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外婆爱养鸽

2018-06-12刘传福

饮食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鸽鸽子外公

文 / 刘传福

外婆快满百岁了,养白鸽成了她一生的习惯。

因为爱,外婆只养不杀,更不吃。在我的印记里,外婆一直养白鸽。外婆善待白鸽,如同善待自己珍贵的生命一样,绝不容许白鸽受到一丁点儿伤害。

养白鸽的地方,位于外婆卧室上的一层小阁楼,那是一个敞亮的天窗,上面既遮阴,下面又通气,是盖房子的时候外公特意设计的。外公在世的时候,他就用竹篾条为白鸽编织了不少的笼子,笼子中间壁上,外婆还用不同的小粗碗牢牢固定起来,供白鸽饮水进食。

每年,外婆都会养几只白鸽。那一抹难舍的白鸽情结与外婆今生结下了深深的缘,如同外公和外婆今生厮守一样。经常听母亲讲起,外公和外婆那段美好的姻缘,多像一个远古的传说,但又是那样逼真,总让我们不厌其烦地聆听。

外公是外地人,因为一场战争,随着大部队转移到了外婆所在的村子“王家坳”。因积极响应支持战事,村里老百姓主动为红军安居扎马。那时,受伤的外公便临时住在外婆家,因为腿脚不便,自然得到了外婆的诸多照顾。外公伤势严重,在大部队出发前,首长临时将外公托付给了外婆的父亲,并希望照顾好外公,帮助治好当前的枪伤。

为了确保外公的绝对安全,外公被外婆藏在了后山一个比较隐蔽的山洞里。利用一条秘密的小道,外婆每天按时给外公送吃的。此外,外婆还天天进入深山老林采草药,帮助外公医治腿伤。那时,外婆二十岁不到,每天山里跑来跑去,一天几个来回,矫健的身姿像一只轻快的燕子。一个月过去了,外公的腿伤在外婆的精心照顾下有了很大的好转。为了让外公尽快康复,外婆每天在山洞里扶着外公来回走动,帮助他有效锻炼。“帮助咱穷人打坏人,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帮助你,就是在帮助我自己。”外婆的细心照顾,让外公甚是感动,心里更是过意不去。而外婆,倒是心直口快,噼里啪啦说出了自己的内心话。

就这样,外婆和外公朝夕相处,外公给外婆讲抗战的故事,外婆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外公。外婆听得入了神,渐渐觉得身边的这人是如此的伟大,如此的不俗,不禁生出一些崇拜之情来。而外公,总是记着自己的部队,经常在梦里的呓语都是战场上的一声声豪气,部队是他今生的归宿。外公伤势越来越好,离开“王家坳”的日子进入倒计时。有天,外公将追赶部队的想法告诉了外婆,外婆竟然暗自伤心起来,心里突然来了一番依恋和不舍,紧紧拉着外公的手瞬间相拥而泣。

就这样,外婆在那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里,与外公撞起了一朵爱情的火花。外婆没啥文化,但是她觉得外公做得对,作为一名军人都该追随自己的部队。外公临走的那天早上,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一条项链塞到外婆手上,他说白鸽是和平的象征,希望项链里的那对“和平鸽”陪伴着外婆,让外婆等着他回来。

从那年起,外婆就开始养起了白鸽,寄予了一种相思,她希望外公完成自己的使命,早点回来。年复一年,白鸽养了一批又一批,小鸽子长成了大鸽子,大鸽子长成了老鸽子……外婆给它们修了房,做了窝,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任由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

有情人终成眷属。终于有一天,外公回来了,他说这里才是他的家,这里才有他的亲人。因为战争,外公小时候就被人抱养了,连自己的亲身父母也没见过,后来,自己的养父母也因为战乱先后离世,自己成为了孤儿。

一个吉祥的日子,外公和外婆在老辈人的见证下结了婚,在新婚庆典上,外婆让人将所有的白鸽全部放飞,仰望着头上如云的白鸽,外公和外婆紧紧抱在了一起。后来,外公在村里做了一名篾匠,外婆在家里料理家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外婆还让外公用竹料做了不少的笼子,她依然年年养鸽子。

有一年遇到干旱,正巧外婆坐月子,粮食根本不够吃,更不必说吃上有营养的食物了,外婆身体非常虚弱。外公看着心疼,瞒着外婆宰了两只白鸽,熬了汤给外婆煮稀饭,谎称山上打来的野斑鸠。然而,这事被外婆知道了,她生气之余数落外公大半天,整整一天没吃饭。最后,外公好说歹说,并当着家人立下护鸽誓言,外婆这才很勉强地原谅了他。

如今,外公去世二十多年了,外婆依旧年年养着白鸽,看着楼上的白鸽飞舞,外婆总是很欣喜,然后又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起以前战乱时候民不聊生的往事。母亲一辈的几姊妹,无人不尊重她的意愿,从来不去惊扰那个小小的养鸽楼,总是帮着外婆百般呵护着每一只生命中的白精灵。

外婆养鸽几十年如一日,直至今天,我们才深深明白,养鸽,对于外婆来说,并非是养一只只小小的家禽那么简单。战争年代,她是渴望和平早点到来,祈望外公平安归来;和平时代,更是希望和平一直延续下去,让儿孙们安康。

每天早上,外婆起得很早,每次听到小阁楼上的白鸽扑哧扑哧扇动着翅膀,她饱经风霜的脸上仍旧洋溢着一种幸福的微笑。

猜你喜欢

白鸽鸽子外公
白塔上的白鸽(外二章)
春天的午后
外公做的门
小鸽子,飞起来
小鸽子
童话
外公的呼噜
飞翔的鸽子
伤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