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2018-06-11何伟峰马书彬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困难

何伟峰 马书彬

[摘           要]  目前,高校已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完备的资助体系,然而传统的保障型资助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资助机制需进行转型,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在分析高校资助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校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及特点,并在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在发展型资助模式前提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    键   词]  发展型资助;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72-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是高校学生中贫困生人数也相应增加,与高校贫困学生密切相关的高校资助工作成为促进社会稳定,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资助工作现状

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主要为经济资助为主,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这就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然而这种保障方式还存在不足,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是不同的,造成贫困的原因也各有不同,贫困生自身的性格、爱好、特长迥异,单一的经济资助只能助其完成学业,但是对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贫困生自身的个人成长、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能力等各方面的帮助作用有限,对资助工作的“育人”这一职能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传统的保障型资助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

当前的资助体系已经非常完备,关于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政策和经费保障也有了很大改善。资助的物质保障功能已经充分发挥了作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因为经济情况而失学。如今,贫困大学生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学业,而有了更高的追求,并且有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的强烈愿望。如何能使贫困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使其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顺利实现就业,并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使其家庭摆脱经济困难的现状,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就要求在资助工作中注重以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注重贫困生自身发展,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如何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实现资助机制转型,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这就是要实现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的过程。

二、高校发展型资助的内涵

发展型资助是根据资助工作的自身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资助相关政策实际并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和生活需求为前提,以精准资助为基础,以帮助贫困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提升其自身能力和个人技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教育公平为目标,以物质资助、道德培养、素质拓展、精神激励为手段的资助机制。

发展型资助的关键在于精准资助。对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充分了解其自身以及家庭实际经济状况、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活动。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资助方式,如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年级、家庭经济困难等级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所在地域、家庭不同年龄段人员比例、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致贫原因、负债情况以及学生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状态、个人能力、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因素。精准资助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资助策略。

发展型资助要遵循学生资助工作规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制定合理的资助方案。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在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激励,加强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性格,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增强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个人不断进步,从单一的经济资助转变为具有多元资助方式和资助内容的发展型资助。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因其家庭经济困难,迫切需要通过就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对就业具有较高的期待,然而受其自身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有限,参加培训以及考取各种证书的机会较少,部分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总体来说,从长远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在日益剧烈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竞争中不具有优势,其自身的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对较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内容。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高校资助工作的实效,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要实现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在发展型资助模式前提下,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高校资助工作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