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研究

2018-06-11张智慧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会职业评价

张智慧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开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针对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如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从全面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职业学校开展全面教育的必要性与现状,探究如何在职业学校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全面发展;内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76-02

一、职业学校全面发展的内涵

职业学校全面发展是指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在专业技能、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终身发展的长远动力。全面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是民族素质提升的组成部分,不仅使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完成相关课程与学位,还能帮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可以更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变化,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质,有能力去追求幸福的生活,不断提升个人生命价值与质量。

通常来说,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会认知

学会认知指的是学会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这是学生现在以及未来持续自我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掌握的基础知识都存在着基础差异,如果通过职业教育依然无法进行修成完善,那么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将无法独立开展自学,因此职业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认知方法。

(二)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指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专业综合能力,包括跨学科能力、适应能力、外语水平等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在进入社会适应岗位过程中的基础能力,是胜任工作并在社会上得以生存的核心本领。过往职业教育更多地倾向于培养学生在某一个具体方向的能力,学生能学到的东西较为单一,进入社会后很难快速适应岗位环境的变化,无论是跨学科还是跨专业的能力都很薄弱。当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职业学校在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学会做事。

(三)学会共处

学会共处指的是具备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能够在社会活动中与他人和平共处,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这些都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共处能够综合展现一个人的素养,是集体能量爆发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其学会与人共处,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和工作更加顺利,还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力,实现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是一种综合能力,不僅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还包括审美、保健等能力,它是一种培养个人人格的重要能力。

二、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这并不是说职业教育就是简单地专业培训,只需要做好技能培训与就业准备。事实上,职业教育也需要开展人文教育,真正做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同步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因此,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新时代职业学校教育的真正内涵,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整个社会的统一认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在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层面进行提升,还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进入社会走上岗位后才有可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动力。

(二)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技术,还要学会做人,懂得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站住脚。过往的职业学校教育模式是以市场、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这种教育模式过于片面,学校教育工作过于被动,无法发挥学校对企业的影响与作用。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随着“工匠精神”呼声的高涨,职业学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会通过个人的旗帜风貌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学生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更快速地适应岗位,因此又满足了职业学校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培养需求。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向吻合,还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

(三)是时代进步与国家发展的要求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文化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职业道德,拥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此外,企业单位在用人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能力之外的个人责任感与心理素质。而职业学校学生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够在技能、文化、价值、精神等层面得到全面提升,因此是与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是党的教育方针与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

三、职业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现状

从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开展现状来看,职业学校学生普遍表现出知识零碎,不成体系,且知识面较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想要参加成人高考或对口单招的学生更是将注意力集中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个体思想道德层面的提升,造成少数学生道德水平差,个人人生价值观发生偏差,缺乏公德心等现象。就业难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级难题,很多学生对自身认识也出现消极心理,不够自信,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学生消极对待学习,存有混日子的心态,丧失了作为青年人本应具有的雄心壮志,对未来感觉迷茫。

四、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因

(一)职业教育理念陈旧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更多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僵化的特点,创新不够。虽然职业学校培养目标与普通学校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在课堂教学上却往往是一脉相承,因循守旧,很难让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更是空谈。

(二)职业教育定位不准

过去我国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发展概念更多的是与经济因素挂钩,相应的价值取向也更多的是强调功利性、生产性以及工具性,开展的多是学生适应经济需求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育错位。进入新时代,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要从单纯的技术教学转变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落后乏味

职业学校虽然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了很多教学课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知识都具有实用性,部分课程的设置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无法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仍然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更加忽略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四)职业学校评价体系单一

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很多职业学校选择的评价方式依然是以书面考试为主,评价的内容更多的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并不具备有效评价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无法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评价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发展,而是为了淘汰和选拔,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更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问题的策略研究

(一)更新职业教育理念

要想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需要从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着手。除了社会需要改变外,从学校领导层到一线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要更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要想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不仅需要处理好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还要确保其与社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在综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基础上将正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对于教育工作来说,培养目标的确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还是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最终归宿。教育培养目标作为指导日常教育工作开展的落脚点,具有其稳定性,但是在对时代变化与要求的反应方面又具有其动态性。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其教育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都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養目标既有普通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需要在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同时,综合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需求,充分发挥教育对个人发展需求的满足。

(三)进行课程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改革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不同的阶段都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无论是外部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技术文化变迁,无论是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教学方法还是新研究,都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职业教育中课程的设置也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改革,确保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进行课程模式与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要确立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结合专业发展实际以及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创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模式与教学任务。

(四)树立可持续发展教学评价观

教学评价观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标准,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学校必然要确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可持续的评价。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观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和谐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它不是用简单的数字或符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形式化的评价,更不是简单地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与变化及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进行个人提升。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观。

开展职业教育是当前社会主义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实施方针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进行教育改革,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金华.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基本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31):4-8.

[2]蒋运钧.职校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0(31):12-15.

[3]孙昱.论职业技术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J].科教文汇.2007(3).

[4]彭英姿,邹丽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2013(7).

猜你喜欢

学会职业评价
学会分享
我爱的职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五花八门的职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