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研究

2018-06-11蒋杰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业中职课程

蒋杰

[摘           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中职职业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越发重要。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中职教育有“起步晚、摊子大、底子薄”的问题,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存在,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遇到很大瓶颈。基于这一认识,通过对中职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总结出任何实现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健康;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68-02

一、核心概念

(一)中职教育

中职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方面担负着重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意义就是要培养可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学生。让中职学生可以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成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科技向前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劳动成果等有很大帮助,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进程。

二、當前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现状

职业学校在培养新一代技术工人方面有很大帮助,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但是目前我国依旧存在对中职教学不重视的情况,所以很容易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比较差,这也给中职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难题,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旧的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资金投入已经不能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这一情况也为我国中职教育的良性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且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处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放缓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进程。

长时间以来,中职学校教育都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学科教学又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依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起努力,但实际情况却是当下社会道德、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遇到了很大瓶颈。因此,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如何对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应制定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评价标准。在此标准的影响下带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中职职业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中职教育的稳步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缺乏先进的硬件设施

早在1996年,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教育经费预算就占到了总经费的12.34%左右,但是到了2003年,这个比例就下降到了6.23%。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近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滞后甚至倒退的现象,由于教育的资金投入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同步,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比较差,缺乏足够的设施,教学设备陈旧,绝大多数学校的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育目标培养的要求。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尤其是中职职业教育,它和基础教育有很大差别,基础教育阶段只需依靠一支笔和黑板就能完成教学过程,然而在职业教育阶段,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还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由于办学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实训设施相对落后,缺乏器材的情况发生,无法满足中职学生进行高强度技能训练的需求,导致实习效果较差,这一问题的出现也是导致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因素。

(二)缺乏特色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比较老套

中职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职业学校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将中职课程进行灵活安排,并着手进行校本教材的编纂,以此来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和技术升级的需求。当下我国中职职业教育使用的教材往往出现版本过多、制作粗糙、课程结构滞后、教材内容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忽视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的问题和内容的更新速度与专业技术升级的速度不匹配的情况。

由于在课程设置方面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无法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把握,不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没有将知识应用能力的养成进行重视。这种课程设置和中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相悖的,也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符。虽然目前有部分学校将实习环节融入到了教学过程中,但是由于实习设备、实习条件以及实习经费的限制,无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统一,进而实现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对实习效果也带来很大影响。

(三)中职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缺乏紧密的联系和沟通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普通教育体系及教育体系内部之间的关系是断裂的,他们之间没有形成全面的沟通和交流,这也使得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晋升方面比较难。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可知,主要是以普通高中生为招收对象,其中对口升学的指标仅仅在4.35%左右,这种政策导致中职学校学生的出路比较狭窄,另外,职业院校招收了在升学考试成绩中处于“低分段”的毕业生,不利于他们职业技能培训效果的提升。

四、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措施

鉴于中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必须进一步加大中职教育的发展水平,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的实施推进中职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经费难题

针对中职教育经费困难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展开:(1)政府方面:积极呼吁政府不断增加对中职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金,进一步完善中职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硬件设备。(2)市场调节机制方面:采取“影子价格”机制,以此对学校的效益产生影响,这种价格的高低是和学校的声誉和实力挂钩的:学校的办学质量、师资水平和其他办学条件都会对价格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在的中职职业教育市场多是以买方市场为主,学生能够依据影子价格进行学校的筛选,类似的中职学校能够借助影子价格吸引广阔生源。

对企业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可以考虑采用企业联盟、订单培养及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进而形成包括就学、培训、管理和服务在内的全套式劳务输出链条,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使“用工荒”的问题得到缓解,还可以让学校从这种方式中收取一部分培养费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校的教育支出,还可以实现学生就业问题的合理安排。

(二)完善中职教师的培训体系

中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提升。这就要求中职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极强的实践水平,善于将“系统理论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化。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思维能力,还要学会将项目、任务进行筹划并实施和评价。教师不仅对教育要有清晰的认识,更要对中职职业学校的学生类型和学习规律进行关注,为了让教师符合以上条件,就要在教师中间开展系统的流程化培训。培训过程中,要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收入是和教学技能有关系的,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型。在进行教师的招聘方面要将能力指标作为考核对象,而不能将学历、职称和年龄作为考核主要考核标准,为学校引进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沟通技能的教师。与此同时,还要将教师竞岗机制引进来,教师需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展双向互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把握本行业技术的最新动向,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后还要挖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力争让年轻教师早日成为合格的教师,还可以安排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老人”去指导年轻教师,提升他们的教学实践水平。

(三)及时进行课程改革

中职院校的生源和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在开展课程改革时要坚持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只有在这种课程方式下才能让职业教育的课程和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确定时还要将市场经济为导向,改变以往以学科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传统模式,从社会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训。将知识的传授和素质培养进行协调,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将知识积累的痕迹进行淡化。在开展实训的过程中,应该将职业活动作为主要导向,以学生素质培养为基础目标,站在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知识的积累进行淡化,着重发展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上手比较快,但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后劲不足,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升级换代,要求学生在本职工作中善于突破自己,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将主动学习的现代学习观融入进去。

(四)加快促进各层次中职职业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需要开展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可以采取构建职业学会或教育联盟的途径共享教育资源,通过双师型教师培训和综合办学等方式实现协调发展,采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教育资源的效益实现最大化,还有助于制定系统的培养目标。通过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可以在现有的招生制度模式下,灵活运用国家现有的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职学生加快实现考上大学的步伐。

五、结语

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调整和转型密切相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快速发展的经济背后依然有诸多不和谐的成分,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后,可以帮助职业教育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速度。好习惯有助于养成好的品质,好品质决定着人生的命运,好习惯还可以帮助成就美好的人生,坏的习惯则会个人带来致命的危害。针对中职学生出现的不良学习习惯,一定要进行严厉地批评指正,将其消灭在摇篮之中,帮助中职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由懒于思考向勤于动脑的方式转变,学会团队合作,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拓宽他们的人生格局,让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丁金昌.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教究,2012(2).

[2]刘海君.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3]杨黎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J].职教论,2013(9).

[4]耿金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5].孙燕.提高教师参与课改的动力和能力[J].现代教育,2012(6).

[6]王珏.浅析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领域的困惑[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7]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兼議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职业中职课程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