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五引领”

2018-06-11何励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专业化培训

何励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育之核,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课堂教学能力的“课堂、比赛、培训、研究、学习”五引领,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關    键   词]  课堂教学能力;五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3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课堂是教育之核,因此,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引领,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教学实践能力,能创新性地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一个终身学习、知识能力不断更新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之核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果最终要在学生那里体现,必须以学生为实践对象,如何把握好与学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性地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关系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奠基和长足发展。从事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十多年里,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学校缺语、数教师,就从办公室调几个来,职校语文不就是练练应用文写作吗?数学不就是简单的代数函数吗?专业发展就是写写文章、做做课题等,这些都是对教师专业化的误解。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各种教师培训等都是为课堂服务的。

三、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五引领”

(一)课堂引领

1.课堂督导常抓不懈。第一阶段是普遍听课(推门听课,事先教师不知道这节课被听课),了解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第二阶段集中研讨,将听课情况全面汇总,通过座谈、研讨,以达到改进、提高、求同、共进的目的。第三阶段是跟踪调研,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促进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

2.教研活动丰富多彩。如观摩课、互动参与式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讲座、团队教学设计等,针对教学难点、热点展开,形式多样化、内容具体化、气氛活跃化、效果实用化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比赛引领

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和前提是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与厌学的中职学生,要求教师需有过硬的基本功。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的宗旨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升。比赛内容丰富,如粉笔字比赛、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有图片、动作、影视片段)、课堂教学(如何突破重点难点、采用什么好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等;形式多样,有教师赛,也有领导赛;有单项赛,也有集体赛;有开卷赛,也有闭卷赛等。每次大赛不仅历练了多年的“老典型”,而且会有一大批新面孔在激烈的比赛中崭露头角,既为教师创造了展现风采、锻炼成长的机会,也为教师搭建了比拼教研实力的舞台。赛前的反复磨课、赛中的现场观摩、赛后的精彩点评,丰富了教师教研的内涵,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培训引领

1.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各专业部集中培训,对上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进行教材辅导及集体备课,不仅给教师引领了备课思路,而且在教学内容把握上真正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教材引导后,有的专业部还组织教师观看有关教学录像并进行研讨、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以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2.骨干教师培训。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加大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体现在:(1)骨干教师的专题讲座;(2)骨干教师去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对课程要求;(3)骨干教师公开课;(4)送骨干教师参加省培、国培学习;(5)骨干教师基本功比赛。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不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辐射引领的作用。

3.教学领导培训。从听评课入手,无论是平时的推门听课,还是每周的各专业部教研活动听课及各种教学比赛,教学领导都必须参加,听课结束后,教学领导必须进行评课,根据评课情况给予打分。在此基础上,专业部主任及骨干教师再进行全面补充。除此之外,积极组织教学领导外出学习,不断提升教学领导的专业指导水平。

4.继续教育培训。重点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培训分集中辅导、在岗自学、经验分享、跟踪指导等形式,“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学社会榜样和树身边典型相结合等。通过继续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育人能力。

(四)研究引领

课堂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若要促进教师多角度反思的专业化发展,就应该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学研究意识,把实际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并创新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来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

(1)通过开展科研课题实施培训会、研讨会,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2)调研与指导。采取的方法有三种。首先,调研,听课;其次,召开课题组会议,听取汇报,并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下发指导性材料。对一线教师在课题实践中的困惑和需求,定期进行指导;对备课、上课等重点环节,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研讨交流,大大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水平。

(五)学习引领

1.教师集中学习。利用业务学习这个平台,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师资培训课程。培训形式也体现多样化。充分为教师搭建一个业务切磋、学习、提升的平台,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及时充实并储备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成为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2.教师个体自主学习。(1)与书本为友。教育需要智慧,通过教师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智慧,而要提升自己的智慧就要多阅读。教育内容、手段、策略的选择和确定,甚至课堂上的妙语连珠、引经据典、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等,无一不是多读书的智慧结晶;(2)和电脑为伴,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具有复杂性,不仅要求教师有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知识整合教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持续关注国内比较活跃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博客(如胡小勇等)、订阅国内比较活跃的教育信息化类微信公众号(如酷学习Kuxuexi1等)、选修信息化教学相关慕课(如“爱课程”推出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项目等)。我们要学会运用教育网站和搜索工具帮助自己学习,开阔视野,提升教学技能,提高课堂的质量;(3)善于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一些真实的教学事件、视频教学等,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教学历程,可以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之,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教学也是一种技术,学习型小组、翻转课堂、慕课等学习组织形式和技术革新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甚至颠覆性的变化和革新,只有不断探索,充分履职,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途径,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准,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     较教育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专业化培训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会议·培训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会议·培训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