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黑丝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2018-06-21金学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玉米

金学红

摘 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而黑丝病是玉米种植的常见病害。近年来,黑丝病发生概率呈递增趋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玉米黑丝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无疑成为玉米种植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主要围绕玉米黑丝病的发生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黑丝病;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63

玉米是一种植株较高、叶展较宽、适应能力较好的农作物,被广泛种植于我国各个区域。玉米茎秆存在一些糖分,受害虫偏爱,同时玉米也极易引发一些病害,有的伤害叶片,有的损害茎秆、果穂等,这些病虫害都会对玉米的生长带来严重威胁,从而降低质量和产量。

1 黑丝病表现症状及发病原因

1.1 表现症状

玉米黑丝病主要表现为:病菌在苗期侵入,通常在穗期才显现出代表性症状,主要对叶片、雌穂和雄穂造成严重影响,而损害程度较大的植株会变矮,而且节间距离缩短,叶色变成暗绿色,少数品种叶片上会形成和叶脉相同的黄色或者黄白色条斑,有些幼苗心叶紧贴着缩在一起卷曲成鞭状。

1.2 发病原因

数年连作。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种植规模大而且十分聚集,不能实行倒茬轮作,一些地方的种植区域接连数年种植玉米,进而使土壤中含有大量病菌。

玉米黑丝病的发生往往依靠病原菌的品種抗性和越冬病菌数量,若品种拥有较好的抗病性,通常不会导致黑丝病的发生;但接连不断地种植数年后,土壤中会积累大批病原菌,从而致使黑丝病的爆发几率上升。

玉米黑丝病是土传病害,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至少能够存活3a时间,土壤合适的水量标准为16%~26%,病原菌在土壤中合适的温度为25~35℃,带菌土壤是重要的传染因素,然后是没有熟腐的肥料,再加上不能倒茬,土壤中的病菌被大量累积,从而发病[1]。

2 玉米黑丝病的具体防治策略

2.1 合理选择抗病品种

在种植玉米时,要因地适宜地选择抗病品种,大力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黑丝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最为经济适用的防治措施。在选种过程中,要严格把控,确保种子的质量,相关种子推广、管理部门及单位,要充分结合当地自身特点和黑丝病的发生状况,在种植区域划分和设置布局工作中积极展开指导,尽最大努力加强抗病品种的推广工作,减少或者抛弃一些比较容易患病的品种,增强种植区域内的玉米品种对黑丝病的抵抗力[2]。

2.2 减少菌源

因为菌源是玉米黑丝病产生的主要因素,所以为防治黑丝病的大规模爆发,减少菌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可以利用轮作耕种,通常情况下,病菌在土壤中大都可以生存2a以上,所以可以将3a作为一个轮作耕种周期,尽量规避连续耕作。值得注意的是,要严禁接连种植相同品种,品种更替种植在黑丝病中能起到一定防范作用;在实行药剂防治时,对种子也要适当处理,在播种前要对种子精挑细选,可以利用机器选种或者人工筛选的方式排除一些携带病种、半种、伤种和种粒小的种子,留下大小相同、籽粒丰满、外部美观的种子。在播种前,要对种子使用种衣剂拌种,晒干后再开始播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型的种衣剂,在选用时,尽量选择残效期久、内吸性较高的药剂。药剂搅拌过的种子或者完成种子包衣处置后,这些药剂自身就已经能预防种子携带病菌的产生,同时还能抑制一些地下害虫对种子的损坏。有的种衣剂里面还有一些微肥,对未来幼苗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2.3 强化田间管理

要选择合理时间进行播种,把控好播种的深度,确保及时出苗,降低染病几率;在苗期要强化肥水管理工作,适当添加水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增强自然抵抗力和免疫力,确保营养十足,氮、磷、钾肥要搭配使用,保证施肥的科学合理性和精确性,尽可能少用氮肥,预防幼苗徒长,灌溉要适时适量进行。抽雄期是比较容易患病的时期,这时要确保水分的饱和供给。

若田间产生病株,一经发现要及时拔掉,并且拿出田地深埋处理,以防冬孢子分散引起二次感染,后期要尽早割掉菌瘤,降低当年的二次侵染菌源和来年的越冬菌源。

在早春要及时做好玉米螟等虫害防止工作,以防出现伤口。在秋天玉米收割后要及时进行秋翻工作,将田间存在的病残体处理完全,然后再进一步深翻,让带菌的土壤翻入地下,防止冬孢子在空中传散。同时,还要进行翻耕,使用熟化的有机肥,进而提高土地肥力。

3 结论

玉米黑丝病严重影响玉米健康生长,必须对其发生原因充分研究,积极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手段,才能实现玉米高产、优产的目标。无论是选种还是减少菌源或是田间管理,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云,刘跃.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

2014(15):81.

[2]陈书乔.当前玉米黑粉病发生及防治对策[N].河北科技报,

2011-09-01(B04).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