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6-11蔡雪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声乐心理

蔡雪平

[摘           要]  中职生声乐教学要做好乐理知识的讲解和专业的音乐训练,不仅要求学生拥有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对自己有信心。对部分声乐成绩落后的学生,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表演中正常发挥甚至超长发挥,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主要对声乐教学中中职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强化中职生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声乐水平能够显著提高。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声乐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108-02

中专学生声乐教学就是把中职学生的声音发挥到最佳水平的艺术,歌唱者通过声乐来调整身体上的各个器官从而使其状态最佳,所以心理状态的最佳也是必不可少的,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产生任何的心理浮动都会导致演唱的不顺利,从而使学生对声乐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提升声乐水平,所以对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应当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一、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应有的自信或者盲目的自负感

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人少,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样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和自负感。有的学生因为自身音乐条件差、专业基础差导致信心不足,从而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畏首畏尾,觉得什么都学不好;还有的学生恰好相反,他们有盲目的自负感,训练、考试、演唱的过程中过于想表现自己,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样会造成心理状态的起伏,从而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易于浮躁,取巧学习声乐

中职学生处于懵懵懂懂的年龄,想要成功,又不愿付出太多的努力,总是想投机取巧地完成声乐训练,这就是典型的浮躁心理作祟。声乐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得一步一步地缓慢提升,有的学生因为一次高音的挑战成功而沾沾自喜,觉得自身条件好便不需要努力,殊不知,严格的训练和日积月累的积累才能使自身的声乐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歌唱技巧掌握得不够

部分学生因为在入学前没有经过系统的声乐理论学习,演唱方法训练,导致学生乐理储备不足,演唱技法不正确等情况,还有些学生通过下载网络视频,自己学习网络歌手的唱法,破坏了整个的教学计划。有些学生因为来自农村,平时较少在大家面前表演,有一定的自卑情绪,不敢张口歌唱。歌唱的技巧还不够成熟,无法驾驭声乐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差,对应用哪种发声方法不能有效地甄别出来,学了点皮毛就想一步登天,这样往往因为选择过多而导致心理状态的紊乱,归根到底就是歌唱技巧掌握得不够。

(四)学生心理素质不高

新生入学后,因为在初级中学未接受到专业的声乐教学,对声乐还停留在流行音乐唱歌的印象,开学后进行的专业声乐教学普遍学习进步不大,加之一些女生心理比较敏感,常常流露出自卑心理,并产生消极放弃的心态,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差异性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中职学生随着自身生理、心理的成长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但因为人生阅历的不足,会出现迷茫、找不准自身的定位,因此,教师的首先任务是做好思想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面对生活、学习要有自信,还要学会善良、真诚地对待他人。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更多地采取正向激励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综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

初学声乐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碰到一些难题,常见的形式包括发音不准或喉音明显、高低音转换不自然、吐音不够清晰或口音严重等,所以在专业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有选择性的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以轻声唱法教学为例:对比教学,教师请学生以“大白嗓”的形式唱歌,而教师则采用轻声唱法,让学生对比哪一种方式表达更好,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进而让学生认识到轻声唱的重要性;通过唱法特点的讲解,如保持良好的气息平稳性,找准头腔共鸣不稳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感悟和实践体会增强自身的声乐水平。最后,可以通过联系一些实践活动,如校内外的文艺会演、校际间的交流等,让学生走出班级、走出校园,在沟通、学习、实践中摸索学习声乐的窍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班级学生共同进步

大部分声乐教学课程教学多选择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多,如何掌握教学节奏,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需要教师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定与选择,进而提升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如培优补差的教学方法解析,对有一定声乐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更多地通过引导、纠正的方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对基础较差或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花点心思与时间,通过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课外开“小灶”,来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差生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还能帮助学困生逐渐转变自身学习态度,与优生共同学习与进步。

(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中职学生认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于声乐技巧的探索性。声乐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对声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愿意吃透、钻研技巧,才能忘我地陶醉在声乐的世界之中。如让学生欣赏《黄河颂》,美妙的音乐肯定能打动学生,奔腾的黄河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这样的音乐学生必定会跃跃欲试。根据学生每个人的音色、音域的不同,让学生单独表现一支曲子,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夸赞,这样学生的心理受到慰藉,兴趣肯定会更加浓厚。

2.建立具体适中的学习目标

教师应当在声乐教学中应当制定具体适中的学习目标,告诫学生不要浮躁,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声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平常心”,不因为一时的完成低音的练习而目空一切,也不因“高音上不去”而沮丧。学习的过程就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过程。教师应当告诫学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扎实的基本技巧、正确的发音方式、良好的演唱状态才是增强学生实力的基础,讓学生的心理状态永远处于平和的状态下。教师应当让学生制订符合自身条件的目标、保持心态平和,使用方法得当、选曲适中,这样才能让自身的演唱更加完美。

3.利用艺术实践消除怯场心理

那些歌唱者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落落大方,一颦一笑、一起一伏之间都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不单单是歌者对演唱技巧的把握程度高,更重要的是他积累了大量的舞台演唱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所以中职教师应当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模拟课堂为一个小舞台,其他学生是观众,单独让学生演唱或许和合唱,这样能够及时地反馈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内部的演唱比赛和晚会,这样舞台的实战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最终走出校园,去更大的舞台上表现自己。学生的心理从不自信到自信,对舞台的整体把控能力从无到有,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声乐技巧也会与日俱增,舞台实战经验也会更加丰富,心理素质会跟着实践显著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教育声乐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即通过差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声乐基础不高且心理素质较差等情况,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转化对策,即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还有实践活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等;在中职生声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声乐的浓厚兴趣,建立起具体适中的学习目标,艺术实践这三种方法来平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声乐教学中心理状态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让学生避免由于心情紧张而影响实践表演,让学生能够在临场演唱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建立起越来越强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喜欢声乐,从而显著提升中职学生的声乐水平,为下一步更好地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青.浅谈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声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5(1):256.

[2]樊宇岚,连美琴.浅谈中职生的厌学问题[J].河套学院学报,2013(2):70-72.

[3]李亚男.浅谈中职学校班级职业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4(34):259.

[4]邱飞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改革新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1):54-73.

[5]杨美娟.浅谈中职生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2(5).

[6]王桂莲.声乐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华章,2012(35).

[7]徐龙.从声乐教学的方法看声乐教学的有效性[J].艺术研究,2008(1).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声乐心理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