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努力形成回应群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2018-06-15朱勤皓

中国民政 2018年9期
关键词:最大公约数民政局民生

◎朱勤皓

上海大调研的序幕正式拉开后,3个月来我跑了20多个基层单位,访谈了居村干部、养老护理员、遗体整容师、部队官兵、留守军嫂、受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种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聆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片段、细微感受和需求,并带着这些想法和需求,分析我们上海民政工作还有哪些制度空白和政策缝隙,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在工作中补短板、抬底部、强弱项,持续做好新时代下的民生保障工作。

发现群众需求,首先必须找到问题。我认为,在大调研过程中,“问题从哪里来”本身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坚持开门搞调研,凡是群众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小很琐碎,但都是他们身边发生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是他们生活中一件天大的事情。这些从生活中来的鲜活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其背后很可能会涉及到政策的盲区和不足。比如,在上海,这座拥有483.6万老年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一名普通的60岁以上老年人,面对我们制定的诸多养老服务政策和养老服务资源,他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获得这些信息?有没有一张清单可以列出来?他到底可以享受什么个性化的服务,有什么门槛,有什么标准?再比如,原本一个小康家庭,因为一位家庭成员得了大病重病,从而变成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家庭,我们怎么帮助这样的家庭减轻支付巨额医疗费用产生的负担,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这些都是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找到了群众的需求,通过群众的视角,我们也重新审视各项民生保障政策,是不是落实到位,是不是符合基层实际,是不是让老百姓易知易懂,是不是方便群众“触手可及”。

朱勤皓局长带队于寒潮夜在街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实地调研社会救助工作

找到问题之后,怎么解决问题?我们制定了许多民生保障政策,为什么群众还是对政策“无感”,找不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政策,找不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中间这口“气”差在哪里?通过调研和思考,我发现,大调研要取得实效,要求我们既问需、也问计。与群众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我们的居村委会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们,这些“大城”里的“小巷总理”们,在居村委会这个最接地气的基层工作平台上直面群众,不但问题抓得“真、准、深”,而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灵动又很有艺术,有许多奇思妙想的巧招和高招。我们在调研中既要通过他们打通群众需求与各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更要大胆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问计,从中及时发现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办法,不断帮助我们提高上海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水平。

最后,怎么让我们的工作精准对接问题,从而满足群众需求?我认为,大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由点及面,要制度性思考、系统化推进,要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我们丰富和完善民政工作体系“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编密织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生保障政策网,从而用完善的制度、精细的政策、精准的服务,形成回应群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每一个上海市民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比如,针对老年人对身边的养老服务资源不了解、不熟悉以及供需信息不对称,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的情况,我们推出“养老顾问制度”,初步打算从5月份开始,在街镇层面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立80个试点,为老年人提供“量身定制”的养老服务。未来,再进一步推出“社区民生顾问”制度,在各类民生需求和各项民生保障政策之间架起直接沟通的桥梁和机制,更有针对性地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彻底解决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脱节的问题。再比如,针对上海部分因病致贫家庭生活困难的现状,我们已经会同财政、医保、卫计、保监部门修改完善了现行医疗救助政策,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去解决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真正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在工作和调研的匆匆步伐里,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其实调研的过程也是我们政府各项民生惠民政策宣传的过程,要善于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政策。我们心中要有概念、有数据、有情怀,才能和群众对得上话,抓得出问题。并且,要时刻站在老百姓的视角,始终赤诚相待,始终心怀敬畏,始终胸怀大局。唯如此,方能把民政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强,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目标变为现实。

(作者系上海市民政局局长)

链接

上海市民政局召开大调研工作推进专题会

2月24日,上海市民政局召开大调研工作推进专题会。上海市民政局局长、大调研领导小组组长朱勤皓主持会议并讲话。

朱勤皓强调,要提高站位,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坚决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要指示的站立点出发,全面深入开展新时代民政大调研工作,破解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全方位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认真学习市委李强书记对新华社内参刊登的因病致贫调查报告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学深悟透、举一反三,扎实有力的推进大调研往深里走、往面上拓;要有“咬得住、扑得上”的精神,紧盯长期以来难解决,尤其是跨部门、跨地域、跨事权的难题,一方面,提出科学合理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跨前一步、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合力解决。

会议总结了上海市民政局前阶段大调研工作,整体推进扎实有力、发现解决问题初显成效、作风转变愈加务实,同时指出调研与市委往深里走、往面上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提出要抓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要充分利用好大调研统筹协调机制、要注重工作结合、要做好信息简报工作等下一步重点工作等建议。

猜你喜欢

最大公约数民政局民生
社会组织变更登记的主要法律问题——董某某不服某县民政局行政登记行政诉讼案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GOTANSWERS (BUT YOUPRO BABLYWON’TLIKE THEM)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求相关最大公约数(abn±1,abm±1),其中a∈Z,b∈Z+,m,n∈Z—
求相关最大公约数(abn±1,abm±1),其中a∈Z,b∈Z+,m,n∈Z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求最大公约数的两种算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