,从选题讨论到最终稿件面世。许多决定他也会听取小伙伴的意见,如果他们不要他做什么,他就坚决不会做。就这样几千万的投资被拒绝了。此时,一直是张召忠自己挣钱养着工作室的整个运营,粉丝到了40万时他再次犹豫要不要继续做下去,最终他还是熬着去弄,他坦言真正让他们坚持下去的是粉丝,一直给他们鼓励,一直寄东西,吃的喝的:“我曾经判断是错误的,我曾经请投资公司、企业家赞助,说我们搞爱国主义教育,能不能赞助一些钱,他们的回复说,他们是投资公司,不是搞赞助的,我很伤小。后来工作室的小伙伴开了商城,卖纪念币、书、自己做的T恤、背包,度过了最难的时候。粉丝增长到100万以后,有广告了。”

前不久,张召忠为新书签售搞了个直播见面会,他准备好多礼物,但他觉得还不够,200万粉丝到了他还要送东西:“被我骗进来就没有取关的,老感觉对不起大家,还要搞粉丝见面会。”

网红其实是个“快消品”。在这个迅速变红,然后迅速被模仿的时代,张召忠不靠人设,不怕模仿,他能够持久而有活力地红着,靠的是人品,他还在用三十岁的心态与这个裂变的时代抗衡着。就像有人说的:身居高位而不显威风,历经沧桑而不失童心。“我出差多,到地方去能看到很多人摆谱,我看着好笑,人的知识与他摆谱是成反比的。知识越多越不摆谱,包容性越强。”张召忠因为真诚和不摆谱而被大家持久地喜欢着:“我坐地铁有人说作秀,其实我坐了七八年,一开始坐地铁戴帽子、戴口罩,现在不伪装了。我也认为幽默是人类知识最高境界。”熟悉张召忠的人都会知道,他做节目从来不背稿,他喜欢即兴的问题,一方面他喜欢真实的状态,另一方面知识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已经储备了大半辈子。“我读书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跪着读书,对所有书都是崇拜。小时候在农村没什么书,毫无目的的读书,只要是字要读半天,那时是知识饥渴的状态。第二阶段趴着读书,浩瀚的书海里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读跟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第三个阶段是站着读书,后来军事领域里我就看外文书,研究型阅读要挑选。现在绝不能一本书从头读到尾,浪费大量时间。现在做节目不用提前准备,随便问,不要商量好了作假,我喜欢现场的东西,讲课也从来没稿子,备课的过程就是PPT。”张召忠说他已经20年不带笔,写书也不用纸,他和电子融合得很好了。他新近推出的《进击的局座:悄悄话2——局座的军事二次元》是其首部军事科普趣味漫画集。出书、玩自媒体,张召忠以65岁的高龄还在不停学习、成长,他知道自己干的事可能不能找人替代,所以有的时候带病还要坚持录像,有的时候听出他不舒服的粉丝,会留言让他休息,对此张召忠说:“活一天乐一天,先干着吧。”对于未来,他希望政府能够投资一些新媒体:“要它变好,也要有一些投资。要支持它,不能看不起它。”说话间,天色已晚,看着眼前的银发老人不禁想起那句:“老當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猜你喜欢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