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环境下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

2018-06-17窦怀振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物联网

窦怀振

摘 要: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传感器网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传感器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实时感知,为智能应用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此种状态下,对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对多智能体决策信息系统的简介及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该系统的建立以及主要应用加以阐述。

关键词:物联网;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技术;系统现状

物联网是指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互连接的网络系统,属于现代化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联网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基础,依靠互联网进行发展和壮大。当物联网中的客户端开始向其他事物发生拓展,并且产生数据信息的通信时,可以将此看成为“物物相息”,因此,物联网也被称为“继计算机”。

1 多智能体决策信息系统的简介及现状

1.1简介

所谓的多智能决策信息系统,顾名思义,主要是由多个智能体相互结合而成的信息系统。在此信息系统当中,每个智能体中都将具有独立功能,并且单独的智能体还能够在一定的技术支持作用下进行结合,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以及协调。从整体上来看,该信息系统具备以下两方面特征:(1)独立性。由于整体信息系统是由多个独立个体共同组成,并且各自具有单独的任务,并且能够自行实施推理和评估,进而对最佳方案进行判断和选择,因此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各个个体都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工作,在工作中保持着独立的状态。(2)关联性。在整体信息系统当中,虽然各个分智能体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但是在此基础上又能够实现相互的协调合作以及通信,对系统中发出的指令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1]。

1.2现状

该决策信息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系统需要对抽象的环境进行感知,并且在此环境中进行工作,难以实现对实物组成以及实物之间所属关系进行分析,这将使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足。新时期背景下,利用决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将受到条件的制约,该系统实施的数据传输具有特定的形式,并且难度系数较高,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在物联网环境下,信息通信的方式得到充分的创新,渠道被拓展,这将促使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良,使其数据运行和传输的效率得到显著的增强,应用功能得到有效地拓展。

此外,通过语义覆盖网络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数据库中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阐述,将新型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利用该信息系统还能够通过对信息特点的分析,采集到所需的资源,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任务子集,将不同类型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独立系统当中,使分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此来实现信息系统的功能。

2 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

2.1 “TOP”模型的構建

所谓的“TOP”模型,主要是指基于所面对的目标,具有较大的规模,并且能够对各项任务进行充分的发布、决策以及处理的智能体模型。该模型的主要构建原理为:首先,构建出一个组织机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任务性,使其能够符合软件与硬件的自主活动,并且能在保障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运行。在与“TOP”任务具有一定联系性的组织机制当中,选择出一个子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决策、分析以及处理等一连串操作。在该模型当中还包括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实体图,图中的每个点位则代表着其中的一项独立子任务。因此在该模型中,能够对任务进行集中分解,而分解出的子任务彼此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在此种背景下,利用该信息系统进行任务的分配时,能够充分利用“TOP”模型对诸多任务进行分配,使得独立智能体都能够获得相应的任务并去执行,这样做将极大地提升任务分配的速度和效率,同时操作起来也十分简单,效果较为显著。此外,各个子任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能够确保任务完成的准确与完整。

2.2基于物联网的查询分解

首先,系统可以利用数据库进行任务资源的查找,并且找出与该任务相对应的信息以及数据。一旦发现数据,则决策信息系统将会根据所找到的资源概念实施相关数据信息的分解,使其最终成为一个倒置的树状模型。与此同时,信息系统也将包含在该模型当中,并且对于能够满足物联网语义的叶节点进行细致的查找,并根据叶节点对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自身所需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的判断。其次,将寻找到的与叶节点相符合的相关节点进行集合,使互相之间有所关联的节点能够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叶节点,并且使新组成的叶节点具有新的含义,能够在物联网语义中凸显出来。再次,在上述两步操作完毕后,将模型中存有的叶节点进行分配,使其能够进入到资源对象当中[2]。

最后,当模型中的相关节点与时空约束要求相满足时,并且此节点能够在数据库中具备对应的资源对象,则系统将能够对该节点的分解过程进行查询。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将物联网语义与实物主义同等看待,则利用该信息系统将能够根据较小的概念资源进行判断,进而能够快速找出在数据库中与物联网资源相符的信息。但具体应用过程中,语义信息一般是采用分布式存在,并且各个形式的实物对象的存在本体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物联网基础上进行任务的分解,将无法将物联网语义当成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应当将其看成是一个含有多种实物概念的数据整体。

3 基于物联网的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技术应用

3.1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在该决策信息系统基础上设计而成的交通事故处理系统,在组织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较为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具备应急处理及决策系统。(2)信息资源管理系统。(3)服务中间商及语义覆盖层。只有上述3个方面都具备,才能够保障系统设计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进而使系统功能以及优势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挥。此外,在交通事故的处理系统当中,还应具备人机交互传感系统、传感器网络以及服务节点等方面,以此来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使系统运行变得更加高效、灵活[3]。

3.2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将决策信息系统应用到交通事故处理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使交通事物处理系统具备报警功能,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自动报警,并且对事故发生原因以及现场的处理进行分析。(2)该信息系统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能够检查事故保单,记录保单中的内容,进而为事故的处理提供有力汪据。(3)该系统能够提供事故现场图像以及当时的路况,为事故处理工作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使事故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4)如果车辆不具备智能技术,则难以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报警,救援人员也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这将使救援时间延长。

而多智能技术的使用能够记录行车路线图以及当时的路况信息,使救援人员尽快赶到现象,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利用此种智能技术能够将救援成功率从28%升高到87%。因此,其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新时期背景下,多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系统,需要对大规模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其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持。总之,多智能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具有較强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能够使事故处理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还能够提供实时信息,有利于防止肇事司机逃逸现象发生,有效地维护了交通安全以及社会稳定[4]。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多智能技术也在社会中的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完善。尤其是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事故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此项技术的基础上,未来相关专家和学者将会加强科研力度,将实践多智能决策与物联网技术的无缝接轨。但由于该系统的建立对环境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制定的方式来实行,对于此种弊端的克服,成了当前对此方面进行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桂亚平新时期物联网环境下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技术[J]山西农经,2016 (14):126.

[2]王纪章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环境智能管理系统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3

[3]周堂.物联网背景下城市交通拥堵事前疏导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4]王文明.物联网环境下闸站调度的多智能体决策系统[J].江苏水利,2015 (8):41-43

猜你喜欢

物联网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