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06-21

遵义 2018年11期
关键词:成果一带建设

缘起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献计献策,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2013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遵义》编辑部选用“鹄”字作为2018年6月“月”栏目的用字,以此提醒读者,当今世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释意

鹄,从构字法言,为形声字。左从告,表音,又从鸟,表义,合起来指一种鸟的名字,俗称天鹅。

嘉言

《玉台新咏》:“青雀白鹄舫。”鹄为天鹅。

《吕氏春秋》:“鹄乎其羞用智虑也。”鹄为浩大。

《礼记》:“故射者各射己之鹄。”鹄为靶心。

《后汉书 》:“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鹄为期盼。

《螳螂赋》:“延颈鹄望。”鹄为前望。

《商鞅》:“此其鹄惟在于刑。”鹄为目的。

演义

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这就是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阿拉木图、撒马尔罕、长安等重镇和苏尔港、广州等良港兴旺发达,罗马、安息、贵霜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

历史表明,无论语言是否相通,距离相隔多远,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同心协力,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鼓励国际文教交流。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当前,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继续努力,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猜你喜欢

成果一带建设
验收成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一带一路”我的梦
工大成果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