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设计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6-13朱小娟

戏剧之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

朱小娟

【摘 要】现代设计的教育过程是艺术设计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并转化为感知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作素养得到提升,最终达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设计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优秀设计的必然环节,在现代设计中,设计视觉美通过各种新材料和新载体成为提升商品竞争力,创造价值的视觉产业行为。

【关键词】现代设计教育;审美素养;创作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52-01

一、现代设计教育中审美素养的培养

审美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现代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是从基础的传统设计导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注入新课程和新思路,引导学生反复进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转化,提高审美素养,成为重要的培养内容。在这种教学思路的引导下,设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不再重要,让设计的学习者提升文化根基、提升审美素养成为现代设计者获得体验达成理解的过程。当教育工作者把现代设计教育的重心回归到学习过程之中,回归到参与设计的时间过程中,现代设计教育将从技术和技能表现的局限中迈向技法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诉求,从而促进现代设计教育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审美素养是人对美好事物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同时这种能力能够转化为对文化领域的鉴别和创造能力。对现代设计教育中审美素养的培养,应以传统的地方文化理念和内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首先认识和走进传统,进而提高审美认知。面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艺术创作,不同审美素养的观者会有不同的思维体验,良好审美素养的设计者会花大量的时间来鉴赏和分析设计,体会设计作者的思路和想法,对设计作品的整体性和内涵产生兴趣,并关注设计作品中独特的细节,使自身最大化解读设计作品,这也是作为优秀设计师应该具备的首要素养和标准。设计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优秀设计的必然环节,现代设计视觉美通过各种新材料和新载体,成为提升商品竞争力、创造价值的视觉产业行为。

二、现代设计教育中创造素养的培养

科学育人的理念成为当下社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设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基础绘画教学,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和掌握几门常用设计软件,而是应该加强课程实践环节的置入,培养并提高创意能力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设计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带有强烈的创造性意识,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现代设计的首要环境就是思维上的创新。现代设计教学理念中,强调各学科不断发展融合,相互借鉴。设计人才的培养不单是会画图,而应该能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有目的创意设计活动,这就要求提高设计专业学生创作素养的培养。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人才培养向全面综合型发展,设计教育内容从传统的技能教育向综合型发展,通过多元的艺术理论知识教育向承载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型发展。

创造素养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高校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具有美术能力和审美眼光,更是在于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在高校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思维内化到自身思维观念之中,从而改变自身对于艺术设计的认知,改变传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设计创造意识的培养是设计师是否优秀的主要衡量标准,在现代设计中,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在传统形式上的创造与革新是新艺术设计区别于传统,是国内设计区别于西方的设计必然选择,创意美通过新的材料和载体展现出来,成为提升商品竞争力有效手段。在现代设计教育中,专业的设计教师希望所传授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到新的设计思路中,但如何应用和快速转化成为当下设计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探索课题。

三、结语

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强调了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多元性。传统的知识素养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迈进。认真研究艺术设计的教育过程,从中可以看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素养不是说教出来,而是在反复的教学和时间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通过漫长时间的培育孵化出来的,是在开放和丰富多彩的设计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文化精髓的延伸,是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培育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泊.重思藝术教育提升核心素养[J].美术观察,2017(4).

[2]陈晅嵘.论现代设计教育中设计意识的培高教研究[J].高教研究,2006(3).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
浅谈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运用影视音乐资源 提高学生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