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8-06-12田小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田小东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核心素养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既要做好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工作,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物理教学

前言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和分析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品质,是由科学态度和责任、实验探究、科学思维以及物理观念四个部分组成的一种素养。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面对严峻的教学挑战和新的教育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重视物理观念的培养

物理观念的学习是物理学习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物理观念素养主要指学生站在物理角度对于物质、运动、能量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认识,并且在脑海中对有关概念进行升华,在此基础上有效掌握物理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和知识点[1]。

例如,笔者在教学“平抛运动”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有什么特点,而是在新课内容中引入上个世纪柯受良飞跃黄河的壮举,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接着,笔者让学生完成竖直向下的运动和平抛运动,让学生对这两种运动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其次,笔者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坐标纸、木板、小球和斜槽等工具进行平抛实验并将小球的运动轨迹记录下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感受,借助分析、记录和观察对平抛运动的特点进行了解,从而理解和掌握与平抛运动有关的概念和知识点。

二、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般情况下,学生要想得到有效的模型,必须要经过构建模型、推理、论证、质疑这一系列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就相关的物理观点和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

例如,笔者在教学“功”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首先让班上力气比较大的一位男生和力气比较小的一位女生将同一个物体从同一个位置搬到另一个位置。力气大的男生直接将物体搬到目的地,而力气小的女生则使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才将物体搬到另一个目的地。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一个人爬楼梯,另外一张是一个人使用轻功上楼。然后笔者让学生结合这两张图片以及刚刚男女同学搬重物这个情境讨论一下在这两个过程中不同对象做功的区别。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起来。趁着学生兴趣正浓,笔者引导学生采取矢量分解的方式将这两个具体的过程转化为两个具有特殊性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借助正交分解力的方式对功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使用位移分解的方式,也得到了有关于功的计算方程。于是笔者让该同学上台给其他学生详细讲解一些推导的过程。最后,笔者再开展小组讨论质疑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到计算方程的实际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推导,让每一个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学好物理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且最近几年,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越来越多考察物理实验的题目,从中也能看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视态度[3]。物理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形式,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增加物理实验探究活动的数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要通过问题、证据、解释以及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例如,在教学“向心力”相关知识点的时候,笔者想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上的内容完场向心力实验,让学生对向心力的定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笔者问学生:“在对向心力大小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与其有关?”学生纷纷回答:“小球转动的快慢”、“栓小球的线的长度”、“小球本身的质量”等。于是,笔者按照学生提出的假设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做相关的实验。比如,笔者将认为“小球向心力与小球本身质量有关”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小组,然后让这个小组的学生设计这样的实验方案,即在确保小球运动角速度和运动半径的情况下,使用质量比为2:1的钢球和铝球进行实验,观察两球分别露出来红白格子数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加入数量比刚好是2:1,说明学生提出来的假设成立。这种让学生自己假设和验证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探究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素质教育赋予新时期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任务。物理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重视物理观念的培养,其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最后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探究素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聂馥玲.“物理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学教育中何以实现[J].科学与社会.2017(03):11-14.

[2]刘志俊.新課标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个重要方向[J].新课程(下). 2017(10):63-64.

[3]陈艳珍.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 2018(04):12-13.

(作者单位:西安市鄠邑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