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2018-06-11苏若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教材

苏若飞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职业教育并没有被学生重视,因而学生学习并不主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也想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再次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同时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体化教学的出现改变了现状,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心得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92-02

一、传统教法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文化基础差

职业学校生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中考失利以及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有部分家庭条件不好,为了节约费用而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专业课的学习难度很大,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低,不能很好地理解空间概念等一些抽象信息。以笔者教学的汽车维修专业来说,尽管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进行直观教学,但学生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仍然似懂非懂,对装配关系、传动关系的认识还是一头雾水。学习汽车原理,学生习惯于初中的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运用,学习排除故障课程找不到学习思路与排修规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专业技术理论学习遗忘甚多,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不会举一反三,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技能。

(二)课程安排跨度大

就我校目前的汽车维修课程来说,专业技术理论课安排跨度大,教学不连贯,造成教师课程安排不统一,学生学习体系不完整,对整体知识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彻,学习不够深入。

(三)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师不统一

传统专业教学模式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不是一个(一组)教师。两位教师各自拥有自己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二者在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上不统一,造成课程教学脱节,而由于考试中二者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甚至在教学中出现“各自为阵”“互相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课程之间、体系之间不能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无法合理统筹教学内容。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缺乏创造性思维,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我们的专业课教学不能再停留于“黑板上修车”的传统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一)一体化教学能够更好地衔接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教学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打破理论、实践的教学壁垒,将二者融为有机的统一体。在一体化教学中,理论课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室先进的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体化教学减少了课程教学的重复内容,能够及时验证理论教学内容,同时提高实物教学直观性,让学生能够亲手接触设备、零件等,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反映出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

(二)一体化教学统一教师教学方式

一体化教学是由一位或者一组教师主导完成,能够设计出更加完整、统一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在一體化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课可以有机统一起来,不会因为不同教师出现课程重复、互相推诿的现象,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组织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一体化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现状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理论课与专业课的传授更注重于板书、语言传授内容,抽象程度高,学习难度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一体化教学中更多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抽象教学转为形象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勇敢地展示自我,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四)一体化教学推动校本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来源,也是教师教学体系形成、学生学习体系建立的框架。当前职业学校的教材相对脱节,与社会需求偏差较大,实用性与实践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要求提高教学实践性,这就推动了对教材的改革,尤其是编排学校的校本教材,根据学校实际、学生情况以及社会企业实际工作需求,将实践操作技能作为重点,将企业需求作为指导,舍弃冗长理论,开发、编写更加符合实际的校本教材,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教学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关键所在,通过一体化教学实现课程的统一,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实现人才的创新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

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建设规划好一体化实习车间,为教学开展作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有一个满足一体化教学的场所。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对一体化车间进行设备投入,使实训车间面积、基本设备和常规设施都能达到要求。目前,我院汽车专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条件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其次重视一体化车间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投入,可以与适合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学校提供教师、学生,在学生实践学习结束后可以进入企业一线进行工作,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一体化的实验室对员工进行“回炉”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最后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车间实验室,增加实验室功能,扩大实验室的操作范围,从而为一体化教学提供切实保障。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这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理论课上,笔者改变过去板书、语言的授课形式,借用多媒体、互联网通过图片、视频、3D模型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汽车各项零件极其之间的互相关系,让学生能够上手摸、动手做,激发学习热情;在实践教学中,笔者采用“项目推进法”给学生定下项目,其余工作交给学生,教师从旁指导,让学生自己探索一个完整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个工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设计项目方案、工作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学生学得深刻,教师教得舒心。

(三)加强“一体化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路人,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有较高水平理论素养和过硬专业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是师资队伍优化提高的重要目标。除了学校或者年级组织校内培训,我们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协会组织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加深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与不同品牌的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邀请企业技术员工来校讲座,聘为客座教师,补充师资队伍人才的空缺,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实践,提高我校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

(四)编写合理的一体化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以及切合我校实际的一体化教材

1.编写一体化教学计划

(1)要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2)对现行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模块的划分,然后在模块化课程的基础上编制一体化教学计划。

2.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

(1)在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前,我们对课程、课程涉及的授课教师、工作岗位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调研,分解目标;(2)对分解后的目标任务进行分类,按照一体化理念重新分类,重新设计理论课与实践训练课任务;(3)对同类的目标任务进行整合,并且以工作岗位需求为指导,分配理论课、实践课教师教学任务;(4)组合教学单元,以单元整体性教学作为学期授课新模式。教学大纲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教学任务的纲领性文件,实施一体化教学就要从上到下进行改革,集合教学实际,制订出符合我们自身情况的教学大纲来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

3.编写一体化教材

没有一体化教材,就无法实施一体化教学。目前我们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一体化教材,因此,校本教材的编写成为一体化教学编写的主要方式,这也有其优势,各个学校、各个地区情况不同,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工作实际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授课与实践训练。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要把握好教材中单元整体性内容间的衔接与递进,由浅入深,提高教学深度。所以要求每个单元:(1)要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2)要明确任务和任务引导;(3)要明确规范的操作方法与步骤;(4)要明确支撑任务与拓展的相关知识;(5)要明确符合实际生产的工作页。

四、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师本位”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认为教师是教学主体,重视教师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以来,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要积极转变,不能再像过去一支粉笔一个人、一节课上一板书这样授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问,去学,去思考。

一体化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体化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校、教师要为学生主動学习“让路”,不用像保姆一样护着学生,而是让他们大胆探索、勇敢实践,学校与教师做好保障、保护工作,从师资配备与课程分配上支持一体化教学改革。

(二)改变学生的观念和学习方法

一体化教学中学生是处于动态的,而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之初也会有所不适。所以,教师在设计并实施教学的过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应注意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可以在演示中讲,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教学模式,顺利完成转变。这些知识的获得仅靠教师的传授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依靠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来完成,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专业迁移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具备专业扩展能力。

(三)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

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指导,互相提高,在教学中要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践验证,亲自检验自己所学,在验证的过程中又能找出各自学习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再次强调教学与理论实践相结合,有机统一,互相提高。如我们讲汽车的一般结构,可以直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对汽车进行拆装,并且要求学生记录零件名称、画出零件轮廓图,小组之间各负责一个区域,拆下来的零件再重新装回去,组成完整的一辆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汽车的概念、零部件、各部件的关系进行讲解,对学生来说,在动手的过程中听到知识讲解,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大大加深了学习的印象,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总之,一体化教学改革作为当前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工程,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而教师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培训、下企业工作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对教学双方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这样也能够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轩民.浅谈技师学院的“一体化教学”[J].才智,2016 (22):59-61.

[2]滕菲.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67-68.

[3]张俊芬.新的开始,“心”的收获: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J].新课程(下),2014(11):128.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教材
教材精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