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微信平台推动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06-11许威治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艺术类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许威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微信已经成为深受艺术类大学生喜爱和信赖的通讯软件。分析微信的功能和特点,及其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运用微信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建议。

[关    键   词]  微信;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305-01

一、微信概述

微信用户主要通过如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载体的方式,建立与好友、群组、公众号受众的互联关系,从而传播微信息。微信具有平等性和虚拟性并存,实时性和互动性并重的特点。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微信的使用上,只要一经注册账户,所享有的使用权利是平等的。另一方面,微信目前并没有要求用户实名认证,有着隐蔽的特点。微信开发商在实时的社交功能上下足功夫,用户能做到无障碍的交流沟通,这深得大学生的偏爱。微信最独特的优势是其的互动性,通过语音、视频等各种功能,极大地便利了单人、多人、群组等不同维度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

二、微信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的作用

(一)微信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的积极作用

1.让艺术类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快捷便利

艺术类的大学生有着直接坦率、心理设防能力相对较差的心理特点。过于直接简单的表达方式,使得部分学生在日常与同学、老师等面对面的交谈中,较易受到对方的误解,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而微信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不仅能够最大限度上弥合人际沟通中时间空间上的差异,还能通过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板块,满足大学生结交新朋友的需求。与原有朋友间的文字、语音、朋友圈评论等表达,配以特有的网络语言和表情图片等,亦会迅速增进感情。这都是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让艺术类大学生有表达真我的渠道

艺术类大學生情绪相对反应强烈,稳定性差。在现实学习生活中遇到心理挫折或困难,有时会不愿或不敢表达倾诉,寻求帮助,负面情绪积压在心里难以排解将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而微信虚拟性的特点这时能很好地保护好学生的个人隐私,使他们会与人交谈,吐出心中积压的块垒,或通过微信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有效地回避了面对面交流的心理负担,更化解了心里的郁闷和痛苦,从而有助于学生尽快重新积极阳光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二)微信对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的消极作用

1.易使艺术类大学生分散注意力,沉溺于网络的虚幻

近年来,微信不断与时俱进地拓展开发各项功能,特别是与网游、娱乐的交叉越来越密切。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上随意性较大、自律性较差,面对各种诱惑和选择,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强,有的长时间沉溺其中,本末倒置,影响了学业甚至心理健康。

2.易使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微信上来自各方的资讯繁多,实时性很强,而网络的监管目前仍有滞后性和不健全之处。错误甚至是恶意的信息有时会迅速通过网络传播开来,艺术类大学生又爱追求独特与个性,有时分辨不清真假和对错,一味好奇,如无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将会被误导,严重的会被灌输错误的价值取向,对其三观的正确树立和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三、善用微信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

(一)善用微信推进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艺术类大学生较为敏感,加之上学所需费用较高,给所在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较大。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不好意思或不愿主动去寻求面对面的心理疏导,而微信平台的开放包容和虚拟性,极好地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心理上的顾虑,使他们能够敞开心扉,真实自由地表达真我。这有利于心理咨询人员对症下药,提供切实有效的心理服务,真正帮助到学生。

(二)善用微信开展朋辈心理互动活动

学校辅导员及心理咨询师虽然在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上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强,但年龄、资历和身份上的差距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距离感,不能完全将心事交付出来。而作为朋辈,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活跃、热情而富有活力的一面就能很好地展现,为彼此排忧解难,出谋划策。通过微信建立朋辈心理咨询平台,大学生间可畅所欲言,宣泄不良情绪,亦能得到来自同龄人的慰藉和支持,促进成长成才。

(三)善用微信拓宽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目前绝大多数艺术类高校都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如能合理利用好微信平台,将是对课堂知识的有力补充、支持和延伸。微信公众号具有推送文章、视频、图片等功能,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大学生在视、听、触全方位的参与和互动中,更易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好地认识自我,管理调控好自身情绪,达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善用微信把控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动态

当前大学生作为网络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大学生在自我表达上更加仰仗和信任互联网。平时学习生活中不便于表现的自我,有时会选择经由微信群、朋友圈或与微信好友联系的方式如实呈现。

在互联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有效运用微信平台做好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既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时俱进的迫切要求,也是全方位服务学生的具体有效表现,更为高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扩展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侯菊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7).

[2]马鸣.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7(10).

猜你喜欢

艺术类心理咨询心理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