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暖的方言

2018-06-13王涵瑶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童谣普通话宁波

王涵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由此可见方言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多大。一方水土一方言,哪怕身处异乡,人们也在坚持着一口乡音。方言就如同一根有溫度的风筝线,线的那一头牵着我们的家乡,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思乡之情。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来格摘棉花,舅舅来格摘枇杷……”轻轻吟诵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宁波方言童谣,从中飘荡出的,是那一缕缕的浓浓家乡情。我,生活在一个地地道道的浙江宁波本地家庭。由于爸妈平时用宁波方言交流,再加上我是外婆一手带大的,所以从小便接受宁波方言的熏陶,早在牙牙学语之时,就会说方言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自己的普通话讲得比宁波话好多了。自从上幼儿园以后,老师、同学包括我的父母基本都和我以讲普通话为主。慢慢的,我也习惯了这个氛围,在学校、家里也讲普通话了。

一次学校上有关宁波方言的班队课,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对我们宁波的方言有了崭新的认识。我们的方言不仅仅是用来对话的,还有许多四字成语、歌谣、谚语、绕口令、谜语等等。如:游戏儿歌“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时令童谣“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字谜“三点水,撇一撇,三只麻将歇一歇,叽咕嘎叽咕嘎,下底做个趴脚大”。……它们不仅代表着我们宁波人民自古以来的智慧,也包含着我们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

后来,我在学习的同时,也开始锻炼自己的方言:会在家里有意识地用方言和父母对话,与外婆一起温习童谣,在学校用方言和同学交流。慢慢地我的宁波方言在无形中变得强大起来,变得流利和标准了,我为自己感到小小的自豪。与此同时,心里却有个担心:如今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们,却没有几个人听得懂我们的方言,会说方言的同学更是不多了。

“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代代传。”我们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产。希望我们在关注普通话、英语、网络用语的同时,能更多地关注我们的方言,让我们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毕竟,一个没有方言的城市,是不够温暖的……

(指导老师:李 菲)

新生

方言就像植物,有茂盛,就有凋零,这是必然的。中国大花园中有过无数的“植物”,有的已经凋零,而另一些仍然郁郁葱葱。像小作者这样执着地保护原有“植物”当然很好。但也不必为凋零的植物过分悲伤,它们正在为养育过它们的“土地”提供肥料呢!明天,也许会有一株新的“嫩芽”破土而出——普通话和老方言相融合,也有可能产生新的方言呀!(咪 蕊)

猜你喜欢

童谣普通话宁波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