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研究

2018-06-11冉红雨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职英语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不断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但是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有效的构建第二课堂,成为了教育部门极为关注的课题。认知语境是指在普通语言学的语境基础概念上,与现代认知科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成果。因此今天笔者将从认知语境视角下,来对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认知语境;高职;英语;第二课堂

【作者简介】冉红雨(1983.07- ),女,河南平顶山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引言

众所周知,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高职英语教学中传统的第一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了,建设第二课堂成为了现阶段英语教学的急切需要。在高职英语中有效的开展第二课堂,不仅能将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还能很好的推动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本文对高职英语现状进行分析,并从认知语境视角出发,提出一些建设第二课堂的建议。

一、认知语境

简单来说认知语境就是指与当前环境有关的知识集。例如:一个人在开车的时候,看见路口的红灯亮起来后主动停下,这就是对红绿灯的认知。认知环境有物理环境、认知图示、认知能力三个构成要素。其中物理环境有一定的客观性,它主要包括可感知的时空和当前输入的信息等。而认知图示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在人们的大脑结构认知中以命题的形式存在,其只要被输入进大脑中的信息给激活,就会形成对当前物理环境进行理解的语境假设。另外认知图式能否被激活取决于人每个人自身的认知能力。而模式识别是人类的一项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当一个人能正确的认出他所识别的模式时,就能在认知图式里面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图式。

近几年,由于认知语言学在不断的发展,图式理论也慢慢的受到了重视。库克把图式给定义成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即知识结构块。它由很多相似的信息组成,图式一旦形成之后,人脑就会习惯使用这种图式来对交际信息进行处理。而英语学习就是学生将教师教授的知识和教材上的知识吸入到自己已经有的图式中或形成一种新图式的过程。从认知角度来说,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

二、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现状

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才选择来高职院校学习技术,所以大多数的学生英语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比较弱,课堂中时常有听不懂的情况出现。而且不少学生也认为只要英语考试能及格就行,第二课堂根本不重要。哪怕有一部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了第二课堂,最后也因为自身的自学能力不强,和教师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指导而导致学习热情被磨灭。另外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没有一个具体的统筹规划,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时候的第二课堂都是面向全体学生举行一些对硬件要求不高的活动,没有针对性,也不能与第一课堂很好的进行衔接。学校在第二课堂方面投入的资金和教学设备没有第一课堂的高,教务处对第二课堂开展的场地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安排,所以这也很大程度上的打击了教师和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兴趣。

三、认知视角下对第二课堂的启示

1.构建认知语境,激活相关图式。经过笔者对一些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第二课堂的原因是因为在课堂上听不懂继而导致不能很好融入到课堂中。所以在开展第二课堂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开展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让他们不仅能听懂,还能开口说。因此我们可以改进输入的内容以及输入的手段。在认知理论中,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的大脑中一旦形成了图式之后,就会重新组织、理解、记忆获取的信息。想要图式起作用,并顺利完成信息的接受、解码理解以及保存的过程,人们就需要在输入、吸收信息的时候,把输入的信息和大脑中的图式进行结合。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像单词、语法、文化背景等的英语知识和图式基础,所以学生对第二课堂不积极的原因就是教师构建出来的认知语境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继而没有激活他们已有的相关图式。因此在第二课堂中构建认知语境的时候要保证当前的语境假设物理环境可以有效的激活学生脑中已有的认知图式。如果激活的是与英语无关的图式,那么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过度的激活或激活的内容过于抽象的话,也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学生的图式状况,建设听说读写分层第二课堂。

(1)对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程度进行了解,制定有效的计划。在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因材施教。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程度和英语应用能力,找到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安排词汇量少、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进辩论班的话,就会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继而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学校在开学的时候,应该组织一次的听说读写摸底测试,教研小组再针对学生的成绩来分析其语言条件、语言优势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向,继而帮助高职学生制定出可行的学习英语的计划。

(2)对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模块式。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保证循序渐进、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千万不能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提升模块、应用模块。在基础模块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发音以及学习策略进行夯实。并根据英语教材上的内容来开展一些单词比拼、课文背诵的活动,继而对学生实施项目化的管理,然后通过测试,学生的词汇达到两千以上并且发音比较准后就可以进行提升模块的学習了。在提升模块中,教师要重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反复的放同一部电影,让学生对电影角色语音语调进行模仿,并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达到三千以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应用模块了。在应用模块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学的英语结合起来,继而同时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和专业图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第二课堂的开展能将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给有效的提高。因此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在课堂中构建相关的认知语境,激发学生已有的英语相关的认知图式,并对学生的图式做一个了解,然后在第二课堂中构建听说读写的分层课堂,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继而激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孟芹,门辉华.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职业,2016,(18):149-149,150.

[2]禹海玲.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2,(2):33-35.

[3]向丹.论英语第二课堂在高职校园外语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3):117-119,128.

[4]黄小丽.语言磨蚀理论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3):137-138.

[5]刘旭波.认知语境视角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96-97.

[6]杜晓芬,项春媛.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J].金山, 2011,(12):32.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高职英语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读英语
成长课堂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