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塔中凝析油稳定储运工艺技术研究

2018-06-17赵媛媛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储罐

赵媛媛

摘要:新疆塔中已建凝析油外输管线腐蚀严重,塔中凝析油将面临“受堵”。为了从源头控制未稳定凝析油的含水量和降低H2S含量,减缓凝析油管道及轮南原稳装置腐蚀,在塔二联建一套新的原油稳定及储运装置,文中对稳定原油储运工艺流程做了描述。

关键词:稳定凝析油;储罐;储运工艺

1.工程概况

塔中凝析油稳定及储运工程在塔中油气区塔二联扩建,该联合站位于塔中油气区区块。

为了从源头控制未稳定凝析油的含水量和降低H2S含量,减缓凝析油管道及轮南原稳装置腐蚀,保证塔中油气区凝析油的正常外输,在塔二联新建原油稳定及储运装置。储运装置新建3座5000m3内浮顶储罐,3台稳定凝析油外输泵,2台热油循环泵,1座导热油-稳定凝析油换热器,实现稳定装置来的稳定凝析油的储存、倒罐、维温、外输等工艺功能,将稳定凝析油外输至牙哈装车站北站区。

2、主要设备选择

(1)储罐

储罐类型:内浮顶储罐。

规格:Φ21000×16600mm,5000m3。

设计温度:70℃。

设计压力:1200/-250Pa。

设备保温:憎水型复合铝镁硅酸盐毡板。

保温厚度:100mm。

(2)导热油-稳定凝析油加热器

换热面积:100m2。

稳定凝析油加热起始温度:20℃。

稳定凝析油加热终点温度:55℃。

设计温度:管程195℃,壳程70℃。

设计压力:管程2.5MPa,壳程2.5MPa。

设备保温:憎水型复合铝镁硅酸盐毡板。

保温厚度:100mm。

(3)泵

3、工艺流程

(1)进罐流程

经上游稳定装置脱水并稳定后的稳定凝析油,以0.34MPa的压力经稳定凝析油管道管输至稳定凝析油罐区,进入内浮顶储罐内储存。内浮顶储罐的内浮盘漂浮在罐内油品液面上,浮盘可以随着罐内油品的升降而紧贴液面上下浮动,这样油品的液相就没有了蒸发空间,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油品的蒸发损失,一般蒸发损失可以减少85%以上;此外,由于浮盘的存在,隔断了空气与罐内油品的接触,起到了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并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外输流程

稳定凝析油自储罐内的油品经过罐的出口管线进入外输泵,经外输泵加压到3.73MPa,通过质量流量计计量后外输至牙哈装车站北站区。外输泵设置变频器,泵出口管线上的压力联锁,实现变频,使外输泵外输压力稳定。A泵上单独配置1个变频器,始终保持变频运行;B、C泵共用1台变频器,采用1拖2形式,2台泵均可实现变频与工频的切换。

(3)维温加热流程

由于稳定凝析油凝点为-10℃,为防止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油品凝固,采用外循环加热方式对油品进行加热维温,即可使A罐内油品进入热油循环泵经泵打入换热器换热后油品回到B罐或者C罐,加热后的油品可以外输。当储罐油品温度为20℃时,启动热油循环泵经换热器与导热油进行换热至55℃后返回储罐,对罐内油品進行加热维温。(注:具体加热起始温度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倒罐流程

稳定凝析油外输泵和热油循环泵均兼顾倒罐作用。当某座储罐需要检修时,稳定凝析油储罐之间可以通过稳定凝析油外输泵或热油循环泵相互倒罐。凝析油经泵增压后返回至储罐。倒罐时可开启1台外输泵或2台热油循环泵。

(5)排污流程

设备检修污水通过污水汇管接入水专业污水管线,进入塔二联已建污水管网。

设备检修污油通过污水汇管进入站内塔二联已建常压地罐。

(6)事故流程

当稳定凝析油外输管道出现事故时,事故抢修时间内,原油稳定装置正常运行,稳定凝析油进入储罐储存,当外输管道抢修完成后,3台外输泵同时运行,将储罐内积累的油品输送至下游。

4、结语

新的储运装置建成后,运用油品储运的成熟工艺加上自控系统的过程控制(PCS)及安全仪表(SIS)两部分系统的运用,可以很好的使塔中油区的稳定凝析油外输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高峰. 探究油气储运工艺的优化策略。

[2] 汪庆锴. 油田油气集输储运工艺设计技术。

(作者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储罐
我国超大容积LNG储罐设计及建造技术实现全面突破
石油化工企业在役大型原油储罐安全性综合评价分析
油品罐区 VOCs 减排技术实施及管理
大型常压储罐在线检测技术及应用探析
大型储罐晃动波高计算优化
中国首个自主技术大型LNG全容储罐项目开工建设
近断层区地震脉冲参数对立式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汽油组分罐罐体提升分析计算及建议
储罐电动葫芦提升倒装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