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设备管理是实现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
——专访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斯颉

2018-06-12中国电力报发电编辑部主任冯义军

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电力设备电力企业高质量

中国电力报发电编辑部主任 冯义军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斯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时代、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中国电力工业处于一个什么历史发展方位?新时代电力工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作为电力行业最核心、最大存量资产的电力设备管理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有哪些?电力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斯颉。

中国电力迈向了电力强国新方位

记者: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新理念发展,中国电力工业已稳居世界第一电力大国并迈向电力强国行列。对此,请您对这一历史性跨越做一个基本的勾画。

刘斯颉:中国实现由世界第一电力大国迈向世界电力强国的基本标志是世界瞩目的。首先是我国电力工业各类发电装机体量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17年底,全国发电设备装机总容量达17.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其中,火电110604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2.2%;水电发电装机容量34119万千瓦居世界第一;核电在运在建发电装机容量5899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并网风电总装机容量16367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并网光伏发电13025万千瓦居世界第一。

其次是电网设备投运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到2017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总长度687786千米居世界第一,其中特高压输电线路总长度突破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全国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总容量373331万千伏安居世界第一。

其三是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17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38.7%,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6.56亿千瓦,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36.6%。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领跑全球,新增清洁电力装机规模占全球增量的四成。

其四是煤电机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2017年,全国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煤电机组比例继续大幅提升,全国已建成投运的10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已突破100台居世界第一。全国电力行业3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纯凝煤电装机占煤电比重达80%。

其五是电网配置清洁能源作用明显增强。清洁能源消纳难题得到明显缓解。2017年全国水能利用率达到96%,弃风率、弃光率同比分别下降6.7%和4.3%。国家电网公司是目前世界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量最大的电网,在并网装机增长30%的情况下,弃风、弃光电量下降11%、弃风弃光率降低5.3%,为世界电网消纳清洁能源提供了“中国示范”。

其六是电力装备技术水平迈上世界前列。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引领和相继出台的一系列自主化、国产化政策推动下,我国电力装备技术不断跨越式转型升级,研发制造实力快速提升,在火电清洁高效超超临界机组、二次再热机组、700摄氏度发电技术、燃气轮机修造、“华龙一号”和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单机百万千瓦级水力发电设备、单机110万千瓦级燃煤发电设备、±800和±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设备、柔性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设备、5兆瓦级风机、兆瓦级光伏电站设备、大容量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设备等新一代电力设备技术引领世界电力科技潮流。

其七是我国电力建造了一大批具有世界重要影响的标志性、引领性、首创性的里程碑式电源、电网设备工程,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三峡水电站以总装机容量达2240万千瓦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装机总容量达672万千瓦,成为全球在役的最大火电厂;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和建设的哈密南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送电距离最长、输电容量最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苏州南部电网500千伏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科技示范工程投运,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500千伏电网电能流向的灵活、精准控制。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已于2017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将首次采用国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该电站装机总容量1600万千瓦(16台×1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24.43亿千瓦时。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推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提前15天顺利实现穹顶吊装。国家电投集团公司AP1000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三门核电1号机组、海阳核电1号核电机组均通过首次装料综合核安全检查,机组具备了装料条件,拉开了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建设序幕。

其八是电力设备运维管理水平居国际前列。以2017年设备运行指标为例,全国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4.12%,主设备非停率0.266次/台年,主设备完好率99.82%,主设备一类率100%,辅助设备一类率100%,设备故障率0.096次/台年,主设备消缺完成率99.98%,辅助设备消缺完成率99.96%,机组大修全优率92%,充油设备渗漏率0.04%,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09克/千瓦时。2017年,全国电网城市供电可靠率99.948%,城市年户均停电时间4.529小时/户,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99.994%,农村供电可靠率99.784%,农村年户均停电时间18.944小时/户,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9.650%。全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6.4%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上述电力设备运维指标均居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中广核集团公司20台在运核电机组、240项WANO指标中,有177项达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进值。其中,岭澳1号机组无非计划停堆运行天数已超过4300天居全球同类机组第一。在建核电项目现场安质环标杆综合评级全部达到国际标杆7级及以上的先进水平。大亚湾核电基地2017年六台机组72项WANO指标中,有61项达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进水平,先进率达84.7%。

记者: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当前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还存在哪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刘斯颉: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革命”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是传统思想观念桎梏还没有彻底破除,电力设备管理思维、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仍没有全方位深层次地转变到新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上来,电力设备管理改革创新的活力生机还没有充分地释放出来;二是“大云物移智”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电力设备管理工作还不平衡、不充分,推进电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设备管理工作新动能仍有较大发育空间;三是推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还缺乏强有力的常态机制,工程建设与生产运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在不少单位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四是随着配网规模大、设备种类多、型号杂,大量老旧设备在运,基层运维检修、抢修服务队伍力量不足,配网现场作业和设备运行安全风险大。特别是电动汽车、储能和电能替代衍生的用电终端设施大量使用,以及分布式光伏、小风电等分散电源大量接入,配网由单向向多源、灵活的综合能源网络转变,对设备运检作业安全、运行安全、用电安全提出新挑战,加大了配网设备安全运行风险。此外,风光电场、内燃机分布式企业设备运维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设备异常缺陷时有发生,而相关研究起步晚、相关技术薄弱;五是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信息壁垒尚未打破,在信息交流上“只想看别人的,不想让别人看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得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成果、先进工艺在行业得不到及时推广、分享,一些本该可以避免的事故也因行业信息不对称而时有重复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六是发电设备、电网设备投运规模快速增长与电力设备运维检修人员配置不同步的矛盾日益突出,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十分普遍。为应对设备运维力量不足而采用外包方式,存在着影响设备本质安全以及核心技术数据资料外流的隐患风险;七是因电力市场不旺、电力产能过剩、电力生产资料成本高企,造成火电企业亏损面大,以致电力设备管理费用的投入受到挤压;八是风光设备运检管理标准规范版本多,宽严不统一,且检修队伍良莠不齐;九是受设计和制造工艺、原材料等因素影响,部分自主化、国产化首台套设备质量缺陷、故障时有发生。特别是大型100万级超超临界火电设备、特高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性能需要改进、完善,部分日渐老化的核电设备状态仍未做到可知可控。在电力设备设计研发制造环节,体现智能、绿色和低耗高效理念的设备技术性能不能满足电力企业的要求。

新时代电力工业呈现的新特征

记者: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新时代,那么请问您,新时代的我国电力工业呈现出哪些基本特征?

刘斯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也随之进入了新时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而高质量发展是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的发展。就我个人看来,可不可以归纳出新时代电力工业这些基本特征:在组织架构形态上,由单一电力生产企业转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在电源结构形态上,由化石能源主导转向清洁能源主导过渡;在电网系统形态上,由大电网主导转向互联主干电网与区域配电网、分布式多能互补微网混合形式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在经济增长形态上,由追求电力资产发展规模转向追求电力资产发展质量;在发展方式形态上,由注重生产要素驱动转向设备技术与管理方式集成创新驱动;在生产运维方式形态上,由人工化转向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互联化;在创效增值形态上,由粗放型转向精益型;在资源利用形态上,由立足自有资源、独享资源转向共建资源、共享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记者:新时代我国电力工业呈现的这些新特征,给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什么要求?

刘斯颉:当前,世界能源电力发展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电力工业领域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创新时期。我国已进入了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电力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电力系统为特征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这对于作为电力设备管理工作理念、模式、方式、手段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做好电力设备管理工作的总逻辑、总思路、总目标、总要求,加快制定形成一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电力设备管理指标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专业管理体系、精益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信息化支撑体系、资源共享体系,确保电力设备资产保值增值,为加快推进电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新时代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总逻辑,以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树立新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新动能为着力点,以强化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为模式,以深化电力设备管理“四化”建设为抓手,以“化风险”、“降成本”、“保蓝天”为三大攻坚战,以探索“大云物移智”与设备管理深度融合为助推器,积极推进电力企业设备管理效益探索性、创造性、引领性增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启新时代电力工业由世界第一“电力大国”迈上世界第一“电力强国”的新征程。

变革观念是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开山斧”

记者:围绕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您认为当前从何处破题?

刘斯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现电力发展转型,首先是思想上转型。转变思想观念,当前首位的是深学笃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地转变一切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总思维逻辑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解放思想,洞开窗户,敞开心扉,放开手脚,破除有悖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和管理壁垒,为推动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出改革开放、变革创新、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浓厚氛围。当前电力行业在变革思想观念上,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要从追求电力资产规模向追求电力资产质量方面转变。过去大家习惯把扩张资产规模作为企业发展、增长的目标,觉得规模大在行业有面,试图规模上去了,企业运营利润也就上去了。在思维上习惯于“跑马地”快速发展,对新常态下出现的经济增长放缓、电力市场需求放缓显得不适应,甚至锐气不振。当下电力产能过剩形势十分严峻,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已成为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从电力企业层面讲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观念,着力推动企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改造提升企业增长的旧动力,着力培育企业增长新动力。

二是要从煤电充当发电“主角”向甘当发电“配角”转变。长期以来,以煤电为主导的电力结构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性的环保约束日趋严苛,我国为调整电力结构,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电排放对大气的影响。特别是近两年来,受电力需求市场放缓的影响,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电要给可再生能源让路,不少燃煤电厂机组处于半停状态,即使部分运行的机组也负荷不满。为应对煤电产能过剩,国家停建、缓建和取消一批煤电项目,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化解煤电风险的举措。包括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改造。现今煤电企业不仅要承受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和环保的巨大经营压力,还要给风光发电让路,昔日的发电老大从“主角”变成了深度调峰、调频的辅助性发电的“配角”,机组利用小时数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形下,几十年来一路高歌猛进、一路光芒四射的发电老大煤电企业,自然显得有些百感交集。在生产经营、节能减排压力和昔日“主角”成今日“配角”的强烈反差面前表现出一种苦不堪言且心有不甘。对此,我们作为占全国总装机55%、发电量60.5%的煤电企业,对煤电低碳绿色转型的世界性大趋势要有充分的认识,强化甘当发电“配角”思想,以甘当发电“配角”的新姿态,在构建我国清洁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新征程中,不断探索煤电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新途径、新优势、新功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煤电企业的新贡献,续写煤电发展的新篇章。

三是要从“独享经济”观念向“共享经济”观念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共享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一个热词。习总书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包括“共享”,李克强总理在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行“共享经济”,打造“共享经济”也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可以说“共享经济”不仅中央领导在极力倡导,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体会了“共享经济”带来的巨大便利。共享单车就是“共享经济”的佐证。我们不难看出并且完全相信,“共享经济”是新常态下求解“新矛盾”的一把钥匙,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优化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从这种意义上说,“共享经济”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必将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要运用好“共享经济”这把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电力行业是一个同质生产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推行“共享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对应“共享经济”这个词把一些电力企业“独自为战”现象叫做“独享经济”。这种“独享经济”意识往往是自己努力,不会借力。而借力有时候比努力更有效。“独享经济”还有其表现的另一面即本位主义。比如好经验、好技术或反面的经验教训只想看别人的,不愿让别人看自己的。如果大家都这样,行业信息就封闭了,行业信息就不对称了。信息流断了,势必影响行业的进步。所以大家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共享行业资源的富矿。希望我们在进入新时代后,电力行业在推进“共享经济”上要有新气象,多些协同作战,少些单打独斗,共同把“共享经济”这本经用好。当然,我们还应该有一套推动“共享经济”形成的机制。如果我们还是老观念,还是按老套路,眼睁睁地放着能提质增效、能降本扭亏的“共享经济”路子不走,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企业都不愿选择的,相信每个企业都愿意由“独享经济”走向“共享经济”,在“共享经济”发展理念下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阳光大道来。

优化存量资产管理是电力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记者: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是什么?

刘斯颉:中央提出“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的经济发展方针,这对于一个设备密集型的电力行业而言,17.8亿千瓦的发电装机存量资产规模和68.8万公里的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线路、37.3万千伏安的变电容量,是电力企业最核心的、也是最大的存量资产。因此,推动电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战场,要放在优化电力企业设备管理上,全面提升电力企业设备管理效率、效益,确保电力设备这块核心存量资产保值增值。

记者:推动电力企业将发展着力点和主战场放在存量资产优化管理上,请问优化电力存量资产管理的路径有哪些?

刘斯颉:首先是“降成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及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降成本”,为我们从更高层次、更宏观视角给“降成本”指明了方向。实际上“降成本”已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我们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面对新常态下电力生产运营诸多不利条件的严峻形势,电力设备管理工作要坚持“效益为先”,强化成本意识,把“降成本”作为设备管理供给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一是强化“降成本”意识。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力倡“降成本”对于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自觉强化“降成本”意识,广拓“降成本”空间,深挖“降成本”潜力,培育“降成本”新动力。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做到凡是有利于“降成本”的就积极采纳,凡是不利于“降成本”的就坚决摒弃。选择成本最优的工作方式和解决方案,实现设备管理业务最大限度地“降成本”;二是建立“降成本”机制。企业设备管理成本既有实物交易性上的硬成本,又有制度性供给上的软成本,要全方位制订设备管理工作“降成本”工作方案,对设备工程建设、设备运维检修与改造、设备物资管理中的各类业务成本进行梳理,列出成本优化清单,制订“降成本”措施,建立成本管理比对系统,加强成本管理监督,形成“降成本”的协同合力;三是共建“降成本”平台。“降成本”是多方面的,而重复性建设造成的重复浪费是当前电力企业“降成本”的重要抓手。鉴于电力行业是一个业务同质化程度极高的行业,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效益为先”、“更加注重集约高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制度性成本”、推动“共享经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要求,我们应尽量减少设备管理工作领域同质化的重复建设而造成的生产成本无谓浪费,对一些同质化、通用性的事项可以搭建一个行业协同协作、集约集成、共建共享的行业平台,在电力企业设备管理“三大”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等各类设备管理标准规范、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集约集成、共建共享,从而实现设备管理工作尽最大限度“降成本”的目标。共建“降成本”平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目前电力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据统计分析,目前电力行业家族式设备缺陷、事故占比均达到70%以上,所以,在解决设备管理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以贯彻中央、国务院 “降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政治站位,以改革开放的胸怀,以“共享经济”的理念来重新认识,协同形成设备管理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平台,切实协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协会年前已编制了基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方案,希望各电力企业同心协力把这个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好、应用好。

其次是构建现代化电力企业设备管理体系。我想简要地谈点看法:要基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全面构建现代化电力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一是构建电力企业设备管理经济技术指标体系,让电力企业干有目标、比有标杆;二是构建电力企业设备管理“三大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做到标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专业、全方位、全岗位覆盖;三是构建电力管理设备创新体系,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国家、行业、集团、基层企业“四位一体”创新体系;四是构建电力设备管理大数据应用体系,以打造“共享经济”,推动行业设备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五是构建电力设备技术状态诊断分析评价体系,以掌控设备健康状态,为推进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六是构建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以规范设备市场信用秩序,形成“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促进电力设备供应商、技术服务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七是构建电力设备管理智库支撑体系,以集聚全行业的设备管理智慧、力量,为电力企业设备管理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咨询服务;八是构建电力设备管理攻关协作体系,推进电力设备技术协同功关;九是构建电力设备制造质量提升体系,以完善提升电力设备性能、质量,满足电力用户要求,推进电力设备自主化创新、国产化运用;十是构建电力设备管理国际交流合作体系,以促进“走出去”、“引进来”,紧跟国际趋势,开扩国际视野,利用国际资源。

猜你喜欢

电力设备电力企业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加强电力设备运维云平台安全性管理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探析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设备视频图像去噪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