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探讨

2018-06-11苗艳菲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摘要】教师、教材及学生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以教材为纲灵活的展开教学,当教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时,教师应适度的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本文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教材“二度开发”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二度开发;活化教材;个性化教学

【作者简介】苗艳菲,鲁迅美术学院基础部。

基础英语教学活动毋庸置疑地要围绕教材展开。教材既可以简洁明了地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又可以让教师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但再优秀的教材也无法满足教学活动开放性和时代性的需求。更何况往往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教材难度偏高使很多学生无法适应。笔者就职于艺术类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稍弱、学习兴趣也不高。现行教材超出了学生实际能力,造成一些学生对英语望而生畏甚至放弃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们对教材实施了“二度开发”以缓解教材与学生英语能力之间的矛盾。究竟什么是教材的“二度开发”?“教材是帮助教学的工具不应是禁锢教学的枷锁”。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需求和兴趣“活化”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地选择、舍弃、补充及顺序上的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二度开发”并不是教师主观上对教材的简单取舍。而是基于教学情境和学生实际,去分析教材。“设立教学目标。系统周密地考虑教学中的各种要素,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最后设计方案”。教育家Tessa Woodward认为基于设计方案的 “二度开发”主要包括:“对部分教材内容的选择、删减和补充”。在实际教学情景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材“二度开发”:

一、增补教学内容

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为前提,具体增加的内容可以从到对于一个单句修饰词的扩充到增加一个板块的知识点和专项技能训练。

1.丰富文本内容。当文本篇幅过短,教师通过增加文本色彩的方法加深学生记忆并扩充词汇。例如:可以选取一句话让学生进行扩充;将文本中加入一系列感官词;加入一些单词或短语增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亲密感或是距离感,如It doesnt say , Im not sure;改变时间概念从而改变整个文本的时态。

2.扩充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又反应文化,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如果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外语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教师可以涉及特定节日、各个阶层划分、选举制度等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二、舍弃或替换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会涵盖多种文体、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而学生受知识水平的制约决定了他们对部分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了在教材与学生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对部分文本过长的文章进行删减;替换难度过高的内容,并修改部分教学板块的呈现形式。

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Ⅰ》为例,第三单元选取了霍金关于公众科学观的文章,因为涉及科学概念所以不可避免的涉及很多生僻的科技词汇,而这部分内容对于艺术生而言太过复杂而无趣。因而在教学中删除了这部分内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I》第三单元《老爸英明》是一部戏剧,篇幅过长语言点又不多,因而教师只讲解生词部分,课文内容学生们自行阅读吸收,但改变了故事的呈现形式,由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拍英文话剧。学生借此了解话剧的构成因素并在拍摄中实现对英语的综合运用。

三、调整教学顺序与课时分布

教材中各单元的难易程度和文本形式会有差异。学生学习是一个动态提升的过程,筆者认为在章节安排上也要呈现出螺旋式的提高。我校艺术生英语基础较弱,把复杂的内容“堆给”学生怕会打消他们的的学习热情。所以在章节顺序选取上,跳过第一单元首先讲解第二单元《出租司机拥有的只是一封信》,这一单元多是日常对话,用词

相对简单。也让学惯了“哑巴英语”的学生们对英语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各单元篇幅长短和需要详解的词汇量也不同,因而在课时安排上会采用灵活动态的方法不拘泥于大纲的框架。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调整教学进度。

四、活化教材中人物并让学生融入其中

既有教材往往让学生产生“距离感”,教师需要“活化”教材从而使学生转变这种情绪,感觉到英语是表达的一种媒介。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采用调整教材内容的方式使学生“走进”教材。

让学生改写教材中的故事就是一个增加学生参与感的方法。“改写”蕴含着能量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种可能。例如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来改写,《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I》中“美国梦”一课,故事采用顺叙的方式展开,有明确的时间符号如“一天晚上”、“第二天”、“夏去秋来”等。学生改写这类故事并不困难还激发了学习兴趣。此外,根据个人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学生按照自己认为更为合理的人物发展脉络去改写。

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提高教师的设计课程及教授课程的综合水平,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形成三位一体的平衡点。教师既不能被教材禁锢也不能过分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基于大纲要求,针对学生特点巧妙地运用教材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J].中学语文教学,2005(01):35-37.

[2]沈倩.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以《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33-142.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刍议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个性化教学作用及措施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