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外交思想研究

2018-06-13王璐璐

戏剧之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和平发展时代特色合作共赢

王璐璐

【摘 要】大国外交思想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方针的集中体现,展现了我国的对外姿态。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坚决维护自身的利益,避免战争,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分析我国大国思想的基本内涵应当从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两方面着手,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大国外交思想也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展现出新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大国外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特色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219-01

大国外交思想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方针的集中体现,展现了我国的对外姿态。“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1],习总书记这句话指出了大国外交思想对我国的重要性。大国外交思想是我国外交行为的理论指导,它不是指中国与其他世界大国之间的外交,而是指中国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对其他国家的外交行为,这里面蕴含着身为大国的独立自主与责任担当。如今的国际形式与国际环境剧烈变化,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坚决维护自身的利益,避免战争,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这是党和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全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的热切期盼。

一、基本内涵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鲜明旗帜,是我国大国外交思想的结晶,最能体现大国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因此,分析大国外交思想的基本内涵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和平与发展。外交是以国家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活动,在外交活动中,存在着个体与群体两种质素,两者层层递进,又对立统一。绝大多数情况下,外交活动中的個体是指作为国家的个体,其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政治风貌,并与其他个体形成对立关系,这种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组成了不同大小的群体。在个体的外交活动中,又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内部表现为国家的主权与利益,而外部表现为国家对外的道义与责任。在“零和博弈”的思维局限下,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内部与外部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冲突。[3]我国大国外交思想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局限,辩证看待内部与外部的矛盾冲突,在维护与坚持自身应有的主权与利益的情况下,不侵犯别国的主权与利益,在坚持自身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承担起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和谐统一。

(二)合作与共赢。合作与共赢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内涵。社会现实是复杂多变的,无论是资源、利益还是权利,都会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展现出不均匀的特性。比如某种权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可能无足轻重,而对另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比如某种资源,在国家此时的发展阶段可能作用甚微,而在另一个发展阶段不可或缺。这体现了“定域”与“离域”的区别与优势。[4]

大国外交思想中的合作与共赢就是在“离域”下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能以契约的形式将原本不均匀的利益与权利均匀化,从而达到互相放大的目的。合作共赢的外交思想是和平相处的进一步延伸,它要以多方的需求与信任为基础,以稳定的组织与规则为保障,因此,以积极、友善的外交姿态亲和其他国家,以道义、公正为根本促进国际秩序的形成,是合作与共赢的主要着力点。

二、时代特色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大国外交思想也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展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在军事上,我国坚决施行防御性的军事部署,在国家的主权与利益上绝不让步,与此同时,尊重别国的主权与利益,不侵犯,不威胁,与邻为善,反对恃强凌弱,军事上的态度是我国对外友好的“第一印象”。在政治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统一战线,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促进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交流与对话代替冲突,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政治上的大国外交统领我国的对外态度,是大国外交思想的主要方面。在经济上,坚持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公平、民主、和谐的方向发展,深化“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国际间冲突产生的深层原因,也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所在,在新时代的国际环境下,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的对外姿态将对世界的经济格局形成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国外交思想是我国的外交发展至今最新的理论形态,它不仅总结了我国数十年以来的政治经验,也凝聚了我国千百年以来的文化和智慧,并且还将在时代的进步下不断发展、改进,不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4-11-30.

[2]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DB/OL]. http://cpc.people.com.cn/19th/index.html.2017-10-30.

[3]杜喆,周新辉.从先秦道家“和”文化传统看习近平“拒绝零和博弈”外交话语[J].社科纵横,2016,31(02):88-91.

[4]苏长和.从关系到共生——中国大国外交理论的文化和制度阐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01):5-25+156.

猜你喜欢

和平发展时代特色合作共赢
外媒关注网络治理“中国方案”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经略中东:中国展示新型大国风范
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
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民族文化与时代特色的完美融合
浅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歌曲的时代特色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