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研究

2018-06-14杨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妇科炎症

杨丽

【摘要】 目的:探析沙眼衣原体(CT)同解脲支原体(UU)在妇科炎症患者当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187例妇科炎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宫颈炎组(59例)、阴道炎组(63例)和盆腔炎组(65例),对所有患者实施CT、UU正规标本检测,观察其阳性率。结果:187例患者UU感染阳性率(59.36%)高于CT、UU+CT感染阳性率(10.16%、5.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UU+CT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阴道炎组、盆腔炎组组内UU、CT、UU+CT感染阳性率比较,均显示UU阳性率高于CT阳性率和UU+C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U+CT、CT阳性率3组组内比较及整体检出阳性率比较显示UU+CT阳性率偏低,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炎症同CT、UU感染均密切相关,其中单一UU病原体感染率参考典型性尤为显著,因此对于UU的阳性检测需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 妇科炎症;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169-03

沙眼衣原體同解脲支原体于女性人群而言,均为泌尿生殖道易感染的常见性病原体,女性盆腔炎、阴道炎连同宫颈炎类常见女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输卵管堵塞,造成不孕,有时也可造成自然流产类不良妊娠结局[1-2]。近年来伴随性传播疾病临床发病概率的逐步增长,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不断引发的妇科炎症所困扰的女性患者不断增多,因此为专家学者所关注[3-4]。为深入了解此两种病原体阳性感染几率同妇科炎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现选取187例妇科炎症患者,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为检测技术工具,对入组患者进行UU、CT显阳性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187例妇科炎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纳入标准:了解本研究,有性经历史。排除标准:拒绝配合研究,标本采集前1周仍用抗生素。按疾病类型分组,其中宫颈炎组59例,年龄22~39岁,平均(28.733.46)岁;阴道炎组63例,年龄22~38岁,平均(28.293.40)岁;盆腔炎组65例,年龄22~38岁,平均(29.033.11)岁。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所有参与研究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以CT、UU检测专有标本为参考,采集3组患者标本,具体步骤如下:以无菌带棉拭子类标本采集管为工具,采集患者生殖道分泌物;送检标本;利用FQ-PCR技术实施检测,检测操作参照试剂盒附带说明书内容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87例妇科炎症患者CT、UU+CT感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UU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炎组、阴道炎组、盆腔炎组组内UU、CT、UU+CT感染阳性率比较,均显示UU阳性率高于CT阳性率和UU+C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U+CT、CT阳性率组内比较及整体检出阳性率比较显示UU+CT阳性率偏低,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女性生殖道内都存在生殖道菌群,此类菌群可起到清洁女性生殖器的重要功用,倘若此种菌群内任一菌群遭到感染甚至是破坏,便会打破菌群体系平衡,影响菌群正常清洁功能,最终出现感染[5]。在症状上通常有如下表现:宫颈黏膜同阴道均有充血及水肿现象,常有散布状红色斑点或者草莓状突起,并且后穹窿白带量有所增多;下腹处有坠痛或坠胀感;白带量明显增多,呈灰黄或者黄绿色稀薄浆液状;白带腥臭,成草绿色;时常可见有血丝混杂与白带中,并且内含泡沫,一旦发现此类带血白带,便证明患者存在阴道炎的同时,还可能有宫颈糜烂类病症;性交痛及外阴瘙痒、外阴灼痛属于常见症状,通常在发生感染并波及到尿道口的时候,就可能诱使尿急、尿痛甚至血尿严重症状发生。

UU为最小原核细胞类的微生物,它能够独立生长、繁殖于细胞外,在女性泌尿生殖内寄生菌中,UU最具常见性[6-7]。一般情况下,UU的生殖道内黏附部位多为黏膜表层,当条件满足需要,UU就会诱发相关妇科疾病。而CT则是原核型微生物,它寄生在专性细胞内,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损害女性生殖道内的相关上皮组织[8-9]。相关研究显示,无论UU感染还是CT感染,多发生于性成熟人群中,突出反映了性生活活跃度同这两种病原体具体感染率密切相关[10]。性传播是UU与CT主要感染及传播途径[11],在发病初期,病灶在下泌尿生殖道,而后随着病情发展,会沿黏膜逐渐上行至患者盆腔与子宫输卵管处,感染盆腔及子宫输卵管。据统计,宫颈炎、盆腔炎连同阴道炎患者在当前常见生殖炎症病例当中占据很重比例[12],与此同时,在支原体及衣原体诱发的炎症影响下,此类病症在病发的最初阶段欠缺明显临床表现,因此常常为患者自身所忽视,以致延误治疗,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发展成顽固性病症。

由于感染了UU及CT而诱发的阴道炎症,其患者大多会有阴道刺激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其他类微生物感染情况。上述阴道炎症状之所以产生,可能与患者个人的不洁性行为存在莫大关联。而多数宫颈炎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阴道炎症,其症状同阴道炎完全一致。在盆腔炎方面,大部分患者皆为慢性炎症,其中多数患者在发生急性盆腔炎时未予以彻底治疗甚至忽视此症,延误治疗,使病症由急性转为慢性盆腔炎。经检测,同时感染CT及UU显阳性的女性患者,在临床上全部都表现出重度炎症,同时还伴有中度或重度性宫颈糜烂,这一情况同CT、UU特有的条件性治病机制有明显关联。即便是无明显感染症状者,当CT、UU此两种病原体得到大量繁殖,其生殖道防御力同样也将被破坏,继而诱发炎症。此外,既有报道称,当发生CT感染及UU感染之后,可能导致不孕,倘若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经过其阴道时造成感染,可能引发结膜炎及肺炎类疾病,这对妇女和新生儿两个主要社会群体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影响,因此值得重视[13]。

李瑶等[14]研究显示,女性感染CT的几率达3.50%,感染UU的几率达41.60%,由此可见UU及CT感染率之高,而本研究中187例患者CT感染阳性率为10.16%,UU感染阳性率为59.36%,这两项阳性率较之更高,且本研究结果显示CT、UU+CT感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UU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更进一步说明了妇科炎症同此两种病原体感染之间关联较密切,因此针对妇科炎症患者,相关医务人员要加强对其UU、CT的阳性检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UU、CT专业检测的作用,给予后续治疗有效支持依据,此结论同郭燕[15]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妇科炎症患者UU病原体的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CT及同时感染UU、CU的阳性率,表明妇科炎症的发生与此两种病原体,尤其是UU病原体感染之间关联密切,因此對妇科炎症患者应做好上述相关病原体感染检测工作,并提高重视。

参考文献

[1]李素芳,徐宏仙,黎世贵.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相关性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11):105-107.

[2]杨玉杰.妇科患者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检测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5):166-167.

[3]韦永琼,杨炼,沈伟,等.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3093-3095.

[4] Badami N,Salari M H.Rate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Mycoplasma hominis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 Infertile Females and Control Group[J].Iran J Public Health,2001,30(1-2):57-60.

[5]丁花.842例妇科炎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7):46-47.

[6]谢正慧.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780-3781.

[7]赵晓萍.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和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9):52-53.

[8]赵本书,牟玲.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氏菌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6,25(10):109-112.

[9]肖锋,李腾蛟,邱洁,等.慢性宫颈炎患者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分析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7):2716-2718.

[10]芦笛,白伶俐,任永变.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25(6):137-139.

[11]刘斌,胡慧琼.荆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1):100-101.

[12]董春蕾.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87-88.

[13] He M,Xie Y,Zhang R,et al.Preval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Mycoplasmas,and Chlamydiae,in patients with genital tract infections in Shanghai,China[J].J Infect Chemother,2016,22(8):548-552.

[14]李瑶,吕燕玲,容俊,等.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相关性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2):141-144.

[15]郭燕.妇科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检测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1):75-76.

(收稿日期:2017-06-29)

猜你喜欢

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原因都在于你的生活细节
妇科炎症会自愈吗
专家教女性“三重护理”防范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是何因?
妇科炎症的常见类型及防治
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真菌检验方法的效果评价
CRP和NAP联合检测对妇科炎症的诊断意义
女性患了妇科炎症哪些不该吃
中医治疗妇科炎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