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8-06-11任志兵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信息

任志兵

[摘           要]  信息时代的来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影响着教育行业的开展,而且对中职德育提出新的挑战。重在分析新媒体时代中职德育中呈现出的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新媒体时代中职德育提出应对之策,旨在树立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提高明辨是非之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    键   词]  新媒体;中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92-02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都在信息的笼罩下生活、学习。中职学校的德育在受到新媒体的益处之外,也难免会渗透进阻碍的因素,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分析新媒体对德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迎接此挑战的重要对策,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的德育现状

(一)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负面影响较大

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网络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系统,这也表明了它监督力度并不大。因此,很多人都会匿名在网络上“为所欲为”。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资源,不论好坏。而中职学生尚且处于青春期,他们面对网络上的多种信息,总是不能正确地分辨对与错,或者会被很多虚假信息所诱惑,从而对自身产生负面的影响,反馈于新媒体网络中,成为一个网络“杀手”,一个随着网络风向摇摆的“键盘侠”,甚至会将这种不良影响带入生活与学习中,最终耽误自己的学业与未来。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信息,最终成为一个优质的中职学生与社会人才。

(二)信息传递过于多样,降低学校德育权威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是便捷的、快速的、多样的,各式各样的信息总在吸引着中职学生的目光,不论是正确的信息,还是错误的信息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这从侧面证明了新媒体信息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权威,让学校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影响。新媒体网络信息的特点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权威,那么在学校的德育教学中,自然会降低教师的说话力度以及学生的听从力度。当教育者的德育话语权受到置疑时,必定会导致学生因怀疑而选择混沌,甚至不听,最后产生新的信仰危机。

(三)德育工作观念陈旧、方法老套,吸引力不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学生面对着琳琅满目的网络信息,它们富有生动,娱乐性较强,所以,在课外之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与新媒体信息保持密切的关系,他们接触的信息面越来越宽,思想越来越开放,面对网络上一些与学校的德育要求不一致的道德问题,产生彷徨和二次选择。在新媒体的巨大魅力面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观念愈发显得陈旧,方法老套,并不能吸引中职学生。学校总是以强硬的规定条例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管制,千方百计不让学生受到一点伤害,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体验不到德育的快乐。经过种种误区,学校的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使德育管理的目标很难实现。

二、新媒体时代中职学校的德育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智能终端使用的正确指导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方便大家的练习,有的甚至在小学阶段就有了智能手机,更何况是中职学生,其普及程度更高。教育行业的各个教育者也对智能手机对学生的利弊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中职学校的教师也应该保持理性的分析状态,加强学生对智能手机科学使用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使用工具的观念,智能手机在中职学生的手中,应该是有利于学生探索学习资源的工具,作为跟上时代的途径,开阔视野的“眼镜”,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阵地中,开启无限的知识徜徉。其次制订完善的手机使用规定,对某些对手机有强烈依赖程度的学生应加强管制,采用一些处罚手段,帮助他们“迷途知返”,与家长一同进行全面性的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太过严格,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最后,社会上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加以重视,净化网络社会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对学生产生的危害。

作为中职类的学校,应该合理地对教师与学生强调智能手机的合理使用,如果有必要,可以在教学楼等教学阵地设置信号屏蔽,强制性地减少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提升学生听课的效率。教师在进行德育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智能手机的两面性,辩证地看待手机带来的利弊,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智能手机带来的危害。

(二)创新德育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总是用学校的规矩压制学生的天性,希望学生能够保持课堂的秩序,甚至有些教师会轻视学生,在课堂中,毫无互动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想而知,其教学成果必定是不成功的。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认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德育教学的趣味性与社会性,与生活挂钩,才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思想做到“有理论,有实践”的操作与练习,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用德育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将媒体网络上对某个事件的看法作为几大辩论点,让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论点最好是與学生的学业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论点的探讨欲望,让学生既能够得到德育,还能够学习专业知识。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中加入媒体信息,与学生共同进行网络事件的探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网络中的视频资源播放给大家,引起学生的共同探讨,每个人说出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观点。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陈述中了解学生的思想高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社会舆论的看法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面临的误区总结起来,然后帮助学生矫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新媒体对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帮助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也能够在各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增添德育信息,将德育思想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业中,帮助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三)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与生活、教育等方面牵连甚广,既然不能够摒弃新媒体,那么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让它成为教学的有效工具,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新兴的新媒体用语,将他们放在德育的课堂之中,营造幽默风趣、和谐统一的班级文化,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德育的热情与学习欲望。作为中职教师,首先应做到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社会信息等。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降低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比如,QQ、微信等社交软件都是学生常用的交流工具,教师可以利用网友、微博粉丝等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与思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解惑。

虽然中职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与主观想法,但是在他们之中必定会存在一位“意见领袖”,教师应该善于观察与找寻,对这位“意见领袖”进行良好的交谈与德育教育,从而在学生中重新掌握话语权,进而影响更多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熟练地在课堂中展开教学活动与环节,使用网络英语,与学生保持相同的网络敏感度,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申请一个微博公众号,与学校的学生实行良性互动,既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学、人品、性格等方面的吐槽,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回应与解释,同时,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投票,再决定是否采用该观点等。总之,新媒体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桥梁,就应该合理地使用,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四)利用新媒体形成德育的合力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在德育途径方面提出: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教师、家长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这要求学校、家长与社会应该加强联系,共同合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用信息交流,也方便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够随时随地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发展。学校与社会方面也应该加强信息发布的监管体制,避免学生在学校的校园论坛、校内网站、校园新闻等平台发布一些不实信息,误导众多学生。建立一个举报信息箱,学生可以匿名在网络举报箱中吐槽不良信息,让学校能够及时地进行监管,創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职教育一直与社会就业联系密切,自然会时刻关注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学校可以对此进行一次专业培训,让学生了解各行业的“规矩”,并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在面对新媒体网络信息时,能够快速地分辨出真伪。同时,在培训结束之后,为学生安排一场“新媒体”考试,考试形式采用网络实践操作,既能够避免让学生产生应试的抵触心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参与考试。教师将考试结果作为参考,针对不能正确选择的学生进行深度教育,致力于将学生的职业德育贯彻落实于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思想以及正确的新媒体思维。

三、新媒体时代下中职学校德育的未来展望

新媒体是我们身处于这个时代没有办法避免的,只能够顺应其发展规律,寻找到适合中职学校发展的德育措施。我们常说:“事物都是两面性,有挑战的同时,自然会有机遇。”德育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前行的方向,新媒体的挑战伴随而来的也有机遇。因此,中职学校只需要找到出口,便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地开展德育,为德育发展插上翱翔的翅膀,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一飞冲天。

总而言之,学生的德育发展至关重要,不容忽视,中职学校尤其如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都应该关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利弊两方调衡,减轻新媒体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加强中职学生对分辨网络信息对错的能力,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何毅.新媒体对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2]利莉.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现状及实效性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信息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订阅信息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展会信息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