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2018-06-11夏晶晶马雅玲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院校互联网+

夏晶晶 马雅玲

[摘           要]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则逐渐转变了人才的培养观念,从培养就业人才转变为培养创业人才,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就业。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活动存在重视度不足,教育观念难以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主要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关    键   词]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06-02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变化。互联网时代下,新兴产业不断涌出,传统的行业也面临变革。以商业管理为例,互联网的出现衍生出O2O的线上和线下经营模式。同样的,互联网的出现也影响着教育领域。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出现新的情况。传统高职院校在于培养专业性、实践型的人才,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课程出现变化,先后出现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出现相应的变化。例如,传统的创新创业活动主要围绕实体经营,属于线下经营的模式;互联网时代下可以开展网上创业活动,也就是开展线上经营。纵观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依旧处在较低的水平,因此,研究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高职院校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必然性。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人才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要求具有丰富知识,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缓解学生就业压力。随着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就业压力变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解决就业难题。最后,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创业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强,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强,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网上创业活动。此外,创新创业活动也是学生提升自我的一种途径。创新创业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都是一种考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提升和完善自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创业教育需要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传统高职教育在于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也就是围绕学生就业开展教育活动,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需要围绕学生创业开展,人才培养方面在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思考力、创新力、创业能力等,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通常情况下,创业活动往往是组队完成,独自开展创业活动面临较多的阻碍和风险;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创业创业教育在各校园内得到了积极响应,但从开展情况来看,依旧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且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较新颖的教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势必面临诸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重视程度不足。受到高职教育固有的教育理念影响,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重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忽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课程设置有限,课程的内容单一,而且课程投入较少,这些都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却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一方面,教师人数有限;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性较差。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往往是别的专业课程教师进行兼职,缺少专门从事创新創业活动的教师,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效果不佳,最后,未形成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有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作为理论支撑。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理论教学较少,主要为实践活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

(一)调整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高职教育进行改革。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高职教育围绕就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授课方式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教育方法方面也从以往的面对面授课发展成非面对面的网络授课方式。教育理念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人们获取的信息增多,教育理念从“促使学生就业”转变为“鼓励学生创业”。针对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重视度不足的情况,应该加大宣传,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同样可以通过学生创业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加强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研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便是个很好的突破口。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上的创新创业活动,如组织学生开网店或者利用网络发布信息,需求新的创业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相关创业信息,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用于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师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做好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互联网”时代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需要打造一支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教师的外部引入。针对高职院校缺乏专门从事创新创业的教师,可以从外部引入专业教师人才,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研发、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其次,做好教师的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培训,让教师与时俱进,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利用互联网收集教学资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最后,开展专题讲座活动等。除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讲座的方式宣传创新创业活动,邀请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鼓励学生;邀请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分享教育经验。此外,完善教师资质考核。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成绩、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进行考核,以此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

(三)借助“互联网”,构建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传统的教育实践都是通过校内的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习实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借助互联网,建立“互联网+”产业模式,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学校组织教师深入互联网型企业去学习和参考,了解互联网企业的运作模式,一方面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创业经验,用于指导校园创新创业教育。同样的,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考学习,通过企业参观,学生了解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企业的创业模式,拓展自己的创业思路。

(四)高校资源共享和整合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新鲜的课题,国内高校和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出路。独木不成林,单个院校的力量是有限的,会受到院校师资力量的影响,可能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例如,部分条件好的地区成立专门的创业园区,负责一些高新项目的研发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部分条件差的地区,则享受不到此等待遇。因此,应该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实现创新创业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整合有了可能。所以,高校之间应该打破壁垒,实现创新创业资源的共享,并对创新创业资源进行整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创业的方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育观念未转变、重视度不够、教师力量薄弱、教育课程单一的情况,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育改革,首先,调整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创业促进学生就业。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借助“互联网”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探索“互联网+”产业的创业模式。最后,高校资源共享和整合。加强高校联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发挥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迟蓓.“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2017,48(14):106-107.

[2]严瑛,赵明威,赵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以陕西工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7,46(6):105-107.

[3]朱孔阳.构建“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大体系[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25-27.

[4]谢攀科,郑淑娟.“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研究:以嘉兴职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6):37-38.

[5]何玲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5):19-22.

[6]夏薇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

[7]郭英英,刘洋.高职院校“三阶段·四结合·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文教资料,2017(12):104-105.

[8]李宁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12):50-52.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院校互联网+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