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醚联合少量舒芬太尼在新生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2018-06-14王朝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七氟醚舒芬太尼麻醉

王朝红

【摘要】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少量舒芬太尼在新生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新生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使用8%七氟醚行麻醉诱导,并给予3%~5%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吸入,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于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0.3 ?g/kg舒芬太尼,记录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AP、HR、SpO2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时间点的SpO2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诱导时、术毕时的MAP、HR较术前10 mi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呛咳、喉痉挛、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少量舒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手术麻醉可有效提高患儿苏醒质量,具有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点,麻醉效果良好。

【关键词】 七氟醚; 舒芬太尼; 新生儿手术; 麻醉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123-03

由于新生儿尚未发育完善,其在解剖、生理、药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新生儿手术则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对手术麻醉的要求也更高[1]。新生儿麻醉耐受性差,无论是麻醉方式的选择,还是麻醉药物的选择,都应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新生儿的影响。七氟醚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吸入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等特点,容易被患儿接受[2]。本文将以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七氟醚联合少量舒芬太尼在新生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的新生儿60例,其中行幽门环肌切开术20例,肠闭锁、肠切除、肠吻合术31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9例,手术时间0.5~1.5 h。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7 h~27 d,体重2.4~4.3 kg,ASA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8 h~27 d,ASA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均禁乳4 h,禁水2 h,麻醉前30 min肌注0.02 mg/k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HR)、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指标,麻醉诱导前给氧去氮3 min,SpO2达到98%以上时,采用循环回路诱导,使8%的七氟醚通入回路,使呼吸回路充满麻醉气体,扣上麻醉面罩,保持患儿自主呼吸,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快速静脉推注0.1 mg/kg维库溴铵,待患儿睫毛发射消失、眼球停止运动后将七氟醚的浓度调整为4%~6%,肌肉松弛后行气管插管,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35~50 mm Hg。术中均以3%~5%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术毕前10 min停止吸入,手术结束后给予新鲜气流机械通气,自然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组在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0.3 g/kg舒芬太尼。

1.3 观察指标

监测记录两组患儿术前10 min、麻醉诱导时、切皮时、术毕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包括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2,记录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苏醒质量,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苏醒质量评定标准:患儿苏醒后2 h内哭闹时间不超过10 min的为优;哭闹时间为11~20 min的为良;哭闹时间超过20 min的为差[3-4]。苏醒质量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对比

观察组各时间点的MAP、HR、SpO2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时间点的SpO2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诱导时、术毕时的MAP、HR较术前10 mi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苏醒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儿苏醒质量优良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出现呛咳1例(3.3%),术后躁动2例(6.7%);对照组中出现呛咳7例(23.3%),喉痉挛3例(10.0%),术后躁动6例(20.0%)。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新生儿具有体重小、体表面积大、耗氧量大等生理病理特点,手术麻醉中呼吸循环的管理及内环境稳定的维持存在一定难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5-6]。因此,应选择安全有效的方式实施麻醉,以减少对患儿呼吸循环及内环境的影响。

七氟醚是一种挥发性吸入全麻药,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进而影响血流动力学,血气分配系数低,具有麻醉诱导迅速、平稳、对循环系统干扰小等特点[7],一般新生儿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的浓度在5%~8%,即使高浓度的七氟醚对新生儿呼吸道的刺激也很小,基本不会引起呛咳、喉痉挛等并发症,且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脑、心肌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术后患儿苏醒快,恢复平稳[8-9]。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与受体的亲和力约为芬太尼的7~10倍,镇痛持续时间约为芬太尼的2倍,具有更强的脂溶性,全身用药、椎管内用药的效價比分别为芬太尼的10倍、4~6倍,呼吸抑制作用较弱,血液稳定性良好,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少,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消除半衰期比芬太尼更短,镇痛作用时间更长[10-11]。使用舒芬太尼时应控制好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缓慢静脉注射0.03 g/kg舒芬太尼,各时间点的MAP、HR、SpO2无明显变化,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患儿麻醉诱导时、术毕时的MAP、HR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波动较大,说明七氟醚联合少量舒芬太尼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内环境稳定,这与七氟醚和舒芬太尼的协同作用有关;观察组苏醒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呛咳、喉痉挛、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七氟醚联合少量舒芬太尼较不使用舒芬太尼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苏醒质量。

综上所述,可知七氟醚联合少量舒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手术麻醉可有效提高患儿苏醒质量,具有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的优点,麻醉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齐金莲.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手术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0):26-27.

[2]欧英余.七氟醚在新生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345-346.

[3]李立晶,张建敏,王芳,等.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21-23.

[4]王芳,张建敏.喉罩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新生儿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4):380.

[5]郑颖.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新生儿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133-134.

[6]方琼,余雷,向赟,等.术后舒芬太尼镇痛对开腹手术新生儿术后感染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436-439.

[7]马丽,刘永哲,马亚群,等.新生儿七氟醚麻醉下无肌松剂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2):56-58.

[8]王正坤,刘涌,付晖,等.新生儿全身麻醉中七氟醚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107-108.

[9]贾源,张囡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OL].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5):72-73.

[10]宋文琴.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1):3311-3313.

[11]朱诗利,屈双权,张溪英,等.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在新生儿麻醉诱导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5):643-644.

(收稿日期:2017-07-04)

猜你喜欢

七氟醚舒芬太尼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比较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表现的观察及分析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