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模式下光电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实践与探索*

2018-06-15王春生张素恒李盼来

物理通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育人

王 颖 王春生 张素恒 李 旭 苏 亚 冯 亭 李盼来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1 目前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四年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其影响至远、至深.国际上,重视“大学第一年教育”FYE(First Year Experience)已成为共识.Diamond指出:“要重视低年级的学习——本科阶段前几年,特别是第一年,是学业成功最为关键的时期”[1,2].放在当今中国国情下,从中学到大学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大学新生面临着从高中老师的严格督促学习到大学老师的“放养”,从高中的学习计划靠老师到大学的学习凭自觉,从高中的几乎无课余爱好时间到大学的活动凭自愿等等生活、学习和思想上的不适,加之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如果未能及时调整,必然影响到整个大学阶段,甚至对职业选择和规划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3~5].

近几年高校都意识到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活动形式如表1所示[6~10].

表1 高校普遍实行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社团招新活动,帮助新生课余时间发展爱好特长,建立归属感,尽快地融入校园生活.然而丰富的入学教育活动比较集中在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内,从第2月起随着正常的教学活动展开,学业上的不适应渐渐显现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入学后开设的基础课程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不理解和对所学专业的迷茫.由于高校中的入学教育一般都是校院领导、团委和学生会组织,一般不区分专业,对于泛泛的动员、讲座效果难以深化和内化,而对专业比较熟悉的专业课教师很少参与新生入学教育,通常到大三才与本专业学生相识,所以入学教育中缺乏专业教育.基于此问题,很多学校也采取了对策,例如实行学业导师制[11~14],河北大学也不例外.学业导师常常由专业教师担任,一般从新生入学就指定,提前与学生建立“导学关系”,负责答疑解惑.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师兼具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参与新生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且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清楚表达出自己疑惑而得到有效的指导,所以实际操作起来学生的受益面并不是很大,这种制度渐渐流于形式.因此迫切需要开设针对单一专业,学校和专业认同教育为主,辅之以校友、朋辈间学业、就业心得分享交流性质的课程.

2 协同育人模式下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2.1 协同育人模式下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的构想

教育部“2011计划”指出,应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单位和机构的多方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育人方式.协同育人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15].目前,不同层次的高校相继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协同育人模式,目标就是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人才.对于刚刚进入大学还未脱离高中学习模式的新生来说,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大学环境与协同育人的效果最大化息息相关.河北大学物理学院一直注重新生入学教育,每年除了完成学校常规迎新活动以外,还组织优秀校友座谈、专业负责人讲座等多种形式促进新生对学院和专业的了解.然而通过学院组织专业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交谈、专业教学质量的网络调查以及学生对专业建设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反映的问题集中在:高年级才意识到学科基础课程学得不扎实,相关课程之间衔接部分有“断点”,所学课程与职业选择方向的关系不清楚等等.这说明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根源在于新生的入学教育在专业教育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为此光电专业教师自发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到新生教育中,尽早使学生对专业课程和专业发展方向形成整体认识,但由于组织活动的随机性和零散性,学生受益面有限.2013年经过论证,将构思的新生入学教育以“专业学习概论”实践课程的形式写入2014培养方案,首次明确地将专业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2.2协同育人模式下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协同育人模式下新生入学教育的“专业学习概论”实践课程,17学时,1学分.课程的实施由本专业教师负责,课程定义为面向光电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学习指导性实践类课程,充分考虑大一新生的一般特点和普遍期待,采取理论讲座与演示参观相结合,同学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层次、多角度展示本专业的学习任务、学习条件和优势特色,从而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为顺利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实现培养目标打下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历史沿革、专业特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和毕业发展方向等有一个整体认识,对主要学习任务、学习环节和学习方法有一个较清楚的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提前参与科研的机会.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1)专业负责人讲座3学时.主要介绍本专业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未来就业方向,建立专业认同感;解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未来大学4年的学习任务;介绍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学科进展和优秀校友,尽快熟悉专业相关环境.

(2)参观物理演示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4学时.物理演示实验室是我院的特色实验室,具有多台经典的物理实验仪器,且多项为自制仪器,可以激发新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专业实验室由专业教师带领介绍供本专业各年级学生做开放实验和四年级学生做专业实验的仪器设备,对实验室具有的“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现代光电检测技术”“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和“光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等四大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平台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加深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3)专业方向讲座3学时.建立了“师生面对面”制度,邀请专业相关的教师分享求学心得,介绍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低年级学好基础课对专业课的重要性,介绍课题组的科研方向并邀请学生参观,吸纳学生加入科研团队.

(4)行业专家讲座3学时.聘请专业相关的校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优秀毕业生与新生座谈与交流,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应用.

(5)学生交流讨论4学时.邀请研究生、高年级或已毕业工作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专业思想的形成过程、专业学习方法的心得体会、对学业规划的认识,建立朋辈间有效交流的学习平台.

2.3 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成果与存在问题及策略

截止至今,经过了4届新生的专业入学教育实践,从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来看,总体效果不错.突出表现在:学生上课状态明显积极主动,学习效率较高,作业完成效果较好;主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挑战杯”和教师科研人数增长,在创新意识方面有明显提高,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已有科研论文和专利产出;假期参加企业实习实践的学生增加,选择行业不再盲目而具有了专业针对性.

当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例如这门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虽然将入学教育延长在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状态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学生对大学学习节奏的适应需要有一个过程[16],而且大学中每个阶段的学习特点不同,因此如何将专业思想教育作为经常性教育贯穿于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是在下一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考虑将专业学习分层次引导课程加入到每个学期,以期达到长效激励的目的.

3 结束语

入学教育对新生是否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甚至对将来的人生规划都有着重要影响.以“专业学习概论”的课程形式对新生进行一学期的专业入学教育,避免了集中密集式,实现了双向互动,张弛有度,渐进式的教育效果.经过4届教育实践发现此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建立专业认同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内在动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该课程也成了教师和学生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增加将来就业信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阶段.

参 考 文 献

1 Diamond R M.Designing and Assessing Course and Currucula: A Practical Guide.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1998.85

2 巩建闽. 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兼论OBE课程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3

3 庆城松,张勇. 我国高校新生教育研究综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7

4 曾婷婷,李雪斌. 大学新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7~109

5 岳中方. 大学新生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 江苏高教,2013(1):144~145

6 齐亮亮,王云红. 大学新生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81~183

7 李丹青,李海芬. 重视大学新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研究,2009,32(6):13~16

8 蒋玮,倪潇潇,刘芳. 大学新生教育的科学实施探索. 高教论坛,2011(2):12~15

9 樊莉,张鑫,汪丽春,等. 提高光电本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途径的探索与研究. 物理通报,2017(7):120~123

10 黄政月,李耀宏. 大学新生第一课——关于我院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高教论坛,2005(3):49~51

11 武天骄.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科教导刊,2016(26):27~28

12 仇伟.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学业导师制的应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29(11):130~131

13 邓宇,张如月,卢宇婷,等.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识与感受.高师理科学刊,2015(1):99

14 张晓明. 同伴导师制——大学新生教育的有效形式. 教育探索,2011(4):66~67

15 杨景发,刘志安,王英龙,等. 光电物理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物理通报,2015(3):10~12

16 曲云进,姜松.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效性问题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2009, 3(6):80~84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