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18-06-16谢宗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注意力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谢宗意

历史是文科生高考的重要考试科目。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深厚。历史都是发生在过去的重要事件,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所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物说故事,以故事说历史是重要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文对高中历史课程中历史故事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历史是高中重要的教学科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应用历史故事辅助教学。通过对相关文献及课堂的分析,笔者认为应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有以下作用。

一是讲解历史故事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在历史课堂中融入历史故事,是一种较好呈现历史的形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讲解真实、客观的历史故事,对于学生了解、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真相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历史故事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仍旧不普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课堂不活跃,学生的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有些教师讲解历史故事时,语言不生动,缺少肢体语言的应用,并且讲解的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

二是有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偏低,不符合现代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三、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的有效策略

1.巧用历史故事创设悬疑。

因为历史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历史故事设置悬疑。比如,关于大泽乡起义,可采用巧设悬疑来讲解历史故事。首先,用《过秦论》开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白话文的形式讲解。其次,对大泽乡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的行为做深入分析,综合分析农民起义的后果、影响等。最后,分析秦国走向覆灭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关联性。

2.设置情景穿插历史故事。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有时要设置情景巧妙穿插历史故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应用效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时,应穿插得合理、自然、巧妙,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权威调查数据,在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的注意力只能维持25分钟左右。基于此调查数据,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穿插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这一课时,便可适当穿插吴佩孚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吴佩孚是一位传奇的历史人物,是著名的抗日将领,至性至情,廉洁自守,注重修身,是中国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人物。对这样的历史人物学生必定感兴趣。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适当穿插吴佩孚的经历,可对讲解章节主题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3.巧用历史故事拓展课堂知识。

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高中历史为例,课本中涉及的历史知识有限,难以满足学生探究历史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利用历史故事适当拓展历史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素养。

高中历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加上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历史中的生活环境天差地别,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高中历史相关知识的认知就不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鸣,从而增加了高中历史的学习难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妙应用历史故事,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应用历史故事,要适当、自然穿插,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而且,利用历史故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历史教学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高中历史教师广泛应用。在运用故事教学时,历史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联系教材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注意力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让注意力“飞”回来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