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

2018-06-11何秋萍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支票实训岗位

何秋萍

[摘           要]  为满足即将毕业的学生今后顶岗实习和走入社会工作的需求,中职学校开设了“会计岗位实训”这门重要的岗位实训课程。该课程于会计专业理论课程和专项技能训练之后开设, 其中“出纳岗位”中“支票的填制”是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阐述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建议,以此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实训课程;支票的填制;出纳岗位;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84-03

通过对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根据岗位和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深化对职业技能的训练,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支撑”的课程体系,“会计岗位实训”课程是继“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等理论课程后一门重要的岗位实训课程,为学生顶岗实习和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出纳岗位是会计工作的重要构成,出纳在日常工作中负责现金往来,负有直接的、重要的现金管理职责。支票与现金密切相关,支票是出纳最经常接触的票据。本文以中职会计教学中“支票的填制”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会计岗位实训”是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授会计各岗位的基本职责和工作内容,其中包括出纳岗位、债权债务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和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等。本节知识点选自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王贤兴、戚海成和杨继秀主编的《财务会计技能实训》中第一章“出纳岗位”,计划教学课时2学时。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班的学生。该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已了解原始凭证相关内容的填写与审核,对票据有了大致了解,但欠缺实务过程中对票据的填制训练,技能操作不够规范,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因此,本次课发挥了学生直观感知力与模仿力强的优势,配合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岗位模拟中完成本次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会计岗位实训”是一门实训课程,它根据会计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及工作流程,要求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的相关技能。本课从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针对会计分工的特点和对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本次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支票的种类及用途,掌握支票的填制内容。

技能目标:能进行支票的规范填制。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准确的岗位精神,提高自主探究意识和小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配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内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支票内容的规范填制,难点是根据业务需求提高支票规范填制的技能。本次课与常规教学对比,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最后综合应用,达成本次教学目标。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手段及实施总体过程

众所周知,会计教学内容多数都是抽象的。在课堂中,教师如果盲目地讲解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本次课教师结合了PPT、Flash等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仿真实训软件,让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听课,通过针对性的课堂实训检验学习效果,使原本抽象化的知识更为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加轻松、高效率地完成本节课知识。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本节课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实施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准备阶段,通过手机利用“掌上魔灯”平台和网络资源布置课前任务,通过微课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第二阶段:课堂实施阶段,首先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新课讲授,再结合PPT设计圆饼游戏进行单项填制练习,接着利用自主研发的支票填制软件转向整体填写训练,加深知识点,接着进行岗位模拟,分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动手动脑,让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趣、具体。最后进行远程在线专家点评,教师归纳总结,分享作品。第三阶段:课后提升环节,鼓励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财务体验室,模拟出纳岗位进行填制训练,由此强化课后知识。

(二)教学准备环节

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支票的规范填制”微课。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登录“掌上魔灯”教学平台学习微课,结合之前的学习经历,对支票有大致了解,并利用学习平台的弹幕提出学习中的想法和问题。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流讨论和互动学习。 最后教师利用“掌上魔灯”进行在线测试。根据课前测试反馈,设计手工填制支票任务单。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对支票有了初步认识。教师根据预习测试结果,借助财务仿真软件设计课堂学生任务书,制订合理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方法

本次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课程导入上引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动画视频讲述了出纳填写错误支票而遭到银行退票的情境,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课堂实训和岗位模拟进行任務驱动,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见图1),围绕“任务”分为五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任务(10分钟)

(1)教师利用极域教师端进行课堂点名管理,便捷、快速地了解学生到课率。(2)教师对预习内容提问,设置MOODLE平台讨论区“支票特征”话题,要求学生将答案及利用网络资源找到支票的票据式样上传平台讨论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3)教师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动画视频(见图2),导入出纳填制错误支票到银行无法取现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的学习任务。本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知识讨论回顾、师生交流的互动、学习任务的下达,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氛围。

(二)新课讲授—导任务(20分钟)

(1)教师结合真实票据讲解支票种类及用途,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查找相应支票种类,让学生迅速理解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之间的联系和用途,现金支票只能提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转账,而普通支票既可以提取现金也可以转账,但如果在左上角划双横线只能转账。(2)教师让学生认真比对网络图片和纸质票样,并利用学习平台回答“支票的填制内容有哪些”,引出教学重点内容。(3)教师回顾微课内容(见图3),通过弹幕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解析知识点,强调支票正联的不可涂改性,必须规范填制,并通过课堂板书举例日期大写的填制,说明规范填制是为了防止篡改日期。(4)教师设计在线动画测试游戏和进行学习平台讨论互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强化重点知识记忆。微课和游戏测试,让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理解,顺利导入下一环节任务。

(三)软件仿真—演任务(20分钟)

(1)教师利用自主研发的支票填制软件(见图4)进行演示讲解,从日期、金额、签章、收款人名称、用途五方面展示支票基本填制内容。(2)采用PPT设计的圆饼游戏进行单项填制练习,让每个学生加强日期、金额的填制规范,从易错点上进行强化训练。有了单项训练基础,让学生进入软件实训系统,完成整张支票的填制。由于系统随机生成题目,每位学生的做题情况不一,软件则会根据不同错误情况进行针对性提示(见图5)。学生依据填制错误分析提示进行填制规范初次修正。自制填制软件的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规范填制点,落实了教学重点。本环节中通过专业软件模拟岗位实训将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对接,体现课程对接岗位、内容对接技能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实训,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也通过信息化软件系统了解学生在支票填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岗位任务环节作准备。

(四)分岗实训—施任务(25分钟)

教师让学生观看支票规范填制的动画,加强感性认知,让学生结合上环节软件填制实训,思考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接着实施支票的岗位填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人一岗的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支票签发的整体流程。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手工填制支票实训任务书,协调岗位分工,分别扮演出纳、主管、银行工作人员角色,完成从出纳填制—主管签章—银行人员审核的实训任务。实操演练中,教师指导学生解读任务书,要求根据业务要求选择正确的票据进行填制。在填制过程中,教师强调纸质支票的不可涂改性,对学生填制规范技能进行面对面指导,而学生则通过实战训练对支票的规范填制进行再次修正,明确规范填制点,例如,日期上要规范大写,金额上大写前面不留白,小写金额前要加人民币“¥”符号,用途必须写清晰,如写明备用金、工资款、差旅费等,盖章要同时具备财务章和法人章,缺一不可。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实战演练中遇到困难,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岗位模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接,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评价总结—固成果(15分钟)

(1)各组展示本组的手工填制支票作品,其他小组在观看后,通过问卷星给作品打分。(2)利用网络远程视频,某公司财务主管点评学生作品,让学生在专业人员点评分析中加深支票填制的规范点。(3)教师则根据学生互评和专家点评的结果梳理本次课的重、难点,针对典型错误进行再次强调讲解,归纳经验口诀:日期要大写,金额不留白,数字加“¥”符,签章两不误,正反要注意。(4)教师选出优秀手工填制支票作品,拍照上传学习平台,进行分享展示,便于巩固学习。在课后作业上,教师要求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模拟出纳的职责,加强对支票填制的认知。学生、教师、专家的多元评价使学生支票填制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反思

会计信息化引入课堂为会计教学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才能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会计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信息化教学让教学安排趋于合理,实训的课时数上升,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创新。信息化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通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教师被动教”转变成“学生主动学”。本课教学设计借助社交媒体、自制软件、MOODLE学习平台、Flash动画、问卷星、远程点评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让知识传递多样化、抽象概念形象化、教学过程立体化、评价机制科学化。通过信息化教学,本课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技能学习更加扎实,凸显了技能为主的教学目的。本次课真正体现了“课程对接岗位,内容对接技能”的教学理念。信息化课堂让学生的技能学习更加扎实,扩大学习的时间、空间,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参考文献:

[1]鲁芳,陈铸千.以记账凭证为逻辑起点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以用友T3财务软件为例[J].商业会计,2017(11).

[2]罗慧华,陈宇哲.“双绞线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J].山西农经,2017(8).

[3]刘跃玉.“填制现金支票”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7(9).

[4]蒋红华.从就业岗位谈会计专业学生出纳技能的培養[J].时代金融,2013(2).

猜你喜欢

支票实训岗位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Writing a Check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新骗术!小心款到发货也不安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英国要彻底废除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