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练耳中听觉分析的训练

2018-06-13张富尧

戏剧之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听觉视唱练耳教学

张富尧

【摘 要】准确的音乐听力能力是从事音乐表演的基本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听觉分析也是视唱练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听觉分析的练习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听觉分析的重要性到听觉分析训练的途径和方式做了论述,力求提高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

【关键词】视唱练耳;听觉;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42-02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声乐必然会开设视唱练耳这门课程,视唱练耳是由试唱、听写及听觉分析三部分组成教学内容。视唱,是通过对所理解的音乐音符的把握,正确地表达出对音乐的感知和对于音乐审美的正确理解表达,再现音乐的实质。听写是对于已经感知的音乐内容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听觉分析借助听觉手段,分析为目的,在过程中转换音乐知识理论为生动的音乐概念,达到音响与理论完美融合,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听觉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听去获取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和全部信息,经过自己的理解、加工再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的提高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一、听觉分析在视唱练耳中的重要性

(一)听觉分析对视唱练耳具有重要作用。在视唱练耳音乐教学中试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者中试唱是教学的主导,听写是学习的辅助,听觉分析对于试唱和听写起到加强作用。通过听觉分析,使学生对音乐节奏、音高、和声、节拍等按照由浅入深的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是把音乐从听觉感官传达到大脑分析层面,形成反射条件,才是认知和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训练听觉的感知,对于音乐作品的听觉感觉层度,最后才达到分析层面。

(二)培养学生音乐听觉分析的能力是视唱练耳学习的必要基础。听觉能力提高,才能提高视唱练耳的学习。而听觉分析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视唱练耳教学,听觉分析的课程安排不能足够满足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把握,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补充课堂上时间不足的状况。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听觉艺术,所以对于音乐,要先培养听觉的感知能力,然后过渡到听觉的分析能力。经过听觉的感知,融进自己的知识,再在心中加工形成音乐鉴赏能力,才是听觉分析的形成过程。

(三)听觉分析能力是音乐听觉基本能力。学生进行音乐听觉分析能力训练,是学生必须经过的课程,首先从音乐外在印象感知的基础上对音乐产生基本的认识,通过与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运用内在的思考与领悟形成认知过程,辨别各种音乐属性,把握音乐内在要素的相互之间关系,最终整体理性分析音乐整体形象。在训练时候,培养学生对于各种音乐的听觉,分辨音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是视唱练耳的基础,也是更深层次的音乐能力训练。

二、提高听觉分析的途径

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觉分析是无疑是起到关键作用,要培养听觉分析能力,需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来达到。良好的音乐听觉分析能力是一个音乐学习者未来从事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的基石。

(一)实践作品听力训练可以提高听力分析。音乐作品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训练而由创作人创作出来的。因此,音乐素质提高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练习,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通过听觉来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这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运用正确的思维能力把控实践作品,深化对于作品从感性到理性。在教学中加入实践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理论学习更接近实践。作为学习音乐的学生,在學习过程中单纯地从音节或者音调角度去学习,难免会对于学习产生偏差,这样容易割裂完成的音乐作品,对于音乐学习不利,只有整体把握,才是音乐完整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以完整的实践作品训练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实践作品训练音乐听觉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音乐的整体素质,是因为实践作品来作为训练素材,会把作品的背景、风格和社会等元素都加入在内,不仅丰富教学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

(二)分层次教学提高听力分析。加强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教育,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每个层次都要涉及到,这个层次是指把学习分步骤,逐步深入过程。从听到作品时的感知能力分析,到看曲谱去分析,然后利用视觉效应,结合听觉效应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融合理论知识,然后到对作品的内在感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性认识,完成听觉分析的过程。在听觉分析过程中也可以把不同作品,对于不同作品的听觉判断、理解、有助于学生对于不同元素的理解,从而提高听觉分析能力。

(三)加强内心听觉能力训练。对于音乐的听,要首先在内心形成音乐形象,之后会慢慢形成内心听觉感知能力。要形成这种内心的感觉,内心听觉能力,需要靠累积大量的音乐素材,从中去找到音乐听觉的认知规律,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逻辑思维。说到底,内心听觉体现在听觉认知过程,通过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内心听觉,并调动音乐听觉的积极性,提高内心听觉能力。

三、视唱练耳中听觉分析的教学改善

目前音乐学生学习音乐,视唱练耳是必要课程,音乐听觉分析是关键环节,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更新教学观念。高校音乐教学正处于不断改革发展中,原有的音乐视唱练耳的教材、教学手段都有已经不能适应音乐的快速发展。要满足多元化音乐需求的今天,听觉分析也不能沉于过去的方式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去完善教学。尤其是那些不是专业的音乐学校,音乐专业不一定是学校重点专业,对于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要达到教学要求,希望普遍在社会大发展的环境下,提高教育者对于听觉分析的重视程度。

(二)多种教学手段运用。目前在教学上,使用多种教学软件客户端,对于学生的听觉分析进行训练,会给学生新奇的立体与实践场景感觉。为了能够改善教学条件与环境,提高课堂上教学效果,高校引进教学软件,利于现代化设备,能迅速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比赛等手段,活跃课堂,让学生自己做表演者,同时也做评委。在这过程中,学生会参与比赛者增加对音乐的理解,作为评委更能够提高听觉分析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三)通过考核提高听觉分析的能力。在我国要想对于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除了学生主动学习外,更多的是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学习。音乐听觉分析要达到教学目标,训练是基础,但是通过考核,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对于视唱练耳的掌握程度。同时对于考核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过去的听写和试唱,要把实践作品加入到考核内容。

(四)多方面选材训练。作为训练音材料,教师应该多方面选材,各种方面的曲目,包括古代曲目、民族音乐等。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于加强学生听觉分析训练有着不一样的效果,只有多方面选材,各种题材曲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音乐风格,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践曲目。同时让学生与教师多做互动,听过之后,进行写的强化能力训练,转变课堂授课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在训练互动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更容易达到音乐听力分析效果。

总之,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必须加强听力分析的训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选择的各类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给出自己的感受,逐步融入音乐知识,形成完整的音乐感觉,达到鉴赏音乐。多在实践中运用,会对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见解,完成视唱练耳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苏.论音乐听觉教学中实际音乐作品的使用(一)——意义、原则与实例分析[J].中国音乐教育,2015(4).

[2]孙文琳.试探实际音乐作品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11).

[3]官亚菲.将实际音乐作品引入音乐听觉训练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

[4]刘冰.音乐的听觉分析——音乐分析中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重要环节[J].大家,2012(02).

猜你喜欢

听觉视唱练耳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