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人转艺谚:投师不如访友 访友不如偷艺

2018-06-13王俏

戏剧之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世德学戏访友

王俏

【摘 要】几年前,我曾驱车采访了东北三省二人转专家王肯、王兆一、那炳晨、马力、靳蕾、耿瑛与二人转老艺人王忠堂。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许多传统二人转的概况,而普遍被专家们提到的一个重点,就是二人转的活“化石”——艺谚。本文通过描述二人转老艺人程喜发与刘世德偷偷学戏的过程,全方位地解释二人转艺谚“投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偷艺”的含义与意义。

【关键词】二人转艺谚;偷艺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42-01

偷艺,不能混淆于偷窃。偷艺只是眼看、耳听、脑记,想把别人的技艺学到手而已。翻看二人转老艺人的回忆录不难发现,在当时的社会,偷艺,其实是很多老艺人学戏的手段。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景气,艺人们选择唱戏本来就被看成是“下三滥”的职业,家人不接受,社会遭排挤,再加上他们大多无儿无女,无人养老,只能仗着唱戏混口饭吃,因此,唱词技艺完全成为他们维持生活的财产。

都说“一出唱,一垧地”,“任舍一吊钱,不把艺来传”。可见如果想学一些真东西,不“偷”,是不行的。

鉆高粱杖子,程喜发偷学《开嗙》

程喜发,辽宁省辽中人,十五岁时在吉林海龙拜杨德山为师。建国前在吉林、辽宁及热河一带演唱,走的地方多,见得世面广,会很多剧目。1951年末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民间艺术顾问。

程喜发曾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拜杨德山为师后,师徒二人走到吉林南关马山附近遇见韩凫水的班。因为程喜发的师父不会《开嗙》,程喜发就想向韩凫水学唱这出戏,可韩凫水只是哼哈地答应,连说不忙,以后再说。程喜发只好暂时作罢。

有一次,程喜发到韩凫水和他徒弟金香宝的住处去串门。一进门,就听见他们师徒二人正在练习《老妈开唠》这出戏,韩凫水看见程喜发来了,马上把话头转到别处去。程喜发明白,这是不想让他学戏,于是就告辞说要走。当时程喜发年轻,还不懂“任舍一吊钱,不把艺来传”这个道理。程喜发暗暗在心里想,不许我学,我就偷学。他看金香宝进门去了,就绕到他们的房后,伏在窗下偷听。韩凫水教一句,金香宝学一句,一句词,程喜发等于听了两次,因此比金香宝学得快,偷听了三个多钟头,也一动不敢动,怕屋里人发现。就这样,《开嗙》这场戏,程喜发学得非常完整。

有一天戏班挪场子,到马鞍山唱。头一出是韩凫水唱的《游武庙》。刚唱完又有人点《开嗙》,韩凫水说:“我刚唱完,还没喘口气呢。”这时程喜发赶紧说:“大叔,要不让我唱吧。”韩凫水瞪了程喜发一眼,“你唱?你会吗?”程喜发说:“全仗叔叔指点了!”韩凫水于是把腰包扔给程喜发。程喜发一唱,很受欢迎。这时韩凫水生气地说:“这小子把我的《开嗙》偷去啦!”

为学戏,刘世德隐姓埋名当厨子

刘世德,艺名“大滑稽”。吉林省榆树县人。1928年拜李春阳(艺名“猩猩怪”)为师,开始学唱二人转,一直唱丑。刘世德属于“见艺不要命”、“见艺走不动”的人。他说过,学艺要有毅力,经常冬天早起,不解手,顶着北风喊,就是为练出一副瓷实的嗓子。数九寒风,一练一身冰,一张嘴,腮帮子冻起一层泡。即使是这样,他还是照样练,一天也没耽误。

与程喜发一样,刘世德学戏也不是一帆风顺,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偷”。刘世德听别人说过:“南北走,顶数耙子好。”这里说的“耙子”,是当时辽宁省一位比较有名气的艺人曹瞎耙子。于是,刘世德在32岁那年,一个人背着行李卷,专程访他去了。

五月份动的身,刘世德到了辽宁省,走了辽中县、海城、大孤山、小孤山,都进了腊月了,才在牛庄王家屯找到曹瞎耙子。

刘世德是傍晚到的,一进屋,看到屋里的人都在吃饭。刘世德道了声辛苦,班上的人就都站起来了。掌班的人叫赵麻子,在炕上给刘世德让了块地方,问道:“是哪里来的客啊,会哪功啊?”刘世德一想,如果直接说是唱丑的专程来访,人家会防他一手,于是回答道:“哪功也不是,就是喜欢这一行,跟班做了几年饭,闲空时学着打打板,还打不到好处。”班上人一听,是个做饭的外行,就都坐下了,也没搭理他。赵麻子还不错,说班上正好缺个做饭的,留下吧。吃饭时,刘世德有意和大伙闲聊,挨个问名字,好知道哪位是曹瞎耙子。晚上开戏,刘世德特别关注了一下他,果然名不虚传。

从这开始,刘世德每天都做四顿饭。闲下来的时候,就去听曹瞎耙子的戏。有一天,吃夜饭,刘世德和曹瞎耙子说:“曹老板,给我念念《古城》呗。”“啥?你一个做饭的还要学这玩意?”曹瞎耙子说。“我就是喜欢唱唱,要不也不能在戏班做饭,您就教教我吧。”刘世德软磨硬泡,曹瞎耙子看他是真心要学,就答应了。

因为曹瞎耙子真的把刘世德当成了外行人,所以一点都不防备他,教的都是实惠东西。学了三个月,有一天,都要下戏了,从外面来了个客人,张嘴就点《战长沙》,赶巧压轴的曹瞎耙子没这出戏,把瞎耙子憋得满地转。于是刘世德扎上腰包,上台把《战长沙》这出戏顺顺溜溜地唱了下来,场下的观众不住叫好,连后台的艺人们都看呆了。

在旧社会,艺不是一弯腰就能捡来的,程喜发钻高粱杖子偷学《开嗙》,刘世德为学戏隐姓埋名当厨子。这些都只是“偷艺”的缩影。师父领进门,不过是打个底子,“学艺”,还要靠自己努力追寻。“投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偷艺”,真是如此。

猜你喜欢

世德学戏访友
事在人为,是世上最好的道理
城①西访友人别墅
吕居荣
“戏苑”萌娃
王安石诗谜
日本藏万历世德堂刊传奇《水浒记》考述
眼睛
兄弟恩怨:13场官司打乱“孝心”
记录生活经历 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