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田径运动员赛时稳定发挥的实践探析

2018-06-11朱海浪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心理素质

朱海浪

摘 要: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对比赛时心理素质和比赛心理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不够重视,方法简单且不够深入,严重影响学生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为此,可以从学生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实战训练,全面提高竞技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比赛中存在的自信心、高水平的发挥、比赛节奏的把控、赛时心理的及时调整等4个小方面,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提高比赛时的心理技巧。

关键词:竞技实力 心理素质 竞技状态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b)-0074-02

学校田径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的失常发挥,是一个长期存在且相当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运动员比赛经验欠缺,心理素质不过硬,无法将自己应有的竞技水平稳定地发挥出来。目前,学校田径队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训练基础薄弱、训练时间有限的业余队,运动员都是在校学生,比赛经验欠缺。在训练时,普遍重视专项体能和技术的提高,轻视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的培养,不像球类项目那样,赛前认真研究计战术和比赛心理,通过各种热身赛,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导致心理素质不过硬,影响比赛时的正常发挥。现就如何有效提高学校田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和大家探讨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1 训练和比赛相结合,在实战中全面提高竞技能力

众所周知,以赛带练,以赛促练,在实战中锻炼是提高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最好办法,通过实战锻炼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目前的学校田径队相比于球类等其他项目,赛事少,学生锻炼机会少。赛前训练期间,要合理地分配训练时间,积极主动地和其他参赛院校联系,利用周末进行对抗赛。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对抗赛可分别安排在早晨、中午和下午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下,也可适当安排比赛,使运动员在实战中适应不同的比赛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其他项目的体育比赛,其他体育项目中积累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可以正向迁移到田径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赛后及时进行总结,没有总结反馈的比赛只能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对运动员的提高作用很有限,比赛是手段,总结和改进才是目的,比赛中发挥出色,取得了好成绩,自己要能总结出来原因,成绩不好,也要能知道原因。只有总结,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要带着任务比赛,每次对抗赛前教练员要引导和提醒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实战中解决,全面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

2 比赛心理技巧的科学干预,确保比赛时的稳定发挥

2.1 对自己的竞技状态一定要自信

很多运动员在比赛时,总是感到自己的状态不够好,形成了无名的心理压力。形成这种心态的原因,从心理层面来讲,主要是缺乏自信,是自己对自己的竞技状态的调整,平时缺乏专门有效的训练和科学的心理干预,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到底自己的最佳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心里没底,由于对比赛成绩的过高要求,盲目地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比赛中,只要进入比赛场地,不管自己的状态如何,必须坚信,我今天的状态非常好,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就像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得主Daley Thompsond自信的观点,“我终坚信自己能做好。我知道自己一定能赢。虽然我也怀疑过自己的实力,但是,在比赛前的一周或10d内,所有的怀疑和不自信统统消失。我从不带着任何怀疑参加比赛。我始终有自信能100%投入比赛。而且在比赛结束时,我认为不管结果如何,除尽力之外,你别无他法”。

2.2 平时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赛时质的提升

赛前训练,教练要严格要求学生,同时学生自己对自己更要严格要求,从细节抓起,认真对待每次训练和赛前练兵,不论田赛和径赛,面对各种不同的客观情况,认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力争每次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发挥,只有在平时达到了一定的量的积累,比赛时才能达到质的提升,将失误降低到最低,稳定发挥。把每次训练和赛前练兵都当成正式比赛看待,充分做好准备,力争最好的发挥,能力达不到,不奢望,能力有一定要取得应有的成绩。例如,2008年带队参加陕西省职教院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当时一個很有夺冠实力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开始时,总是习惯性地用左手扶一下铅球,这个小问题都没在意,可比赛时,裁判员就这点警告该运动员,造成负面心理影响,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训练时9.3m左右的成绩,最后只投出了8.15m。

2.3 从实战出发,提升训练强度,稳定把控自己的比赛节奏

平时训练时,像中长跑和竞走等项目,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都是按自己的节奏进行练习。正式比赛开始时,其他运动员的高速度、高强度会影响每一个动员的比赛节奏和心理稳定。学生运动员,在比赛开始落后的情况下,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己的比赛节奏,在比赛开始阶段就被拖垮。在对抗赛时,和高手同场竞技,在跑步计时手表的帮助下,用心体会如何把握自己的比赛节奏,稳定地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2.4 比赛时出现的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要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保持心理稳定

比赛场上,一切问题都要靠自己来解决,作为一名运动员,必须有这种担当和魄力。比赛时对自己的水平合理定位,正视差距,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比赛,首先纵向和自己比,然后才是横向和对手比。首先要保证自己稳定发挥,和训练时的成绩相比,只要有提高或持平,就是胜利。在稳定发挥的基础上,再和对手横向比,良好的心态是保证运动员高水平发挥的关键。在校内比赛每次都是领先,到高一级的赛事中,一旦落后,便心里发慌,不知所措,严重影响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这时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第一目标,和自己比,稳定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再说第二个目标,和比赛对手比。天外有天,人上有人,随着比赛级别的提高,高水平的运动员很多,不管别人成绩如何,自己的水平自己清楚,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即可,只求正常发挥,不想超常发挥。要有勇夺第一的勇气和魄力,在技不如人的情况下,也要能尽力发挥,争取好的成绩和名次,要有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气量,使自己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如2007年带队参陕西省职业院校学生田径运动会时,有一名短跑运动员,200m决赛时一直领先,在大约180m处被第二名赶上,动作马上明显变形,短短的十几米,冲过终点时,由第一名变成了第四名,成绩远不如训练成绩。赛后运动员说他在那名运动员赶上自己的一瞬间,心理上有一种崩溃的感觉,脑子一片空白,都不知道是怎样冲过终点的,痛定思痛,及时调整,在400m决赛时,跑到主席台中间时,再次被两名运动员赶上,但在距离终点7~8m处,他顽强地超过对手,夺得冠军。运动员赛后说,这次没有慌,按照自己的节奏坚持跑,终于战胜了自己。

良好的竞技成绩的取得,必须是竞技实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平衡发展,才能够切实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基于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良好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比赛心理技巧,对成绩的影响特别明显,必须对心理素质和比赛心理技巧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深入研究训练手段,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田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各类比赛中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温宇红,田麦久.高水平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理论阐述[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

[2] (美)Robert S Weinberg,Daniel Gould,著.体育与训练心理学[M].谢军,梁自明,译.6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3] 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生心理素质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