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污染源及周边地下水环境评价
——以工业园为例

2018-06-19邱耿彪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业园污染监测

邱耿彪

(广东省水文地质大队,广东广州510510)

1 概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模日益增大,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质量、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某工业园污染源为重点调查区,通过地下水样品采集、现场和室内样品测试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识别、判定调节池周边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因子、污染程度和污染途径,评价地下水的污染现状,为调节池的建设提供依据。

2 研究区背景

某工业园区内现有企业有3家塑胶电子制品公司,5家化学公司、皮革厂、镭射包装公司和陶瓷公司。根据本次调查及前人资料,此工业园及周边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以Ⅴ类为主,局部为Ⅳ类;地表水质量以Ⅳ类为主,局部为Ⅴ类。综上,此工业园及周边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不可饮用;地表水质量较差,只能用于灌溉。

工业园地处三角洲前缘,属平原地貌,地势平缓,调查区内出露的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淤泥、粉质粘土、粉细砂及砾砂、泥质粉砂岩,具体见钻孔柱状图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流向总体为由北往南。调查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层状基岩裂隙水2种类型,其均为半咸水。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砂砾石中,富水性好,单井涌水量100~1000t/d,泉常见流量小于0.5L/s;层状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下第三系的泥质粉砂岩中,富水性中等。

地下水径流模数 3~6L/(s·km2),泉流量一般0.1~1L/s。

3 地下水质量评价

3.1 调查范围及监测点布设

3.1.1 调查范围划定

工业园区调查评估范围在规范中未做出明确规定。工业园属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工业园东、西、北三面均为河涌环绕,因此以河涌作为调查范围边界;下游南侧至村外边界,距离工业园约1km。综上,调查范围总面积约3.78km2。

3.1.2 监测点布设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工业园内地面均已硬底化或绿化,运营期间也没有发现有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因此工业园对地下水的污染应仍注重于浅层地下水。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监测点应以工业园对地下水影响较大的污染源区,按监测污染羽的方法布置监测井,一般在污染羽的上游、中心、两侧、下游布置监测井。同时,园区内因厂房较多,监测井点布置的空间有限。在进行监测井位布设时,将同时结合理论最佳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井位的布设。本次在工业园及周边共设置5口监测井,其位置分别为工业园的上下游、东西两侧和内部。在调查走访中,未发现附近村庄有民井。因此,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动态监测网由5口新钻监测井组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孔基本情况一览表

工业园监测项目包括地下水水质监测、地表水水质监测和土壤质量监测。具体如下。

3.2.1 地下水监测指标

3.2 监测指标

本次地下水监测有必测指标37项,选测特征指标15项,检测项目见表2。

3.2.2 地表水监测指标

表2 地下水测试指标一览表

本次地表水监测包括必测指标22项,监测指标具 体见表3。

表3 地表水体测试指标参考一览表

3.2.3 土壤测试项目

本次土壤监测指标包括理化指标8项,无机指标12项,有机指标选测20项,土壤样品测试指标见表4。

4 地下水主要环境问题

工业园及附近周边地区无机指标超标指标总共13项,包括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以Cl-计)、铁、锰、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氨氮、总大肠菌群、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5d生化需氧量,其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大肠菌群、溶解氧普遍超标,总体来说工业园及周边地下水质量均已超标。有机物检出项有烷烃、烯烃、总卤代烃、石油类和二氯甲烷,但其检出含量均较低。土壤检测项目中有机物检出有菲、邻苯二甲酸酯和总石油烃,其中邻苯二甲酸酯和总石油烃在下游南侧的ZK5号孔处检出量最大,菲仅在上游北侧的ZK1钻孔处有检测到;无机物中仅有南侧下游ZK5孔处的镉为三级土壤标准,其余指标均为一级和二级标准。

综上,工业园及周边区域地下水污染严重。根据工业污染源地下水调查监测指标分类,超标指标除天然背景指标和常规必测指标外,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特征指标化学需氧量和5d生化需氧量超标,说明工业园除日常生产生活污染外,还可能受到工业园内工厂企业日常生产的污染。

从监测井的检测指标超标程度来看,工业园监测井的地下水污染程度都很严重,这说明污染物溶出物已全面渗入地下水含水层中,造成地下水污染。

表4 土壤测试指标一览表

5 成因分析

据钻孔揭露工业园包气带介质为粉质粘土、粉细砂等,介质渗透性良好。主要含水层为粉细砂、卵砾石等,其渗透性较好,据钻孔抽水实验可知,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55~2.89。

(1)人类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园周边有大量居民和工厂企业,常住人口多,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污水,这些垃圾很多被直接弃置于村边或水沟内,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周边河涌中。而这些垃圾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含水层。

(2)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合理或过多地施用农药、化肥也造成地下水质的污染的影响因素之一,工业园周边有不少芭蕉地和农田,在日常生产中,村民使用化工合成的农药来消灭病虫害,然而这些农药大约只有12%左右被作物吸收,一部分汽化进入大气层中,其余全部进入土壤及地表附属物中,这部分未被吸收的农药随着地表径流渗入地下蓄水层造成污染。同时,大量化肥的使用,尽管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因素,但只有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的都溶于灌溉水及雨水,使化肥中的元素渗入地下,使地下水受到氮等元素的污染,导致地下水中总硬度和氨氮等含量的提高。这也是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超标较为严重的原因。

(3)固体废弃物处置不当。部分企业将固体废弃物任意堆放,特别是一些露天存放的工业废渣等,其中的有害物质经雨水淋溶下渗污染地下水。

[1]雷保军,边文辉,于莲.河北省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4(增刊).

[2]陈玺,陈德华,王昭.我国北方地区开采地下水发展农业的几点意见[J].地球学报,2007,28(3):309-314.

[3]张新任,辛宝东,刘文臣,等.三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3).

[4]苏耀明,苏小四.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J].水资源保护,2007,23(2).

[5]程继雄,程胜高,张炜.地下水质量评价常用方法的对比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15(2).

[6]王文强.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浅析[J].地下水,2007,29(6).

猜你喜欢

工业园污染监测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