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8-06-11宫小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骨骼肌太极拳糖尿病

宫小龙

摘 要:太极拳运动对人体骨骼肌的糖代谢有一定的作用,能促进骨骼GLUT4mRNA的表达,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增加肌细胞对糖的利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改善胰岛素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血糖的利用率。而其中骨骼肌对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血糖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不仅有助于降低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病情进展,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太极拳 糖尿病 骨骼肌 葡萄糖载体GLUT4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005-0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随之成为全球糖尿病发的第一大国,故而糖尿病毋庸置疑便成为我国财政支出不可忽视的重担。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非传染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始发因素,运动治疗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3种方法之一。由于运动能够提高机体的血脂和血糖的代谢,促进肝脏分解肝糖原和肌肉合成肌糖原,增加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进而增加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增强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最终改善甚至胰岛素抵抗反应,甚至抑制胰岛素抵抗的发展[1]。有氧的耐力持久运动在肌糖原储存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肌糖原是肌肉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2]。

虽然运动的方式和选择有很多,但太极拳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健身功效,赢得了大众对其情有独钟的青睐。大量的研究表明, 以太极拳作为运动的主要项目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降低血糖及血脂、提高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控制病情进展,还可以改善患者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其中骨骼肌对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血糖起到主导作用,本文就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太极运动

当今科学证明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不但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且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太极拳是一种全身心放松、一呼一吸、动静结合、兼刚柔相济、阴阳平衡的武术拳种,据研究它能技击防身,又可以改善机体骨骼肌力量增强体质,还能安神宁心调理五脏促进身心健康防治疾病,从而达到较好的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功用。太极拳既是中国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结晶,又是中国传统乃至现代武术拳种的代表,在技法上要求通过髋关节的旋转,带动人体重心的改变,使四肢与躯体保持协调一致,即强调整体与局部结合,以局部为轴心实现整体位移,使整体协调,运动圆整[3]。众所周知,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动作要领及其优势为动作连贯轻松,用意不用力,精神专一。其运动强度和时间容易控制,并且能使人体全身各个关节和每一组肌肉都得到充分而适当的舒展和锻炼,同时能够促进血压循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的中轻度有氧运动。

2 骨骼肌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人体80%~90%的葡萄糖是依靠骨骼肌摄取而消耗,骨骼肌是人体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组织,更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及胰岛素抵抗,主要发病机制为葡萄糖载体GLUT4多数情况下隐藏在肌细胞里面,当餐后血糖骤然上升引起胰岛细胞不停地释放胰岛素,肌细胞里面的GLUT4不得不输送到肌细胞膜外层的表面,此时细胞膜葡萄糖的通过率增加,形成了葡萄糖无法有效地利用,而葡萄糖直接转为糖原储存起来使血糖浓度发生病变。而GLUT4基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及消耗途径是骨骼肌中糖代谢的主要方式。大量研究显示运动有助于骨骼肌收缩,促进骨骼肌GLUT4基因表达,进而改善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4-5],即逆转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内GLUT4基因表达的减弱或失常。

同时骨骼肌中糖代谢异常与骨骼肌中瘦素功能紊乱有关。据研究瘦素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并彼此相互调节,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同时也合并瘦素抵抗。有学者经过动物实验研究证明[6],血中瘦素能刺激骨骼肌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糖原合成激酶的活性增强,通过有关酶的介导促进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此外又有研究表明[7]瘦素可以刺激细胞摄取并转运葡萄糖,增加骨骼肌和神经元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GLUT4的活性,促进了糖原合成,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有研究证实[8]运动可以影响瘦素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蛋白的功能,进一步介导胰岛素分泌和代谢作用的改善,是纠正糖尿病的糖代谢失衡的机制之一。另有研究显示[8]2型糖尿病大鼠的骨骼肌瘦素-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leptin-AMPK-ACC)信号通路受损,引起骨骼肌糖脂储备功能的紊乱,导致骨骼肌糖脂代谢紊乱,降低了胰岛素的敏感性。长期有氧运动可改善骨骼肌肉leptin-AMPK-ACC信號通路障碍,进一步缓减骨骼肌的脂代谢紊乱,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9-10]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长期处在慢性炎症中,特别是骨骼肌细胞内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大量聚集,促使了骨骼肌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不断地分泌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抵抗素等,炎症因子干扰甚至阻断了骨骼肌内正常的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促使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3 太极拳运动促进骨骼肌糖代谢的调节

研究显示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严重肥胖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主要是通过改善骨骼肌糖代谢进一步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国内外指南[11]均推荐可把太极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干预糖尿病超重或肥胖者去减轻体重。

实验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尽管是一种全身性舒展的有氧运动,但其锻炼以大腿肌肉为主,通过太极拳运动可以针对性的锻炼人体大腿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等[12]。有氧耐力运动可以协同药物治疗共同促进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载体4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反应。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腿骨骼肌(如股四头肌)细胞葡萄糖载体4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通过太极拳运动可以刺激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载体4基因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人体血糖代谢。有研究表明[13-14]太极拳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能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反应,主要机制为太极拳运动通过锻炼骨骼,促进了骨骼肌葡萄糖载体4基因的表达,增加了胰岛素作用靶器官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等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也正向刺激了肌细胞内糖原合成及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了肌糖原氧化贮存能力,降低了血糖。也有学者研究发现[15]太极拳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正向免疫系统平衡,有助于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有益于身体健康。并且有人调查发现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以太极拳运动作为主要的锻炼项目不仅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更能提高生活质量[6],考虑由于长期太极拳锻炼要比不稳定的广场舞不仅可以增强下肢骨骼肌的力量,还可以静心养性,缓减心理精神压力[17]。

因此,可以说太极拳运动可以促进2型糖尿病患骨骼肌GLUT4mRNA的表达、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加强胰岛素的外周作用和敏感性,使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增强而起到降糖作用。大量研究显示太极拳运动能下调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浆、脂蛋白、胰岛素作用。研究者们通胰岛素受体、胰岛素等其他指标进行测量,还发现各项指标在中低强度有氧太极运动的作用下有明显的降低或控制。此外,太极拳运动还可以改善周围神经传导和末梢血供及血液流速预防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对人体骨骼肌的糖代谢有一定的作用,促进骨骼肌GLUT4mRNA的表达,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增加肌细胞对糖的利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改善胰岛素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血糖利用率,降低血糖。推荐中低强度的有氧太极拳运动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1] 徐国琴,林文涛.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2(1):53-56.

[2] Gaede P,Lund-Andersen H,Parving HH,et al.Effect of a 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on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8,358(6):580-591.

[3] Looker HC,Knowler WC,Hanson RL.Changes in BMI and weight before and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1;24(13):1917-1923.

[4] Dela F,Ploug T,Handberg A,et al.Physical training increaseas muscle GLUT4 protein and mRNA in patients with NIDDM[J].Diabetes,1994,43(7):862-865.

[5] 吳毅,李益明,胡永善,等.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7(10):39-42

[6] Dube JJ, Bhatt BA,Dedousis N,et al.Leptin,skeletal muscle lip-ids,and lipid-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J].Am J Physiol RegulIntegr Comp P hysiol,2007,293(2):642.

[7] Dyck DJ,Heigenhauser GJ,Bruce CR,et al.The role of adipokines as regulators of skeletal muscle fatty acidmetabolism and insulin sensitivity[J].Acta Physiol (Oxf),2006,186(1):5-16.

[8] 衣雪洁,常波,马铁,等.耐力训练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 leptin-AMPK-ACC信号通路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4):88-93.

[9] 马静.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脂肪酸和脂肪增加的原因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8.

[10]王剑.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IRS-1、LL-1β、TNF-a表达及罗格列酮干预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

[11]许雯,廖志红,李延兵,等.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88-91.

[12]游永豪,胡俊,张阳,等.24式简化太极拳锻炼过程中老年人双下肢主要肌肉肌电信号变化的比较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1):106-108.

[13]蒋荣康.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成分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7(10):35-36.

[14]蒙恩.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成分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358-5360.

[15]刘淑慧,张航.多年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影响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4):51-53.

[16]王萍,韩俏英,梁仁瑞.太极拳运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6):108-109.

[17]李旭鸿,范年春,许鑫华,等.长期太极拳和广场舞锻炼老年女性骨骼肌含量、骨骼肌力量以及平衡能力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9):844-848,853.

猜你喜欢

骨骼肌太极拳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营养不良患者人体成分及能量代谢特点分析
安石榴苷减轻大强度训练造成的骨骼肌损伤:抑制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动态重构的关键效应 
Ending teen smoking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书法与太极拳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