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对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2018-06-11顾海娜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德育

顾海娜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体验式教学法遵循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即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来获得新知,并内化为道德品质。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不免有其尴尬情况存在,但却不能因此否定其在中职德育教学,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作用。立足“十九大”报告精神及海南建设自贸区的前提下,分别从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现状及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及运用策略四个维度来阐述。希望体验式教学法能被广大德育教师所采用,推广到德育课堂中。

[关    键   词]  职业生涯规划;体验式教学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30-02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现状及实施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譬如:讲授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但不可否认,传统的讲授法仍然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是部分教师采用的唯一教学法。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种原因。

(一)教学思维的固化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我们不能否认讲授法的重要性,因为不论是哪种教学方法,通常都会与讲授法相结合使用。但对部分德育课教师来说,其认为教学活动就是教师说、学生听并做好笔记的一个过程。

(二)教师教学的惰性

大多数德育课教师都认同体验式教学法对于课堂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教学惰性、职业怠倦等因素,教师仍然会采用讲授法。仅就备课而言,讲授法相对于其他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会相对轻松。

(三)教学过程的艰辛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在接受新事物这一方面更依赖于当代发达的互联网体系而非教师,加上年龄原因、自控力不强,且认为德育课不重要,导致德育课往往变成“睡觉课”。学生的不配合最终也导致教师把上课视为“苦役”。

(四)德育教材的缺陷

教材理论知识过于空洞,以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难、接受难,导致教师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会出现教师指导吃力、学生摸不着头脑的状况。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由于教师教学思维僵固、学生的不配合、德育教材内容的陈旧等原因,职业生涯规划课难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最后导致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只是敷衍了事。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一)体验

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就教育的本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即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刘惊铎著的《道德体验论》中,体验被定义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可见,体验就是通过身体力行地去察看、体尝、实践,从而获得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内心的真实感受。

(二)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学生学情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师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经历或实践,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一定的能力,最后进行德育内化。

三、体验式教学法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

2017年,海南省全省共10.3万人次参加中考。同年,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秋季招生人数分别为56726人和51350人。由此可见,中职生在招生人数上占比将近50%。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在海南省建省30周年提到: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海南省委书记表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海南建立自贸区对中职生就业在个人专业及综合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更大意义上给中职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和机遇。因此,每一名中职生都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在进一步了解自己、了解行业的基础上,立足专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既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地分析环境,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就业。同时还能够提供走向理想的行之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并帮助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困难。

换言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要想上好一堂德育课,不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在德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站在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对象的个性特征、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的。体验式教学法简单来说,主要表现为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探索,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在情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教师进一步引导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这不仅充分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使学习变得简单直观,引发学生兴趣,從而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

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生动性,而德育教师若想充分发挥出体验式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做出一份具有质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则要求德育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1.备课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而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在尊重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基础上,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这就对教师的知识面、专业性、灵活性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课堂

在德育课堂中,我们提倡“以生为本”,教师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具有较高的课堂掌控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为此,教师须不断地学习深造,获得个人修养及教学水平上的提高。

3.反思

德育教师应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以此来总结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寻找解决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众所周知,能力高低有先天因素影响,亦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学校教育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培养,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化需要的合格人才。

恰如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提到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角色扮演、分组合作、体会、分享,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德育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获得成长,更能够将教师视为能够陪伴自己、发现自己优点的可爱的人;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声嘶力竭,学生大片睡觉的现象。学生配合度高,教师才能获得职业成就感。

四、如何把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

(一)创设情境与引导

体验式教学法所需要的情境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顺应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且能符合学生学情。情境的内容可以就地取材,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的一些事物或学生说过的某一句话,可以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一些事物或现象,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等。情境的辅助工具可以是多媒体、黑板、教师自制的各种道具等。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是指教师通过提问、提示、鼓励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探讨得出知识,并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的一个过程。例如,教师在讲授职业理想的作用这一课时,可以以“理想即是苹果”为主题创设情境。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想象、游戏、讨论的过程中,意识到职业理想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清晰自己的职业理想具体是什么。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想”,让学生组词,从而引出“理想”。然后分析讲解学生所组词语,解析梦想、幻想、妄想等与理想的区别。其次,发放小苹果状卡纸,每人5张,要求思考后写出5个理想。教师把苹果树卡纸贴在教室空白处,让学生把自己职业理想的小苹果挂到苹果树上。完成这个环节后,教师可结合上节课所学的何谓“职业”,引导学生辨别与完善自己的职业理想小苹果。最后,分组讨论职业理想的作用和意义,教师总结职业理想的作用。

(二)建立新的德育评价体系

目前,大多中职学校的德育课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学校的考核方式仅仅局限于期末的卷面考试,忽视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事实,而这样的评体系势必会造成体验式教学的失败。

我们可以结合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中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建立新的德育评价体系。

1.德育评价内容可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书写、课堂参与度、综合能力、道德品质等。

2.评价方式可包括学生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三者结合。

3.评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每次课进行一次小评,每一学期末进行一次总考核。考核满分为100分,每一项考核内容都可以设置范围1~10分,根据完成的程度来打分。其中,学生自评和同学评价各占期末总分的30%,教师评价占40%。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

[2]丁玉华.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曹婉娇.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法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王清玲,潘宗秋.高职院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职教论坛,2016.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法德育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