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2018-06-11黄南学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导向思政

黄南学

[摘           要]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够督导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全面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群体的就业需求和未来职业生涯成长发展需求,为其积极引入、呈现具备充分实践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元素,支持和助力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实现最优化的成长发展。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论题,择取三个方面展开简要论述。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高等职业院校;想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308-02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领域改革发展工作的日漸深入组织开展,就业导向正在成为我国各级高等职业院校在组织开展学生教学培养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而高等职业院校想要在学生教学培养工作过程中坚持就业导向,必须将实践教学环节放置在学生教学培养工作体系的中心位置,继而再设定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要素构成,以及设定教学效果考核方案过程中,以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现阶段我国各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教学课程内容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和优化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认知结构,助力其建构和发展正向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具有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教学培养工作的具体化组织开展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应当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的就业需求和未来职业生涯的成长发展需求,始终坚持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具体开展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案设计实施工作,支持和确保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全体在校学生的未来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创造支持条件。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展开了简要论述。

一、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就业导向型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1.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工作的基本取向决定其实际组织开展的教学改革工作,必须以就业作为基本导向。在刚刚过去的若干年间,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快速持续深入组织开展,我国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各层级普通民众,逐步实现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和存在地位的全面深刻认识。从基本属性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本身存在着较为鲜明的差异特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设定学生教学培养工作目标以及设计学生教学课程方案过程中,必须以真实劳动力市场中的实际需求作为基本导向,确保实际培养输出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能够充分满足真实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上述实践背景之下,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想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教学培养工作发挥积极且有效的支持作用,应当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工作原则指导下,积极建构具备充分实践特色的教学体系。高等职业院校在建构具备实践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体系过程中,要以培养和输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基本指导思想,支持和确保实际培养输出的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就业市场竞争力,能在未来职业生涯实现良好发展。

2.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现状,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和恪守就业导向。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认知结构展开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在自身日常参与的课程知识内容学习体验活动过程中,均倾向性地认为专业课程要比思想政治课程更重要,因而往往不能充分关注和认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积极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相关知识内容,对自身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良好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建构发展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背景,高等职业院校在具体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工作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和列举实例的方式,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群体充分且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之间所具备的相互制约关系,督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充分认识学好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知识内容,对自身成长发展所具备的积极作用,确保相关改革工作能够顺利取得最佳效果。

3.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必然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做好针对在校学生群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发展工作,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继而获取实现自身职业生涯良好有序发展的实践能力。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获取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其一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二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后者组织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和提升其职业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具备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就业导向型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就业导向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当做好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融合,确保实际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效能获取水平不断改善提升。受功利性认知观念影响,目前依然有一定数量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尚未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对自身成长发展所具备的重要意义,片面地认为参与该课程的学习纯属浪费时间,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借由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理念指导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对自身成长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继而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较为顺利地取得较好的预期效果。

2.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就业导向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选择的专业,为学生引入呈现其目标行业岗位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思想观念知识元素,在充分获取学生目标就业行业领域企业组织配合支持条件下,为学生设置和呈现能够充分满足其未来职业生态成长发展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三、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就业导向型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策略

1.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当切实调动和提升学校内部教学工作管理者对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力度,充分调动和运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目前占有和控制的各类型教学资源要素,不断改善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課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当不断改善和强化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逐步培养形成一支具备职业导向型特点的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任课教师队伍。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学科任课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掌握有关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知识要素,借由在设置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方案中充分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生涯成长发展需求,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3.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过程中,应当注意做好与学生所在专业对口企业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学生设定和呈现能够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相互契合的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在充分调动和激发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参与相关教学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条件下,获取最佳的教学培养工作效果。

四、结束语

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论题,本文围绕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就业导向型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具体策略三个方面展开了简要论述,旨在为我国各级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教学培养工作,构筑和提供经验参考支持条件。高等职业院校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综合性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在顺利获取优质的预期就业岗位条件下,在未来职业生涯过程中实现最优化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群林.高职思政课“EMS”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4(5):53-54.

[2]张春华,张继钢,蒙忠,等.高职思政课特色教学之提倡: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9):123-125.

[3]刘玲.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5(4):122-125.

[4]周昊.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5,25(3):66-68.

[5]崔艳萍,李程程,卢嘉男.对构建高职高专思政课“双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7(5):11-12.

[6]吴秀平.基于就业导向下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15):305-306,317.

[7]李丹梅.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0):60.

[8]刘绍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62-64.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导向思政
大学生河蟹文化认知水平的问卷调查分析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犬只导向炮
陶革新、徐玉东、李家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