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地区冬闲田成因与开发利用分析

2018-06-21左小义陆训杨萍

农业与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

左小义 陆训 杨萍

摘 要:冬闲田正逐步成为我国南方可综合利用的重要农业资源之一。本文对湘西地区冬闲田利用情况调查后发现,湘西地区冬闲田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受技术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地条件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制约。本文根据湘西实际情况提出湘西地区具有开发潜力的油菜、蔬菜等冬闲田作物模式的综合利用策略。

关键词:冬闲田;湘西地区;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215

冬闲田是指在秋粮收获后至来年春季作物播栽前一直空闲的无耕作土地。南方冬春季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热量资源增加尤其显著。湘西州年平均降水量1200~1600mm,山地占81.6%,丘陵占12.8%,平原占4.1%,水面占1.5%。有67万hm2低产坡耕地和山旱田,冬闲田3.3万hm2,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优势显著。如何充分发挥湘西地区独有的优势,利用湘西地区秋冬春季光、热、水资源,科学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提高冬闲田的产值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1 湘西地区冬闲田类型与利用现状

1.1 冬闲田类型

按照目前湖南省湘西州耕地利用情况,可将冬闲田大致分为3种类型:前茬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水田,湘西地区因其地理气候因素,多种植一季中稻,当年4月播种5月下旬移栽—9月中下旬收获,10月—次年4月为冬闲期;前茬以种植玉米等旱粮作物为主的旱地,以玉米为例,湘西地区玉米多为夏种玉米,当年4月播种—8月收获,9月—次年4月为冬闲期;前茬以种植烟草为主的田地,当年2月播种4月移栽—7月底收获,8月—次年2月为冬闲期。

1.2 利用现状

3种类型的冬闲田因其多为小块土地且多在山地陡坡,难以规模化利用,大规模开发潜力较小。但稻后水田及烟后土壤因其前茬作物肥料后效,且土质多为砂壤,土地较为肥沃,适宜开发利用。

湘西地区由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基本为老弱病残人口,劳动力不足。且山区田块较小,又多在坡地,难以实现机械化,比较效益较低。农民又不愿意完全将土地撂荒,所以基本只种一季中稻、玉米、烟草等作物,然后撂荒,冬闲田利用率极低。

2 湘西地区冬闲田成因

2.1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以油菜为例,油菜直播不易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而育苗移栽费工又费时,农民选择冬季空闲;湘西地区主要作物为一季中稻,稻田腾茬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由于气候条件影响导致冬季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户对冬闲期作业积极性不高。

2.2 基础设施差

主要表现在水利设施陈旧或缺失,基本处于“旱难灌、涝难排”的境地;无田间機耕道路或道路年久失修,大型农机无法进地作业。

2.3 土地条件限制

湘西地区独特的区域位置导致有些冬闲田分布在低洼冷浸田、丘陵岗地和沿海滩涂,种植一般作物成苗难、产量低。山区丘陵地带还主要受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土地使用转让限制导致的土地难以进行规模化种植及机械化操作的影响。

2.4 农村剩余劳动力少,劳动力素质较低

近年来,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工资水平增长较快,湘西贫困落后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户将劳动力分配到非农事操作上,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劳动力呈老龄化、妇女化趋势,农业技术匮乏,人工成本高,劳动力素质低,比较效益低。

3 湘西地区冬闲田开发利用分析

湘西地区具有开发潜力的冬闲田类型主要有稻后(10月—次年4月)及烟后(8月—次年2月)冬闲田。种植旱粮为主的旱地因面积较小、较分散,且多处于山地陡坡之上,因此难以开发利用。分析认为,湘西地区冬闲田的开发利用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此方向上的项目投入,改善冬闲田的耕作条件,如修复陈旧水利设施,新建缺失水利设施,配套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田间水路网络,提高冬闲田的排灌能力;同时对田间机耕道路进行整修,方便农机能进地作业;加强产业推广,积极宣传,带动冬季产业发展;引进新技术,通过先进模式的试验示范来带动冬季农业发展,提高冬闲田利用率。如南方冬闲田利用主要为稻-肥模式、稻-薯模式、稻-菜模式与稻-油模式等4种主流栽培模式。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宜该地区种植的栽培模式。湘西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区条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分析可主要推行以下冬闲田栽培模式,充分利用起冬闲田、增加农民收入。

3.1 稻-菜模式

湘西地区主要为一季中稻,冬闲期为10月—次年4月,在劳动力较少、田块比较分散,且交通不便的地区,如山地、高坡、丘陵等地可以推行稻-菜模式。冬季蔬菜、菌类的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比较高,因此,更新传统农业观念,利用区位优势,发挥区域特色,研究推广秋冬季蔬菜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而且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市面上蔬菜品种资源丰富,如何选择蔬菜品种,能够在湘西地区冬闲田作业中实现蔬菜的高产、高效栽培,需要结合区域特色及市场需求,探索最具区位优势及经济效益的蔬菜栽培模式。王洪梅研究了水稻-莴苣、水稻-花菜等几种典型栽培模式,均于12月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收获,平均产值分别为83400、78150元/hm2,比传统种植一茬水稻增效显著。结合成功案例分析,湘西地区宜采用典型的水稻-花菜模式和水稻-莴苣模式进行试点轮作,充分利用稻后冬闲田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民创收,提高了农民冬季作业的积极性。

3.2 稻-薯模式

在稻后冬闲田上种植马铃薯,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免耕栽培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主要养分、杂草种子、微生物及酶的活性等方面影响显著。余泓等研究表明,利用稻后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待马铃薯收获后将其茎叶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有效分蘖数和水稻产量。

3.3 稻-油模式

湘西自然生态条件适宜发展油菜产业,稻-油模式在湘西地区已经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需要不断探索。稻-油模式有3种配套技术,其中比较适宜湘西地区的为少免耕栽培技术及菜油两用栽培技术。少免耕栽培技术要点是品种的选择、播期及密度的确定,晚播条件下可以通过增加密度弥补减产。菜油两用栽培比较适宜城郊种植推广。采苔时以苔高35cm左右采苔15~20cm长度为宜,适当调节播期使菜苔能在春节前后上市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泸溪县兴隆场镇甘田坪村进行了稻后油菜区域示范,示范面积6.667hm2。考察了710、湘杂油1035、湘杂油0835、708,4个油菜品种组合在湘西地区自然条件下的植物学特性、抗旱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湘杂油1035直播产量最高为105kg/667m2,湘杂油0835产量最低为84kg/667m2。由于天气原因,播种期正值干旱少雨时期,出苗率受到一定影响,导致产量不高。据调查,油菜人工移栽和收获需3~3.5个工日,油菜机械化直播、收获机械化作业只需1~1.5个工日,每667m2节工2个工日;促进了油菜增产增收。机直播的油菜与人工移栽相比产量相仿,但高于传统人工撒播产量10~25kg/667m2。同时,机收与人工收获相比,经测算机收总损失率平均在6.5%,人工收获损失一般在10%以上,机收较人工收获降低损失4%左右,每667m2增收7kg,同时机械化收割可以利用降雨间歇期,及时抢收已成熟的油菜。因此,在丘陵山地选择适宜的品种可实现丘陵地区油菜的机械化生产,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4 湘西地区冬闲田利用前景

生产实践表明,影响南方冬闲田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除了农田基本设施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综合效应之外,主要还受到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及土地使用权转让限制所导致的开发效益偏低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土地季节性流转机制,构建企业带动、村集体组织和农民自发的多种规模化开发和经营模式是高效合理开发冬闲田的关键。所以应加大项目力度投入,整修水利设施、道路,引进新技术,加强宣传力度,引导革新思想,湘西地区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将有着良好的前景。冬闲田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对发展湘西地区冬季农业,促进湖南省冬季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宏广,刘巽浩.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精久农业的构思[J].中国农村经济,1991(3):7-12.

[2]王洪梅.滦南县菜-稻高效栽培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11

(10):67.

[3]余泓,高菊生,刘明月.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0(9):39-41.

[4]符明联,魏生广,李根泽,等.云南省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2):199-204.

[5]王淑芬,吴晓芸,汤雷,等.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85-86.

[6]罗海峰,汤楚宇,官春云,等.适应机械化收获的田间油菜植株特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61-65.

[7]张尧锋,张冬青,余华胜,等.油菜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2(7):948-949.

[8]王锐,李京,胡立勇.不同株行配置與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273-277.

[9]辛良杰,李秀彬.近年来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复种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58-63.

[10]高菊生,曹卫东,李本荣,等.充分利用冬闲稻田大力发展绿肥生产[J].耕作与栽培,2009(2):1-2.

[11]谭淑豪.南方冬闲田季节性规模经营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5):62-65.

作者简介:左小义(1973-),男,湖南泸溪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研管理。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
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库区通航资源的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检测中的综合利用
册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