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榛子林改造管理技术

2018-06-21王力海

农业与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经济效益

摘 要:榛子的植物分类为植物界—被子植物们—双子叶植物纲—山毛榉目—桦木科—榛族—榛属,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属于木本粮食和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实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野生榛子林在我国分布很广,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等22各省区均有野生榛属植物分布,其中平榛占总面积的95%以上。

关键词:野生榛子林;管理技术;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142

1 经营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野生榛子林管理比较粗放,基本处于自然生長、随意利用的自然状态,榛子林原本应归为干果经济林,可是,林区群众除极个别地方小范围地以采收果实为目的,在果实成熟期加强看护、集中采收销售外,一般都把它视为薪炭林或其他宜林地加以利用,每年采收的一点果实——榛子,只是副产品,榛果产量很低,品质较差,个体小,出仁率低,作为自己食用或零星出售。真正以生产干果为目的、从榛子林生长初期就象管理经济林一样、辅以人为经营措施、加以科学管理的少之又少。

1.1 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野生榛子林基本都作为薪炭林或宜林荒山加以改造利用,林区群众习惯上把榛子植株称之为榛柴,其利用价值不高,榛果的产量很低、品质较差。与土耳其、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等榛子主产国相比差距巨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对榛子林进行科学管理。现有野生榛子林管理粗放,人畜危害严重,普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水肥不足,病虫危害较重,“抢青”采收现象严重。全国现存榛子林大约200万hm2,年产坚果只有3万t左右,年平均每667m2只有1kg。所以,在我国野生榛果生产还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不高,没有发挥出丰富野生榛子林资源应有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1.2 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根据我国野生榛子林的规模和分布以及我国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加强我国野生榛子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可提升的空间很大。提高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大有可为。所以,加强我国现有野生榛子林改造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 改造技术

针对我国野生榛子林现状和自然地理特点,参考土耳其、意大利、美国等榛子主产国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真正把榛子像苹果、板栗等经济林树种一样当作经济林来经营管理,以提高野生榛子林榛果产量和质量为目的。现总结我国野生榛子林管理、改造方法如下,供广大林区群众参考。

2.1 选择品种、地块

平榛是我国野生榛子的主要品种,所以选择平榛作为改造品种。进行改造的地块,应选择集中连片、地处阳坡至半阴坡,土壤为棕壤,土层厚度在中层土以上,坡度25°以下,海拔高度700~1200m之间,面积在2hm2以上,植株分布均匀、生长较好、离山泉或其它水源较近的地块。

2.2 修作业路

根据地形地势,规划修建好管理、管护、施工、运输道路,以利于施工作业,道路的最低标准是小型运输车辆能够抵达通畅;结合修水平阶,规划修建保留采收作业路,以利于采收榛果和管理作业时提高工作效率。

2.3 修水平节

将选择好的榛子林沿等高线水平分割,垂直等高线每隔5m沿等高线修一条水平阶,这样,水平阶即可蓄水,又可兼作采摘榛果和其他管理、运输的道路,同时,还能增强榛子林的通风透光能力,水平阶规格为:宽1m,5°缓坡,每条水平阶保持每隔10m留一个1m长的隔墙,以防止因降水的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

2.4 除伐定株

要根据榛子林的土壤、海拔高度、纬度、坡度、品种等因素确定合理密度,因野生榛子林喜欢丛生,定株时丛状保留植株,每丛保留2~4株,平均每丛3株。保留密度根据地区地理纬度、海拔高度等因素不同,一般丛间距为1m×1m、1m×1.5m、1m×2m等。以1m×1m为例,即丛距1m,行距1m,扣除5%的步道和作业路,每667m2保留630丛左右,确定密度以后,前6a在春雨季都要除去萌生的幼苗和杂草及其他树木,以净化营养空间,提高榛果的产量和质量。注意,因为榛子林植株一般都是二至九年生为结实期,三至七年生为盛果期。所以,在定株管理时,一定要注意在结实母株7龄时,就要在行间保留萌生幼苗,作为榛子林更新时的替代植株,待上一代植株8龄以后逐渐伐除,幼苗正好处在2龄,开始结实。从而,达到榛子林丰产、稳产的目的。

2.5 水利配套与浇水

榛子本是比较耐寒、耐旱的植物,榛子林一般不是太干旱的年份不用灌溉。但为了保证榛子林丰产稳产,提高榛果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在条件允许的的前提下,还是配备水利设施为好。选择榛子林和水源最近的路线架设输水管道,在水源地架设适当的压力水泵,在水平阶地面直接架设可移动水管,根据地形地势安装适当数量喷灌支架,一般每隔20m安一个喷头,支架高度2m以上,一定要高过榛子植株,干旱时及时利用喷灌灌溉。如果水源较远,可以在榛子林的适当位置修建一蓄水池,平时把水蓄满,需要时可以用移动输水管自流灌溉或连接喷灌设施进行灌溉。

2.6 施肥

土壤肥力好的野生榛子林一般不需用人工施肥,如果榛果连续丰收,造成土壤肥力消耗较大时,根据榛子林土壤的肥力情况,可适当追施有机肥或复合肥,追肥方法一般采用下雨之前或浇水前将固体颗粒肥撒在植株根部地面。也可在植株营养生长旺季,叶面喷施百绿丰等液体有机肥。

2.7 病虫害防治

榛子抗性较强,野生状态下很少发生病虫害。现就主要几种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简述如下:虫害。榛树的虫害主要是榛实象鼻虫、金龟子、蚧壳虫、木蠹蛾。金龟子类害虫危害榛树的嫩芽、幼根和叶片。榛实象鼻虫以成虫危害榛树的嫩芽、嫩叶、嫩枝、幼果。为了防止污染和破坏生态,防治方法一般不主张采用化学方法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人工扑杀等物理方法防治。例如,黑光灯诱杀成虫,人工搜集虫卵、扑捉幼虫集中掩埋或焚烧等措施;病害。榛子病害在我国主要就一种——榛子白粉病。其危害榛树的叶片、枝梢、幼芽和果苞。不提倡使用化学方法防治,一般采用物理方法:及时摘除病枝病叶,砍除发病中心株等方法。

2.8 加强管护,适时采收

榛子商品干果的丰收,榛子林保护很重要,特别是要防止人畜危害。榛子林的管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榛子林内严禁砍柴、挖药、放牧等不合理人为活动。管护难度大的地方要沿榛子林边缘架设网围栏,以防止人畜进入林内危害;在秋季榛果未完全成熟到完全成熟采收前一定要加强看护,防止人为“抢青”和野猪、家畜等牲畜危害,造成产量和质量的下降;适时采收。待榛果完全成熟后,进行集中采收。一般地方,榛果都在白露前后成熟,各地区成熟时间可能有差异。榛果成熟时,果包颜色变浅变黄,用手轻掰果苞,果和果苞即分离,表明已经成熟,可以采收了;榛果处理。采收后在晾晒场上带果苞集中晾晒,注意榛果不宜过厚堆积,以防霉变。晒干后经人工脱粒、榛果分级、归类、包装,即可销售了。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按照以上方法管理的野生榛子林,其榛果产量和质量将有明显提高。经测算,管理改造后的榛子林,年平均667m2产榛子坚果可达到43kg,按现在市场价格,人民币50元/kg计算,每667m2产值可达到2150元,其产量比管理改造之前提高了43倍,因榛果品质的提升,单价必然提高,所以产值比产量会提高更多。

3.2 生态效益

野生榛子林通过修水平阶、施肥、等管理改造措施,榛子林生长势加强了,其总体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提升了其生态保护能力。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有关的权威资料,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其直接经济效益的数倍,榛子林是很好的灌木林地,所以对其加强管理和改造可以提高生态效益。

3.3 社会效益

我国榛子林资源丰富,进行大面积的野生榛子林改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既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林区剩余劳力就业创造了机会,解决了部分林区群众的就业问题,所以,大力推广野生榛子林改造,将为林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从而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王力海(1963-),男,本科,林业,高级工程师、林业规划设计院书记。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园林苗圃的建立及管理技术分析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