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教育国际化实践与启示

2018-06-11黄晓锋王晓丽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集美华人华侨后裔

黄晓锋 王晓丽

[摘           要]  “一带一路”为职业教育办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其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路径之一。学校目前服务“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是为“海丝”沿线国家华人华侨后裔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学校在招收“海丝”留学生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44-02

一、基本概况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成为国家发展倡议。“一带一路”为职业教育办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其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厦门属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前沿地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美工业学校地处厦门集美,追溯办学历史,是1920年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学校是集美学校成员校,按照集美校委会的安排,2017年即将启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侨华人招生工作,是福建省内目前唯一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华侨华人的中职学校。我国在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约6000万,其中东南亚有4300多万,占73%左右,而福建海外侨胞1512万,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就有1200万。

2017年学校响应集美学校委员会倡议,顺利招收了14名“海丝”学生,截止2018年5月15日已经完成了第二批“海丝”学生20人招生名额,为了满足华人华侨后裔来祖居地就读的愿望,学校又启动了自费留学生的招生,计划三年内在校“海丝”留学生数达到100~150人。

学校目前服务“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是为“海丝”沿线国家华人华侨后裔培养职业教育人才。

二、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分析

(一)学校招收留学生可行性分析

1.职业教育在华人华侨后裔方面是空白

一方面,我国服务华人华侨的高校只有广州暨南大学和泉州华侨大学。由于高校培养的是少数精英,因此能来祖居地就读的华人华侨后裔人数有限。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在大多“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视以及普及程度较低,在东南亚华人华侨后裔中,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很少,很多华人华侨后裔因考不上高中而辍学,这影响到华人华侨后裔在居住国的竞争力。

2.服务“海丝”华人华侨后裔是历史使命

历史上,华人华侨对祖国教育、经济发展都做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抗战时期,有数万“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为中国抗战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集美学村对东南亚华人华侨有着深厚的情感,当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后,集美学校委员会就号召集美学村各学校,拟以香港集友银行部分股息收益为主要来源,设立“陈嘉庚奖学金”,用于资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华人华侨学生和港澳台地区集美校友后裔学生来厦学习深造。

3.集美工业学校正在大幅提升国际化办学实力

学校定位服务“海丝”学生,但要让他们愿意来我校读书并在此安心学习,成为“海丝”建设的坚定支持者和合格技術人才,就必须有较强的办学实力。

学校与德国马克思·艾特学校、劳特巴赫市福格尔斯山学校签署了“姊妹校”合作协议,双方确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实验实训等相关教学内容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联系,引入高水平的AHK职业教育认证,在福建率先成立AHK中德(厦门)职业培训中心;学校还和加拿大乔治亚学院开展“3+N”的合作办学,为学校学生继续深造,对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平台。

(二)学校顺利招收留学生的策略分析

虽然“海丝”学生在求学愿望方面存在巨大潜力,但要真正吸引他们回国读书,还必须有实施策略。

1.坚持陈嘉庚先生倡导的“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作风。学校向海外华人华侨真心传导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积极利用集美校友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设立招生代表处,为“海丝”华人华侨提供最贴近的服务。今年学校已经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设立了招收代表处,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宣传,学校生源质量得到保证。

2.学校严格按照《陈嘉庚奖学金章程》把好招生质量关。比如,学校要求学生提供华人社团出具的华裔证明;汉语水平考试(HSK)证书;毕业学校鉴定书或推荐信;公证的中文或英文最后学历证明和成绩单等。

3.加强服务“海丝”学生的意识。学校认识到服务“海丝”学生,也是为学校自身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对“海丝”华人华侨学生后裔进行培养,他们在情感上更加认同祖国发展,拥护“一个中国”,这是利国利校的好事。学校在服务“海丝”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华人华侨后裔看到我们国家的强大,他们中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让孩子回国接受职业教育,这个举措,不仅会增加“一带一路”拥护者,更有利于学校对办学国际化的精准定位。

三、学校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学校教育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教育国际化中培养目标的定位

学校目前服务“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是为“海丝”沿线国家华人华侨后裔培养职业教育人才。服务“海丝”沿线国家华人华侨后裔的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培养,让他们支持“一个中国”,并成为“一带一路”拥护者。借助“一带一路”,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学校办学经验的增多及办学实力的逐步雄厚,今后是否扩大招收范围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需要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这里的政策是指具体的留学签注和外籍人员的管理,如我校“海丝”学生的留学签注时效是一年,如此每年的签注,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學生的护照信息变更,国家政策规定15天要到出入境部门登记,但有时执行起来很困难,这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罚款。另外,关于留学生的外出实践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考虑到安全原因,不允许留学生离开学校下厂实习,这会影响对留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对祖居地的认同感培养。

3.急需外事方面的业务培训

学校在服务“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外事政策、外籍人员管理、出国规定、外事纪律等业务问题,但由于这方面的政策很多涉及到国家机密,所以学校很难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这给学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重视华人华侨学生的求学欲望

每年华人华侨需要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至少有100万(按照6000万海外华人保守推算),所以职业教育要出台鼓励中职学校招收海外华人华侨后裔学生的政策,对这些学生的培养,为我国“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具有深远影响。

2.出台统一的奖学金及收费政策

对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及收费政策需要按照新时代要求重新制定,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考虑到“一带一路”的特殊需求,如语言能力、技术要求等。

3.需要提供海外的教育服务

海外华人华侨后裔的资格认定、汉语水平考试服务及招生代理机构资格条件及服务费等,需要有清晰的指导意见。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启示

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涉及面广、发展时间长,包含厘清思路、统一目标和资源优化整合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战略规划统领全局。集美工业学校招收“海丝”留学生,为“海丝”沿线国家华人华侨后裔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教育实践,为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化办学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

(一)跟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办学理念国际化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前提。在国家“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也应以国际化的职教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和丰富的教育交流资源,抓住新机遇、满足新要求,顺势而为,主动作为。

(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可以“走出去”,也可以“引进来”。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既可以整合国内教育资源,让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外办学或与国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实现“走出去”;也可以提升自身实力,打造中等职业教育的品牌,吸引沿线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做到“引进来”。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人民日报,2015-03-29.

[2]程宇,刘海.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3]蒋旋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际化发展与本土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

[4]冯宝晶.“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

[5]李敏.“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N].人民政协报,2018-02-09.

猜你喜欢

集美华人华侨后裔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每月新词
新语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有效联结全球华人华侨
不朽的丰碑之集美解放纪念碑
试析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基因和精神
“一带一路”战略下华人华侨投资纠纷解决机制
中国艺术家获2016集美·阿尔勒发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