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头吸引术在剖宫产中出头困难的应用体会

2018-06-14陆东妹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剖宫产应用效果

陆东妹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究胎头吸引术在剖宫产中出头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分娩的9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助产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将应用双叶产钳的30例产妇作为观察1组,将应用单叶产钳的30例产妇作为观察2组,将应用胎头吸引器的30例产妇作为观察3组,对比并分析三组产妇的效果。结果:观察3组产妇的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与观察1组、观察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产妇的子宫切口的外延长度、产时阴道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均优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2组产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新生儿的头皮血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皮肤擦伤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略低于观察1组的26.67%和观察2组的20.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中出头困难的产妇应用胎头吸引术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胎头吸引术; 剖宫产; 出头困难;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127-02

近年来,临床上的剖宫产率不断提升,剖宫产术中发生胎头娩出困难的例数也逐渐增多,导致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不断提升[1-2]。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针对胎头吸引术在剖宫产中出头困难的应用效果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的90例产妇进行本研究,根据助产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将应用双叶产钳的30例产妇作为观察1组,将应用单叶产钳的30例产妇作为观察2组,将应用胎头吸引器的30例产妇作为观察3组。观察1组中,产妇年龄24~39岁,平均(31.26±1.37)岁;观察2组中,产妇年龄23~37岁,平均(31.28±1.40)岁;观察3组中,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31.25±1.35)岁。本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纳入的剖宫产产妇和产妇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都知情并同意,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三组剖宫产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學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1组应用双叶产钳,由于胎儿的胎头高浮,使用双叶产钳分别将左叶和右叶放置在胎头的两侧,扣合之后夹持住胎头进行牵引,将胎儿娩出。

观察2组应用单叶产钳,由于胎儿的胎头已经进入到盆腔,先捞出胎儿的胎头,术者使用左手将左叶产钳插入到胎儿胎头的后面和术者的右手之间,并将胎头托住,将产钳作为杠杆,将术者的右手作为支点,逐渐将胎儿的胎头撬出切口,需要注意,术者的右手不可以离开产钳,进行扶持和避免产生损伤的情况。

观察3组应用胎头吸引术,如果胎儿的胎头高浮,先推压产妇的宫底促使胎儿的胎头下降,术者可将胎头吸引器和胎儿胎头的顶端进行紧贴,给予电动吸引产生负压,牵拉娩出胎头,将吸引器取下,对胎儿口鼻腔的分泌物进行清除,之后按照正常过程将胎儿娩出;如果胎儿的胎头深嵌,则使产妇保持头低而臀高的体位,将胎儿的胎肩进行向上牵拉,将胎儿的胎头暴露之后应用胎头吸引术将胎儿娩出。

1.3 观察指标

(1)三组剖宫产产妇的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2)三组剖宫产产妇的子宫切口的外延长度、产时阴道的出血量、恶露干净的时间。(3)三组新生儿的头皮血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皮肤擦伤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和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产妇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比较

观察1组中,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为(1.09±0.77)min,观察2组中,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为(1.13±0.64)min,观察3组中,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为(1.18±0.86)min,与观察1组、观察2组产妇比较,观察3组产妇的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略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0.218 8、0.255 4,P>0.05)。

2.2 三组产妇的子宫切口外延长度、产时阴道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比较

观察3组产妇的子宫切口外延长度、产时阴道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优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3.094 3、7.935 0、5.445 9,P<0.05)。观察3组产妇的子宫切口外延长度、产时阴道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略优于观察2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0.372 0、0.137 0、0.507 7,P>0.05),见表1。

2.3 三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与观察1组、观察2组新生儿相比较,观察3组新生儿的头皮血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皮肤擦伤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但与观察1组、观察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2.782 9、1.176 5,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术在临床产科中的应用率逐渐提升[3-4]。不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剖宫产术中胎儿取头比较困难,当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时候,更加需争分夺秒地抢救胎儿[5-6]。

胎头吸引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相关原理,使用特制的胎头吸引器,利用负压将胎儿的胎头吸住且牵引,进而娩出胎儿的一种助产方式[7-8]。胎头吸引术的相关操作比较简单,易被术者所掌握,放置胎头吸引器时对于产妇的损伤相对较小,新生儿的并发症也较少[9-10]。而且,产妇及新生儿的相关并发症多与吸引的负压太大、牵拉力太猛等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通过术前充分评估、术中较规范的操作等进行规避[11]。

本研究表明,观察3组产妇的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略长于观察1组、观察2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研究中,观察3组产妇的子宫切口外延长度、产时阴道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均优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观察2组产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新生儿的头皮血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皮肤擦伤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略低于观察1组的26.67%、观察2组的20.0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应用双叶产钳和单叶产钳比较,对剖宫产中出头困难的产妇应用胎头吸引术的效果较好,并不会明显增加产妇的置器到胎儿娩出时间,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而且,新生儿的并发症少,相对安全。

參考文献

[1]孔宪香,王玉芳.剖宫产钳剖宫产术出头困难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2):132-133.

[2] Dweik D,Girasek E,Treki A,et al.Womens antenatal preferences for delivery route in a setting with high cesarean section rates and a medically dominated maternity system[J].Acta Obstetricia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2014,93(4):408-415.

[3]李娟.牵足内倒转法在剖宫产术时出头困难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3):3010-3011.

[4]雷光胜,杨军光,何文菊,等.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12):75.

[5]梁续英.压肠板在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中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39-940.

[6]于春华.内倒转术在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和深定出头困难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8):3067-3069.

[7]许莉.臀牵引术在胎头深嵌剖宫产术娩头困难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5(17):2607-2608.

[8]宁琼.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当代医学,2016,22(15):64-65.

[9]蒋玉.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与处理方法[J].当代医学,2016,22(9):59-60.

[10] Offerhaus P M,De J A,Vanderpal-debruin K M,et al.Change in primary midwifeled care in the Netherlands in 2000-2008:a descriptive study of caesarean sections and other interventions among 789,795 low risk births[J].Midwifery,2014,30(5):560-566.

[11]何美云.头位剖宫产术出头困难行足牵引助娩的讨论[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5):30.

(收稿日期:2017-06-29)

猜你喜欢

剖宫产应用效果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