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nternet平台探讨分层教学

2018-06-11谭旭金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分层差异信息技术

谭旭金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针对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主要探讨校园网络优势下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通过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等步骤,最终达到缩小个性差异、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目的。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网络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5-0016-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职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基础差异。(2)学生存在接受能力的差异和学习习惯的差异。学生除了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外,还存在着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异,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时效性等,不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也将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

从上可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已经客观存在了,而且差异是比较大的。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没有基础的学生“吃不消”。如何对待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的差异?用单纯补差的老办法显然是行不通。因此,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Office 2010办公软件课程教学中实施适应差异,促进发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ffice 2010办公软件分层教学。

校园网络的分层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 它强调以网络为教学载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其核心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它是架构在计算机对等网、校园局域网、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以网络为依托的,它脱胎于教育学的分层教学理论,又依据其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自成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ffice 2010办公软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分层实质上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个性化教学的一种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程度。课堂教学中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就不可能适应有差异学生的需要,当然也不能促进有差异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层”:

(一)学生分层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最大差异是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各年级、各班、各专业情况也不一样。要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调查是获得真实情况的一种有效办法。我采用发放调查表(如表1、表2)和与学生开座谈会、谈心等形式来调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时间,学过的软件,掌握的程度,是否参加过“计算机考级”考试,以及各证书获取情况,家中是否有电脑,每天上网多久,都操作了什么等,也是我们调查的内容。课前的调查,只是初步了解,在课内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深入了解。当然,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想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都在调查范围内,这为我们尝试“分层”教学提供了主要的参考依据。学生智力和认知方式的差异也是学生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差异最大的是学生原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影响面最广的差异也是学生原有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我们把表现在学习能力上不同的学生大致可分为强、中、差三层次。

1.学习能力强。这类学生基本上熟悉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他们有强烈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愿望、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教材基本内容满足不了他们。

2.学习能力中等。这一层次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和理解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这类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没有困难,但他们的积极性不够高,基本能按要求完成作业。

3.学习能力较差。这一类学生是指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很少或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一般需要老师或同学多次反复的帮扶才能完成作业。

(二)教学目标分层

1.基本层。培养学生的技能,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提高层。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并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

3.启发性层。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应该拓展学生学习认知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科书知识,并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对知识的扩展和综合应用有更高的学习要求。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目标,改为可由学生选择的弹性目标。目标的分类,并不是和学生的分类简单一一对应。学生有选择的權利,从什么目标开始,最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可以自己制定计划,教师仅进行必要的指导。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出发,有教材上基本内容,也有补充内容。补充内容不单纯是提高性的和发展性的内容,也应该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台阶”、增加“兴趣”的内容,便于不同层次学生选学。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设计的一些基本任务要适合网络操作,对一些基本的数据素材,教师应事先在网络服务器的文件夹中准备好。

(三)教学分层

学生可以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学习任务。网络教学分层使教师的任务从主要是讲解和讲授转化到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学习方式也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 学生答”,转化到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学习是“分层”教学比较可行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在进行学生分组学习时,可从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组合: (1)以自然形式分组:即在网络教室中,相邻的两个或几个同学相互组合,组成学习小组。小组可大也可小,依据学习任务的大小自由组合。(2)以学习任务进行分组:在网络服务器上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区,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从网络服务器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3)以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分组:教师有目的地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分析、分工合作,每个学生必须 “有事可干”,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2.学习方式的选择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这一点不同于网络课程,这也正是网络环境下分层教学的特点。在此阶段,学生首先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然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学习:(1)以书为本,从课本中获取知识;(2)充分利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3)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4)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分层教学网站”进行自助学习;(5)通过教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进行引导性学习。

3.学习反馈的途径

“分层”不是“分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表现个性。教师组织学生对存在共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学生层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不同层次学生都会有收获。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应设置多种的交流形式,便于学生反馈。

(1)通过局域网学生提交相应的操作作业,便于教师做出正确的在线辅导。(2)在分层教学网站中我们设置了相应的“学生作品展示区”模块,选择了不同层次学习任务的学生,可以在相应的Office 2010办公软件作品展示区中展示自己的作品,便于和其他学生学习交流。(3)在分层教学网站中我们设置了“自由讨论区”模块,学生可以进入讨论区中,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在讨论区中,教师作为普通的一员,也参与其中的讨论,学生和教师在这其中是相互平等的,学生并不知道教师的真实身份,有时教师的观点会遭到质疑。

(四)评价分层

各层次学生由于性格、智力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的评价标准也要有所区别。对基础相对落后的学生应重在及时肯定他们的小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中等基础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激励,既揭示其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并督促他们进步。对有良好基础学生来说,鼓励他们的挑战和创新是很重要的。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我们提供一定难度的任务让他们挑战,使他们更加严格、谦虚、坚定,超越他们自己。

三、运用网络平台,拓展分层教学的效果及结论

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与探索,掌握了发挥校园网络优势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Office 2010办公软件教学备受欢迎

在所教的班级中进行Office 2010办公软件感兴趣度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网络个性化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备受学生的欢迎。

(二)Office 2010办公软件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Office 2010办公软件中级考证通过率情况统计如表2:

该数据表说明,我校采用该教学模式以来,学生Office 2010办公软件通过率明显逐年提高。

(三)增强了网络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Internet已遍布全球,大多数学生家里都具备了上网条件,由于我们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信息,利用QQ和微信进行在线互动,学生可以将完成的作业直接发送给教师,教师也可以随时抽查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并将批改的作业发回给学生。这样增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

四、结语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差异是永远客观存在。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运用“网络分层”施教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讓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和成功,以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J].教育研究,2005(2).

[2]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J].中国教育品牌在线,2004(6).

[3]胡学增.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04.

[4]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9.

猜你喜欢

分层差异信息技术
相似与差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