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8-06-11赵伟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 6 Section A中阅读课的教学实例来谈谈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品质;认知目标

【作者简介】赵伟,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中学。

一、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英语课程性质的界定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该课标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阅读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人教版Go for it九年级Unit 6 Section A中的一节阅读课为例谈谈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几点做法。

二、问题导入,启发思维

本节课所教授的单元主要是围绕着“inventions”这个话题展开,而该课主要谈论茶的发明以及茶的发展历程。在导入环节,老师设计了四个问题。

(1) Which country is famous for tea?

(2) Which places are tea leaves produced mainly in China?

(3) What kind of tea do you know?

(4) Do you know the reason why people like tea so much?

从这四个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对今天上课内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和思考。解答这四个问题并不难却在上课伊始给予了学生一种“安全感”,为接下来活跃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第四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多维度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三、任务贯穿,层递思维

1.pre-reading:激发兴趣,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在这个环节,老师在PPT上呈现茶具的图片后,然后播放一段关于茶的背景知识的视频。播放完毕后,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T: What is the video about?

S1: Its about tea.

T: Of course its about tea. But is it about how to drink tea or how to make tea or what else?(老师看学生没有回答到点子上,故意卖了个关子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思)

S2: Its about history of tea.

T: Much better. (故作沉思状,既是对这个答案表示部分认可又以此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S3: Its about the tea culture in China.

T: Yeah, you got it.

以上的两个问题既考察了停留在记忆行为的低阶思维又考察了分析归纳的高阶思维能力。老师在合适的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紧接着,老师又抛出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ea?” 以此来为接下来的精读作铺垫。随后,真正进入任务型阅读阶段。任务一是让学生仅仅从课文提供的图片以及标题来猜测。What may the passage talk about?此任务对学生来说比较直观地就能找到答案。

纵观读前活动,老师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要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为接下来的读中和读后活动奠定基础和动力。

2.while reading:任务梯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弹性。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测之后,老师布置了第二个任务即主旨匹配。在该任务中,让学生快速通读全文并根据所提供的每个段落的主旨大意进行匹配。随后,老师对文本分段进行处理。

针对第一自然段,老师给出了任务三即仔细阅读该段落后回答三个问题,“1.When was tea first drunk?2.Who was tea invented by?3.How was tea invented by accident?”。针对第三个问题老师给出了一张图片来帮助学生来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第一自然段的核心內容。在pre-reading环节中对该部分的内容以及关键词已经有了一定的铺垫,所以当学生再次接触到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就是唤醒记忆的时候。

在第二自然段的文本处理即任务四中老师又换了一种方式:要求学生填空并复述。首先,老师通过抓住关键词的方式把文章结构提纲挈领式地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复述。在学生复述过程中,老师不断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把原本停留在低阶思维层次的活动往“创造”这个思维层次适当靠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无疑也是有益的。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文本处理即任务五中,老师更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老师要求学生找出该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是“tea”,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关键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对该段落内容的梳理。此外,该老师仍然不忘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例如,该段中有一句“This helped to spread the popularity of tea ….”中的“this”指代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在原本低阶思维活动中自然地融入了高阶思维活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教学的趋势,也是初中英语老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成为主动阅读者,让阅读更悦读!

参考文献:

[1]潘芳英.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6.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