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历史课堂跟踪与评价

2018-06-16冯俊民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卡片核心历史

冯俊民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蓬勃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俨然已经成为历史课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质上是指学生要具备充分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的综合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以德为本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利用有效的教学及评价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核心素养观下历史教师的困惑

核心素养培养强势来袭,在短时间内席卷了整个教育教学领域,同时对中学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历史教师都产生了畏难情绪,或者由于准备不够而手忙脚乱。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有些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较为肤浅。现阶段多数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开展的教学理论远多于实践,核心素养培养仅停留在纸面上,这与要求的课堂实践存在较大差距,根本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以“素养立意”为主建立课程体系,然而现阶段很多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都不容乐观,教学理念陈旧,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加上缺少学术作为支撑,导致多数历史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仅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教学的层面上,根本无法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核心素养指导教学在历史课堂跟踪与评价中的实施

核心素养是指向未来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业评价不仅要以原来的笔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同时还要注重测评的发展性及整体性。对历史学科来说,教学目的不仅是要学生了解相关史实,同时还要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辨精神。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历史教学可以推动学生自我建构,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尝试对学生的课堂听课及思维过程进行跟踪,旨在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1.课前准备。

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发放课堂记录卡片,并在卡片上列出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三部分,要求学生将课堂内容记录下来,无须注意思维含量。授课方式打破以往思考问题的定式,在个别提问时其他学生也要注意积极思考,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在卡片上。教师一定要将预设工作做好,综合考虑课堂上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为后续课堂调整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制定四等机制评价标准,以利于激发学生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有效跟踪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2.课堂跟踪。

正式上课前告知学生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上课过程中分成四栏进行课堂记录,以利于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不仅可以看见自己在课堂中的努力,同时还能体会到进步的成就感;下课之前的几分钟,由同桌的两人针对卡片记录的内容进行自评与互评,针对存在的分歧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将卡片收上来进行课后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而培养学习责任感及自我认同感。学生之间互评、合理打分,互动的有效性非常强,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课后评价。

课后,教师就课堂记录卡与学习目标对比,从中分析学生听课情况,并就学习过程、学习动机等给出必要评价,然后判断学生自评成绩,共划分A、B、C、D四等。对于记录上存在问题的,圈出问题并当面指导。对于已达标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对于未达标的学生则给予持续帮助。具体来说,结合学生记录情况进行课下访谈,制订帮扶计划。同时,注意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帮助其找到以后努力的方向。学生要善于质疑、敢于提问,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独立的判断。这样,就能提升文字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等。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导向下,中学历史教师应跟踪班级每位学生听课及思维的全过程。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将教学活动與教学评价结合到一起,评价的发展性及整体性都大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学精神都得到了培养,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本文的论述和分析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猜你喜欢

卡片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一张卡片
新历史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