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2018-06-21候艳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

候艳红

摘 要:近年来,农业结构改革不断深入,提升农作物生产水平、满足国家人民生活以及销售需求是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因此,本文针对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讨论了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从事玉米种植的相关人员开展玉米种植工作提供了参考,希望能提升玉米产量。

关键词:科学施肥;玉米高产;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92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玉米的产量,就要选择一个优良的玉米品种,玉米是粮食作物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玉米种子的纯度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因此,必须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土壤情况选择抗病性和适应性较强的种子,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出现空杆现象。以山西地区柳林县为例,考虑到当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年降雨量为500mm,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但是当地的旱灾、暴雨、洪水以及内涝等自然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当地选育了晋单33号、34号、35号、36号以及472号等品种作为主要品种,并且展开不断的分析实验工作,这些品种在抗旱和高产上的性能都比较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 地块整理

种植玉米的地块应该在播种前和收获后进行灭茬处理,并且对整个地块进行深耕。在地块整理之前,先要选择合适的地块,一般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及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块,继而再对地块进行深耕翻整工作。比如,在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选择在秋季进行深翻平整工作,在平整过后,还会给土地及时补充水分。

1.3 播种方法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不仅提高了整体的播种效率,也保证了播种的精细化和准确性;在采用机械播种的同时,还结合特色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有效提高了地温,满足了玉米的生长需要,并加速了玉米的成熟。这种技术也让一些晚熟玉米品种得到全面应用。比如山西省在4月初—5月末这段时间进行播种,此时当地的土层温度较为稳定,能够保证在8~10℃左右,配合地膜覆盖技术,在提高温度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土壤水分的流失。

1.4 科学施肥

在种子发芽出苗之前,选择无风或者微风的天气喷洒定量的化学药剂,均匀地喷洒到地块当中。此外,在部分节水滴灌的种植区域,可以形成一体化的作业模式,高效完成播种、施肥和喷洒药剂的环节。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和肥料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想要提高玉米产量,就要对肥料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不仅能为玉米生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还能够提高玉米作物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比如,山西省柳林縣综合考虑使用品种的特性、指标以及土壤具体情况,实施深施肥技术,将氮肥、钾肥、磷肥根据特定的比例进行配置,并且一次性施入土地,让这些肥料中的营养能够全部补充到土壤中。此外,还要坚持“重种肥、轻苗肥、巧施肥”的观念,从根本上保证土壤的肥力得到充分发挥。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玉米螟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虫害,传统的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都无法进行有效防治,必须要将2种方法相结合,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以山西省为例,境内大部分地区选择使用辛硫磷颗粒进行防治,当玉米生长到心叶期时,配置浓度1.5%的辛硫磷颗粒液每667m2地喷洒1~2kg。而在玉米植株进入打苞期后,可以使用溴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或者采用蘸滴花丝的技术。

2.2 玉米锈病防治

玉米锈病主要以物理防治为主。在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杂交品种,采取科学合理的密植方法,加强对玉米田地的灌溉,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性。山西省境内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较少,因此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分的充足。此外增加钾肥的施加量、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使用药剂拌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玉米锈病的发生。

2.3 大斑病小斑病防治

玉米斑病是玉米常见的疾病之一,采用物理方法就是要将生病的玉米残体立刻清理干净,避免疾病传播,而化学方法就是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置成500倍的液体进行喷洒。此外,还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浓度分别为70%和75%,分别配置成600倍和700倍的液体,对玉米植株进行喷洒,2~3次以后即可见效。

3 结语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人员应该重视对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做好品种的选择和土地管理,继而选择科学的播种时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为合适的耕作方式,结合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达到玉米高产的同时,也确保玉米不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从而推动玉米产量和质量得到全面、稳定的提升,带动国家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
乡村学校少年宫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浅析旧建筑改造中的“绿色”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谈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三亚市高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