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考

2018-06-11王叙雅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通识专业课程双创

王叙雅

[摘           要]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状况不容乐观,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未能融入专业教育。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策略。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66-01

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分离的问题,因此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目前高职“双创”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这其中除本科院校外,还包括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高等职业院校。但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照搬本科院校“双创”教育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状况不容乐观,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融入专业教育。《中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研究显示,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未自成体系,无法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紧密结合。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受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将就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且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较高水準,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截止2018年6月30日其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10%,其中签约到国有企业的比例为84.18%。高质量的就业去向使创新创业教育被忽视,被理解为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的教学活动。这样的理解违背了国家开设“双创”课程的初衷,也使创新创业教育无法真正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被边缘化。

(二)与专业教育关联度不大

从组织管理上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负责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为学生处、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或思政部、基础部等基础课程教学部门,而非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院系;从教学内容上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该课程定位为通识课程,所讲内容仅包含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在通识课之外未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两者的内容联系。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从2016年起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由基础部负责作为选修课在学院二年级个别专业讲授;2017年、2018年该课程被列为必修课在全校所有专业一年级中开设,授课教师除基础部教师外也有专业课教师的参与,但所讲内容仍还停留在通识课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创新创业教育仍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还未真正融合。

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策略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应互相融合、协同发展。首先,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全面而系统的专业学习后,才能利用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创新创业。其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了专业教育的发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其基于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那么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照上述问题及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

(一)观念转变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以培养学生创业技能为目的,只面向个别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大众教育。

(二)课程融合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之间的融合是核心,学校可采取分层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将两者有机融合:第一阶段可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介绍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第二阶段在每个专业开设一门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发设计相应的校本教材,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第三阶段可在毕业设计中增加创新创业考核要素,并鼓励学生将本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作为毕业设计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肖璇.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专业教育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8(15).

[2]沈逸.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再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猜你喜欢

通识专业课程双创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